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这时效性不怎么样,可毕竟是个新鲜事物,不管是朝堂上摘抄邸报的部分,还是一些思想方面的文章,甚至关于一些江洋大盗的通缉令也上了报纸。
更别说京城最近发生的一些要闻要事也会在上面登载,秦韵知道舆论信息强大的威力,所以,从一开始,她就很严格地审核其中的内容,尽量不给那些御史们找到打击的借口。
最主要的是,她把每一期的报纸样本就先送给弘治帝一份,等对方审阅后,第二天才开始印刷发行。
尽管如此,那些御史们总还是会找到机会挑刺,不过,秦韵却发现,所谓的程朱理学虽然在这个时代暂时占据统治地位,但也不是绝对的,民间还有其他的学术学派,其中有些学派还是有很大的先进意义的。
比如三原学派等等,这些学派的理念,有些和后来的王阳明的心学有一脉相承的理念,有些学派已经具备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
对了提到王阳明,秦韵觉得,这位历史上很有名的圣人,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文武全才的代表,按照历史记载,对方现在打算是二三十岁的样子,想要查询对方的资料实在不难,因为王阳明本就是官宦之家出身,他老爹现在就是礼部尚书,他自己现在只是兵部一个六品的郎中。
这是个潜力股,秦韵觉得有结交的可能,她相信,能在未来创造出一种新学说的思想家,本身就绝不会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家伙。
如果对方将来能在朝堂上成为自己的同道或者同行,那将来的改革的成功率恐怕会更大一些,不过就目前来说,对方还是很青涩的。
秦韵比任何人都清楚,历史上不管要进行革一命,还是改革,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否则,就像王莽的改革,用现在的目光来看,其实许多措施很不错的,可事实证明,当时的历史根本没有成功的土壤,包括辛亥一革一命,最后让华夏大地变成四分五裂的状态,何尝不是民众的思想根本就没有跟上去。
所以,她想要在将来进行一些改革,从现在起,必须要在思想上进行相应的准备,这些思想流派的文章就是第一个试金石。
果然,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很快引起了理学学派人士的反击,关于学术方面,各有各的坚持,然后,在秦韵的故意引导下,发展成了思想论战。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进一步扩大了《大明皇家报》的影响力,不管是赞成这一方还是赞成另外一方的人,都开始积极地关注到这场论战之中,而大明朝有机会接触到这份报纸的,或者对这份报纸感兴趣的大多都是读书人,他们也纷纷开始写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时之间,《大明皇家报》编辑部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让秦韵不得不决定增加编辑人手。
可就算如此,《大明皇家报》由于基数有限,盈利也是有限的,迟早还是要通过商家广告盈利。
秦韵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她还打算进行另一个尝试,那就是打算在京城建立一个大明朝目前最大的商品物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