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托孤义重尽心扶(1)
有道是:提携袴中儿,杵臼及程婴。立孤就白刃,必死耀丹诚。这首诗所提之事正是春秋时屠岸贾蓄意进谗,发动“下宫之难”,欲要凭此诛灭赵氏满门,并独揽晋国军政,后因义士程婴以及公孙杵臼拼死力保遗孤,方才使得赵氏复又兴旺。
话说秦皓轩闻听冯祚之名,竟自面现异样,当下委婉相询道:“足下所提莫非是征虏将军?”程濯轻叹一声,回道:“正是。当年孝哀帝时,并州刺史拥兵作乱,欲要攻入长安。那并州乃是北拒匈奴的军事重镇,这刺史手握十万大军,朝廷处置不当,匈奴便会趁火打劫,搅得民不聊生。”段峰接口道:“好在冯将军率军夜袭叛军大营,砍了反贼的脑袋,这才没闹出罗乱来。”程濯道:“冯将军不仅有勇有谋,且对大汉赤胆忠心,我跟段峰素来敬慕,便与他结为了生死之交。”
秦皓轩出言探问道:“冯将军既是忠义之人,九年前孝平皇帝何故降旨,言明他悖逆朝廷,并且诛其满门?”话到后来,顿了一顿,续道:“听闻冯氏满门正是足下亲自监斩的。”此语既出,段峰义愤填膺,粗声大气道:“这都怪王莽老贼冤枉好人,蒙蔽先帝视听。”
程濯道:“孝成皇帝并无子嗣承继大统,孝哀皇帝亦无一儿半女,王莽观瞧刘衎资质平庸,便立他为孝平皇帝,并将女儿王嬿嫁给了孝平皇帝。自此以后,王莽在朝堂中说一不二,皇上却无丝毫防备,冯祚将军常自忧心汉室倾覆,是以曾多次入宫劝谏陛下,敦促先帝专注朝政。”秦皓轩道:“照此说来,冯将军倒是一位忠臣了。”
程濯眉宇间略现愁云,郁郁说道:“冯将军还安排过两位天竺高僧规劝圣上勤政爱民,莫要过于贪恋女色,恰是这个缘故,王莽愈发怀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后快,便设下毒计陷害冯将军图谋反叛,撺掇先帝下诏,命我亲提千余兵士,将其满门拿入天牢。”秦皓轩凝神倾听,随后问道:“何谓天竺高僧?”
其时佛教并未在中土流传,是以罕有人知,但见程濯回道:“那天竺高僧跟我中原黄老、孔孟颇有相似之处。”话到后来,顿了一顿,接着续道:“只因天竺与本朝相距万里,是以黎民并不知晓番邦佛法。”
秦皓轩眼见冯祚忧国忧民,便即由衷说道:“冯将军这般殚精竭虑,却遭奸邪诬陷,着实促人唏嘘。”话到后来,忽而想起程濯甚为珍重那半枚玉坠,接着续道:“鸿渐那孩子正该是冯将军惨遭陷害之际,被你营救下来的,而他身上所佩的那半块玉坠,或许正是冯祚将军的遗物吧?”
程濯兀自追思往昔情景,如此这般隔得半晌,方才说道:“冯将军有一块刻着‘冯’字的家传玉坠,他跟鸿渐临别之际,曾用指尖所发剑气将那玉坠分为两半,并将那半块刻着‘马’字的玉坠留给了这孩子。”秦皓轩不晓当年原委,是以复又相询道:“冯将军的武功既这般高强,寻常兵士断然擒拿不下,想来那伙官军中定有高手。”
程濯摇首唏嘘,说道:“冯将军并未想过突出重围。”话到后来,不由黯然须臾,方才续道:“当年王莽手持诏书,命程某亲领兵士逮捕冯氏满门。我本已在提兵之前,遣亲随将此事告知冯将军,可当我领兵到时,冯将军及其满门竟是束手待缚,并未有丝毫抗拒。”秦皓轩奇道:“冯将军为何不跑?”程濯道:“当初我也甚觉奇怪,后来我跟段兄弟入得牢中探视,也曾这般问过他。”秦皓轩问道:“冯将军怎么说的?”
段峰神色懊丧,当下紧攥双拳,咬牙轻啜一声,说道:“冯将军说他要是逃离帝京,王莽那厮尽可下发海捕文书,并拿程大哥问罪。”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程濯不由垂泪,泣声说道:“冯将军还说为人臣者,理应忠字当头,不可畏死,要是能用全家性命换得皇帝醒悟,也算死得其所了。”秦皓轩登感恍然,不由倒吸长气,说道:“原来如此。”程濯道:“唉,只苦了鸿渐出生不久,便要在监牢中受尽阴冷折磨,现下他只消稍微着凉,便极易生病。”话到后来,复又静默半晌,方才续道:“这些年我也没能调理好他,说起来有愧于冯将军。”
段峰宽慰程濯道:“你为救鸿渐这孩子,连自家独苗儿都搭上了,单冲这点便甚够交情。”秦皓轩惊愕问道:“怎么回事?”段峰道:“当年程大哥的长子亡故,好不容易又诞下一个孩子,偏巧赶上冯将军惨遭陷害,咱便随程大哥将那孩子偷偷带到牢里,换出了冯家血脉。冯将军初时不换,后来拗不过咱,方才跟咱们换了,他又将家传玉坠分作两半,其中一半给了鸿渐,另一半便给了程大哥的亲生骨肉。”秦皓轩凄恻颔首,段峰接着续道:“冯将军将自家孩儿托付后,又邀程大哥给改个名字,他便按《易经》中‘鸿渐于磐’那个词儿,给冯家骨血起名鸿渐。”
秦皓轩听罢前尘,当即朝程濯拱手拜道:“程御史高义,秦某深感钦佩。”程濯拱手还礼,说道:“秦大侠过奖了,冯将军既甘愿慷慨赴死,程某理应如此。”秦皓轩轻叹一声,接着说道:“《易经》中‘鸿渐于磐’之意,乃是鸿雁在广阔的空中飞得虽缓,不过它最后总会寻到适合自己栖息的磐石。程老爷如此给孩子改名,足见您期许甚深。”
程濯闻听此语,脱口说道:“原来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