在炮火的攻击下,杨承磊带着部下且战且退。吕师周的部队直入峒前,杨承磊被火箭所伤十几处,力气也越来越弱,没有了此前的威猛了。吕师周提着长刀,拍马冲上去,就对准在地上不能跑远的杨承磊就是一刀,由于用力过猛,杨承磊的头顿时飞到了数丈之外,鲜血溅了吕师周一身。
可怜杨承磊,头掉在了地上,仍然双目圆睁,怒视着吕师周。吕师周不由得害怕,命士兵用白布遮住了杨承磊的头,杨承磊的身体才随之倒下,握着青铜大锤的双手依然没有松开。吕师周又吩咐手下将尸首搬到了一块,心里稍稍平静些许。
楚军冲破了飞山军的最后防线,于是袭击飞山大本营。潘金盛仅剩百余人,他抡起门板大斧,向不断涌入的楚军猛砍,就使出必杀技,楚军也不怕,团团围住了潘金盛。吕师周知道,和潘金盛单挑,他是打不过的,于是要藏在暗处的弓弩手乘机发冷箭。
潘金盛身中四箭,流血不止,大骂道:“娘的,吕师周,有本事和老子单打独斗,老子让你三招!”
“死到临头了还嘴硬,我才不和你打呢!”吕师周站在远处,阴笑着,“兄弟们,上,耗死潘老金!”
在楚军的围攻下,潘金盛多处被刀剑所伤,无奈楚军人数太多了,杀都杀不完,累得他气喘吁吁。
“我来也!潘老金。看招!”吕师周下了马,狂舞着他的流星大锤,就和潘金盛对战一起。楚军在一旁助威:“大帅,牛人也!”
潘金盛体力消耗太大,几番交手后,大斧被吕师周的流星锤牢牢的缠住了,不能回击。于是楚军数十人冲上去,死死按住了潘金盛,生擒了这个曾经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的飞山第一勇士,而后用绳索将潘金盛老老实实捆住了。
潘金盛对着吕师周的脸吐了一脸口水:“吕师周,你这个小人,放了老子,敢不敢放了老子,再打一回!”
“嘿嘿嘿,想得美,败军之将还好意思说和我再打,做你的梦去吧!”吕师周也不恼怒,擦去脸上的口水。
一个副将跑进洞内,在吕师周耳边磨叽了几句,吕师周脸色大变:“今天就此收兵,传我令,速速回营!”......
当杨再思救兵赶到时,得知杨承磊已经阵亡,飞山军死难近三千人,潘金盛已被俘往武冈(即今城步县),楚军已经撤走多时了。飞山峒被捣毁不堪,大火仍在继续蔓延。
于是,杨再思在安葬杨承磊等死难兄弟之后,着手重建飞山峒,“结营飞山”,以飞山为“寨”(古代军事行政单位),“飞山寨”从此得名。
为扑灭山火,恢复家园,杨再思还组织起10多个救援小分队,分赴各“飞山蛮”的峒寨,奋力扑灭山火,抢救幸存族人及其财产、生产资料,杨再思的部队和当地幸存的族人一起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为最大限度的拯救飞山族人,挽救危亡的局面,杨再思在沼泽地附近的河谷设置了很多个哨所,一来固守关隘,二来接应那些进入沼泽的“飞山蛮”族人,诚州城成为了“飞山蛮”族人的安全区。
经过杨再思及其部队的扑救,燃烧了二个月多月的山火终于被扑灭了。在春雨的洗刷下,飞山地区的天空又重新变得澄清明净了。杨再思救助了大量“飞山蛮”族人,为重建“飞山蛮”打下了基础。
同时,杨再思再派精兵往武冈营救潘金盛。等他们赶到时,潘金盛已被吕师周斩首,遂收回尸首进行礼葬,并捐银安抚三千死难者遗属。潘金盛和承磊的13峒苗蛮,素闻再思德治盛名,又感恩安抚,遂一致拥戴杨再思为他们的共同首领,服从他的统一治理。
再说吕师周率部到了诚州边境,一部将道:“吕帅,顺便将杨再思灭了吧。”
吕师周是精通战法的军阀,不是莽夫,素知兵不入险境的道理:“杨再思没有进犯武冈,无冤无仇,犯不着和他死磕。”
“机会难得啊,大帅。”部将道。
“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这样的事我是不会干的,把本帅的家底拼光了,将来何以立足?”吕师周笑道。
“杨再思和潘金盛是一伙的,当斩草除根啊。不除祸患无穷啊!”
“愚蠢至极,此次目标是对飞山峒酋潘金盛等实行斩首,师出无名懂吗?”
“既然打草了,何不惊蛇?顺手牵羊而已。”
“不用多言,宋祁还在辰州等着本帅去喝茶呢,再者杨再思和我王素来关系交好,不属于打击的名单之列,晾一边去罢。”
于是吕师周指挥部队悄然从杨再思领地的边缘通过,奔辰州方向去了,双方部队没有交火。
吕师周成功奇袭“飞山峒”后,正急于找另一个“仇家”宋邺算账。吕师周与宋邺打了一场苦战,虽然胜了,但官兵伤亡惨重,部队消耗很大,吕师周没有能力对付杨再思了,只好将部队撤出了“飞山蛮”地区。
二弟、三弟都遇难了,让他非常痛惜。此战之后,杨再思发誓不奉梁,亦不附楚,众奉之为诚州刺史,威名日盛,被称为令公。杨再思成为“飞山蛮”族人的救世主,被人们奉为飞山太公、飞山之神,杨再思扑灭战争烽火的故事也随之流传开来。
飞山之战后,杨再思看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发誓不奉梁,亦不附楚,仍使用唐昭宣帝“天佑”年号,众奉为诚州刺史,威名日盛,被称为令公。
后梁乾化二年(912),杨再思私改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