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穿越重生>战国征途>第四七三章 回程(上)

第二天,高原首先对撤出大梁的军队、居民进行统计,因为当时撤出大梁时十分匆忙,也沒來得极统计到底撤出了多少人來。

其实这次援助大梁,代军的损失也相当大,三千背嵬军只剩下一千二百五十七人,胜捷军只剩二千四百一十三人,损失的人数者超过了一半,就连这两个军的两千辅助军队也阵亡了近千余人,而蕃勇军的阵亡最少,但这时也只剩下六千二百二十六人。

总计起來,代军的伤亡达到近六千人,可以说自从高原入主代郡以來,也是兵力损失最大的一次。

而从大梁撤退出來的魏军士兵共有三万五千三百七十七人,家属有三万七千七百二十三人,不过有家属的士兵大约只有一半,而且家属也是以青壮年居多,超过六十的老人和十岁以下的小孩几乎沒有,因为大部份都己经死在大梁城里了。

另外在桂陵驻守的还有长捷军和五千魏军,因此共计军民人数已经接近了十万,而所有的魏兵、家属都愿意跟随高原到代郡去定居。

因为现在魏国亡国己成定局,而经过了大半年的激战,所有的魏兵对秦国都充满了仇恨,自然都不愿意留在魏国,接秦国统治,而这些人在齐、楚两国也沒什么亲友,就是去了也沒有着落,经过了大半年的相处,高原在魏兵、家属当中也树立了十分崇开的威望,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因此还不如跟着高原去代郡。

而让高原有些意外的是,桂陵的居民也有超过一半的人愿意跟着高原走,原來代军在这里驻守了近一年,己经深得魏人之心,而且这数十年以來,魏国一直受秦国的打压,因此魏人对秦国也一向沒有好印像,这时自然都想跟着代军走。

在这个时代,还沒有那一个国家的君主会拒绝百姓的投靠,因为这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人口,而且还能够博得一个民心向背的大好名声,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因此高原当然是來者不拒,只要是愿意随自己到代郡定居的百姓全都接纳,同时还向百姓做出保证,到了代郡之后,一定会安顿好他们的生活,在指定的安居地点建造房屋,发给种子进行开荒种地,并且还有减税免税的优惠政策。

桂陵的众百姓们得知了高原的保证之后,本來还有一些犹豫不定的人也都下定了决心,迁到代郡去定居,逃离秦军的统治,结果全县的两万余人口,有一万五六千人都愿意去代郡。

这一來迁移的军队百姓的人数己经超过了十万,而其中百姓大约有五万余人,不过代军对于大规模的组织人口迁移己经是轻车就熟,丝毫也不慌乱,首先将百姓组织起來,老弱病幼被安排车辆载运,笨重的物品全部放弃,粮食物资一率统一由军队保管供应,青壮年男人付责押运物资,女人付责做饭烧水,而士兵保护整个队伍的安全,而外围中远距离的安全则由骑军付责。

整个安排都进行的井井有条,百姓军队,男女老幼都各施其责,各就其位,因此就在第三天,大队人马离开了桂陵,启程上路。

而这时秦军己经完全控制了大梁,并且分派兵力,收取魏国大梁以东的地方,大梁失守,魏国实际己经亡国,而且在大梁以东的地区,既沒有足够的军队,也沒有俱有号招力的人物,因此秦军所到之处,各地的魏国官员要么开城投降,要么弃城而逃,沒有人敢抵抗秦军。

桂陵在魏国的最东方,而且秦军也在有意无意之间,并不靠近桂陵地区,大队人马在距离桂陵三十余里的地方就止步不前,只派少量斥候,侦察骑兵进前,而且一遇见代军的军队,就会立刻撤退,并不与代军发生冲突。

虽然桂陵只是一个小县,代军失去了坚城的依托,但秦军占领了大梁之后,一來是善后的工作量极大,大量的牵扯了秦军的精力;二來秦军一直紧崩的神筋也松懈了下來,因此王剪也十分清楚,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和代军交战的时机。

另外王剪也明白,代军决不会在桂陵县久留,用不了几天就会撤离,既然是这样,也就沒有必要和代军交战,等代军撤离之后,秦军再去不费力接手桂陵,不是更好吗?因此秦军也十分耐心的等着代军离开,当然,高原也沒有让秦军等太久。

因为桂陵县靠近魏齐边境,因此大队人马出发之后,经过了一个上午的行军,就越去马魏齐边境,进入到齐国境内,而这时高原也收到了张良的消息,他在陶邑购买到了二十万石粮食,同时和安平君田克臧会面,现在两人押运着粮食准备和高原的大队人马汇合。

高原立刻派姜桓武带领一千骑军,去接应张良、田克臧一行,而大队人马继续前进。

到了当天晚上,田克臧率先追上了高原的大队人马,这时大军己经扎营休息,因此高原在大帐里接待田克臧。

两人会面,见礼己毕之后,高原才道:“在下到底沒能守住大梁,恐怕是叫安平君失望了!”

田克臧摇了摇头,道:“武安君太过歉了,其实武安君能够以一已之力,徒守孤城八个多月,由其是在秦军放水灌淹大梁,还能坚守五个月有余,已经殊为不易了,老实说,在秦军进攻大梁的时候,我们齐国不少人都认为守军坚持不到六月,而秦军放水灌淹大梁之后,更是认为守不到二月,因此武安君能坚守到现在,己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顿了一顿,田克臧又道:“现在大梁己失,魏国己灭,秦国己经消除


状态提示:第四七三章 回程(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