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情报处的人说似乎是因为这种铁丝网对材质的要求很高,确切来讲应该称为钢丝网了,加工后还要经过特别的热处理,才能保持足够的弹性和韧性,由于英国现在原材料紧缺,他们已经无力再生产这种廉价有效的反坦克障碍物。
冲入营地的德国坦克手已经被血腥的战斗场面刺激到几乎快狂化了。不少四号车组的装弹手甚至打开了炮塔的侧门,向外投掷手榴弹,同时端着自卫用的mp40冲锋枪向着车外的英国士兵开火。
这一区域的英国步兵应该是一个成建制的步兵团,这些士兵按照英军营地宿营的条令。将武器交叉架起,排列在帐篷外的空地上。结果当他们从睡梦中惊醒时,全身上下只有一套军服,很多人连皮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提着弹药装具冲出了帐篷。接着就遭到了德国坦克机枪劈头盖脸的扫射。
英国步兵两手空空的面对着迎面扑来的钢铁巨兽,对方还在疯狂的向着他们泼洒着致命的子弹,这个恐怖的画面被深深的刻入了在场所有人的记忆里,并且伴随了其中不少人终身,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时那种让人绝望的无力感,面对强敌完全无力抵抗,只能眼睁睁看着死神向着自己逼近。
幸存者回忆当时有不少人被吓得小便**,这让后续跟上抓捕俘虏的德国掷弹兵对英国士兵的胆怯表现嘲讽了很久。其实并不能责怪英国士兵的怯懦,换成德国士兵陷入这种境地并不会比他们表现的强上多少。
坦克的威慑力没有见过实物的人是无法了解的,只有真正站在那台钢铁巨兽面前。亲手抚摸过车体正面厚重的装甲板,你才会感受到人类在这种精密的杀人机器面前有多么的脆弱。更可怕的是坦克那完全凌驾于步兵之上的超强火力,每一辆坦克都是一个装甲机枪堡,对于一个排才配备两挺机枪的步兵来讲,这完全是不公平的对抗,更别提坦克还装有各种口径的主炮,这是步兵连都不见得拥有的凶猛直射火力。
英国步兵现在面对的就是四号坦克连的四十八挺车载机枪,弹药充足物资齐备,这种火力比他们整个步兵营还要强,成排的子弹如同火焰扫把一样从战场上掠过。毫不留情的带走一条条英国士兵的生命。
有些英军步兵幸运的捡到了一支步枪,他们立即开始徒劳的向迎面冲来的坦克射击,这完全是一种条件反射所引发的行动,一种单纯的本能反应。有些被俘的士兵事后想起这一幕,发觉自己当时的行为究竟有多么的愚蠢,他们为能够在那种战斗中存活下来感到庆幸。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向德军坦克开火的步兵中大部分人都成为了阵亡名单上的一个编号,德国人没时间一一辨识尸体的身份,他们只是摘除了士兵的身份牌。一股脑的把所有阵亡人员都安葬在了一个墓坑里,然后在上面插了一块十字架墓碑,刻上了人员总数与部队番号了事。
紧跟着重坦克连,后续的两个三号坦克连也冲入了营地,随着这群带着50毫米速射炮坦克的加入,战斗或者说单方面的杀戮开始趋向白热化。
一些英军士兵使用米尔斯手榴弹向德国坦克发起近身攻击,先不说这种东西根本无法对坦克造成伤害,除非你正好走运扔进了坦克车体里,单只评述这种行为,在当时的作战环境下根本就是在自杀。
德国坦克的突击阵型非常严整,视野开阔车辆间几乎没有障碍物,所有坦克都能获得两辆以上的友军车辆相互防卫,任何接近坦克的身影都会遭到三到四挺机枪的攒射。那些勇敢的士兵根本还来不及投出手中的武器,在扑出隐蔽处的那一刻就变成了一具千疮百孔的尸体,有些过于急性子的英军士兵早早拉开了手雷的保险,于是当他们被德军击倒后,接着再被自己手中的武器炸的血肉模糊。
作战到了这种阶段,德国装甲部队不再仅限于驱赶压迫正面的步兵,在各连指挥官的指挥下,部队开始缓缓展开队形,右翼的三号坦克连加快速度,沿着营区边缘向着英军营地的纵深推进。
第五步兵师后部营地的步兵总算在一片混乱中匆匆忙忙的集结起来,士兵们装备上了各自的武器,依托沙包掩体和防空壕,准备就地展开防御与反击。
但是当他们发现德军开始向着自己侧翼包抄后,士兵的作战意志瞬间就动摇了。此时已经没有人能够挡住德国人的迂回,步兵师幸存的两个反坦克排已经顶到了防御线的前方,已经与德军四号坦克交上了火,根本就不可能转移阵地。
步兵炮和迫击炮根本来不及展开,这些重装备被集中在营地的中央,那里已经处于德军坦克的控制范围之内,没人能够突破德军的封锁夺回这些装备。
师指挥部总算反应敏捷,在遭到第一次炮击后就立即撤到了后方,师部上下全身而退,官兵毫发无损,堪称可喜可贺。不过前方那个步兵旅的指挥部就没有那么走运,由于旅长热血上头,耽误了撤退的时间,结果没能来得及从那里跑出来,那位勇敢的中校和他的两个营长以及整套参谋班子一起被打成了蜂窝,德国人的攻击非常果断迅猛,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给他们留。
眼下,德军行动的目的连普通士兵都看得出来,他们正在展开包围圈,等到他们收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