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络游戏>胜利之星照耀着我们>第三十六章 跨射得手

ps:历史上帝俄的确因为重炮不足敷用,在一战期间向日本购买了一批15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但那是89式榴弹炮,一种用于堑壕战的短管榴弹炮,最大射程只有7公里,而旧帝国向扶桑皇国订购的“三八式榴弹炮”理应与之相类。为了讲故事方便,敝人只有再次展开方便剧情发展的结界,将之替换为长倍径的96式榴弹炮。对于这个设定,敝人早已准备好了托词,那就是精灵世界的技术水平比人类要高,既然皇家方舟都有了,长射程榴弹炮这种东西,还不是小菜一碟么!啊哈哈,啊哈哈,啊哈哈哈哈·····

——————————————————分割线——————————————

“雷霆,雷霆,我是闪电,方位——545,距离——713,重复一遍,方位——545,距离——713·····”

尤克托巴尼亚的铁路宽度是1520毫米···蒋玉成调整倍率让铁路占据一个分划,然后以此为基准进行距离估算——理论上讲,炮队镜的测距原理跟跳眼法①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借助于放大倍率可调的光学仪器,让测量更加方便和精确了而已。

从炮队镜的分隔符之间,那列出了轨的装甲列车清晰可见——虽然包括机车在内的前几节离开了轨道,但是它们还都好好地立着,似乎已经动弹不得了,不过还能正常开火,看来不能太过高估出轨的功效。在铁路边一片还算干燥的地面上,额外长出了一些灰色的窝棚,大概是敌人的哨棚,不过大多数人应该还在列车里面。眼下天色将晚,看来敌人是不准备连夜行军了——可是叶卡捷琳娜也不准备让他们能够好好休息。

蒋玉成的悍马吉普现在正隐伏在土堤后面,只有枪塔中伸出的炮队镜镜头高出地面,发动机转速已经被有意调低以减少噪音——如果白匪军发现的话,逃走是很容易的,可是那样就不能引导火炮攻击了。

“先驱”坦克旅的扶桑制150重型榴弹炮已经在阵地上放列——它们高达26公里的射程远远超过了装甲列车上的76.2毫米野战炮,更致命的是,白军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黑漆漆的炮管在残余的暮色中缓缓昂起,肤色黝黑的炮手脱掉了上衣,露出闪闪发亮的肌肉,装填手把重达50公斤的杀爆榴弹炮弹实进炮膛。须发皆白的炮兵营长下达口令:

“试射,榴弹三发,放!”

“咚!咚!咚!·····”

蒋玉成的视野中爆起几团橘黄色的火球,晃得他眼前直冒金星。爆炸一下子让空气变得嘈杂起来,就好像是炮弹撕破了一个充满了大呼小叫和哭天喊地的口袋。眨了眨眼睛之后,他的嘴里又开始报出新的数据:

“方位,减三,距离,加1····”

炮手们稳稳地转了转轮轴的手柄,新的炮弹又被填进冒着热气的炮膛里面——

“咚!咚!咚!”

两节车厢的窗户被砸破了,受惊了的妇孺发疯一般想要冲出来,但是炮弹又在铁路两边连续炸响,他们就像羊群一样,在饿狼的怒吼下不知所措了,只能捂着耳朵大声尖叫。不过却完全被炮弹的爆炸给掩盖了

“形成跨射,重复一遍,形成跨射!!····”蒋玉成亲眼见到火球同时在装甲列车的两边腾起,便兴奋地报告说。

跨射是舰炮射击技术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本来不应该出现在陆战中——不过正巧,要攻击的装甲列车是战舰一样长条形的目标,而炮手们也都是来自喀琅施塔得要塞的海军炮兵,这样的从此对他们而言恰到好处。当战列舰主炮射击时,舰桥最顶部的射击指挥所会通过观察弹着点的散落区域,不断对主炮瞄准方向进行修正——正如现在蒋玉成用炮队镜观测炮弹落点修正火炮射击一样。当散射区域能够覆盖目标舰船的全部或大部分时,敌舰被笼罩在己方火力范围内,就形成了跨射——直观上看来,就是炮弹同时落在敌舰的两测水面上,只要跨射形成了,就说明炮弹的落点已经最大限度地覆盖了目标,接下来持续攻击就足以命中敌人了。

于是炮手们得到了新的口令:“急促射,穿甲爆破弹10发,放!”

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榴弹不可能用弹片击毁有防护的装甲列车,但是150毫米的穿甲爆破弹能够做到。

车厢里的骚动渐渐开始转化为实际行动,白军和随行的平民们终于下定决心,不要命地冲过炮火逃出了车厢,武装车厢上的76野战炮开始对着四周胡乱开火,不过弹着位置都与蒋玉成离得很远,根本就构不成威胁,蒋玉成的双眼并没有离开自己的目标,他紧紧地盯着那两片在橘黄色火球中不断暴起的口焰·····

“咣!”

仿佛半空中突然落下一只铁拳,把武装车厢从中间拦腰砸断——迸断的两节钢铁同时向半空中跳跃出去,就像两条鲤鱼。蒋玉成仔细观察了一会,武装车厢上面的野战炮管像是被拧断了脖子的大鹅,一声也叫不出来了:看来摧毁效果还不错——他向后方报告了破坏的程度,然后就赶紧将油门踩到底,撤离了这个是非之地。让那帮大呼小叫的家伙们自己去应付残局去了。

————————————分割线————————————————————

“我敢打包票——装甲列车是整个被炸成了两截,所有的炮塔都不转了。”

蒋玉成在一票指挥员面前大拍胸脯,保证炮击已经取得了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 跨射得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