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围忆>第七十三章、天子葬制疑为楚

地宫四周并不空旷,在左右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两米多高的人形陶俑,安木细数之下,足足有十八个,一个个神态各异,有的*肃穆,有的冷冽肃杀,有的安然自若,有的似有谄媚...

但这些陶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朝向地宫中央,目光低垂,无论神态如何各异,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神情都带有一种恭敬,拱卫在地宫的两侧,仿佛是古代帝王的大臣分列两旁,目光不敢直视中央,唯恐冒犯天子威严。

正对大门的是几辆已经腐朽不堪了的古代战车,还有一些动物乱骨,只是有些凌乱,依稀还能看出轮廓是马的骸骨,一共六具这样的骸骨,这样的规模让安木大惊失色。

从大门上的大篆文字安木已经推断,这座地宫的年代不会晚于秦朝,那么最可能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了。

至于更加久远的西周时期,安木根本不做考虑,因为西周用的都是钟鼎文(金文),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大篆,只有在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才逐渐形成了大篆这种文字。

而眼前的六匹马车的规模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至少是诸侯王以上周天子才能享有的待遇,周朝的逸礼《王度记》中有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春秋之世,礼崩乐坏,由于周室衰微,诸侯‘僭越’的事时常发生,甚至连卿一级的小诸侯私下都毫不顾忌周礼的约束,私下做了很多僭越的行为,如金银饰品,祭祀礼节等。他们为自己建造的墓葬更是在不同程度上藐视周天子的威严,丝毫没有顾忌。

周朝的国都都在黄河灌溉哺育的北方,从未有过记载周天子到过南方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南方还是被中原各大诸侯称作是蛮夷之地,对他们来说,在南蛮之地的都是一些未开化的夷民。因此,安木敢肯定这绝对不是周天子建造的地宫陵墓。

安木曾读过《史记》,甚至读过春秋战国史,他记得位于长江流域的大国只有一个楚国,至于越国则是在更南边的滇地,他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地方竟然可能是楚国诸侯王的墓葬地宫。

在春秋战国时期,灵台省是楚国的地盘,楚国在当时是长江流域最大的诸侯国,在战国后期,与齐、韩、魏、赵、燕、秦等六国并称‘战国七雄’,声势一时无两。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被称作是“大启群蛮”。公元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想到这可能是楚国诸侯王的墓葬地宫,安木并没有像盗墓掘坟那些鸡鸣狗盗之徒一般满脑子都是金银玉器,古董瑰宝,而是充满兴奋地走了过去,倒像是个考古家一般,眼中透出浓浓的兴趣。

安木在马车前蹲了下来,目露疑惑地细细观察唯一未腐朽的车盖,车盖上一只精美绝伦的火凤冲天图案引起了他的注意,目光聚焦,就是这个,据史料记载,楚国先民以凤为图腾,他们认为,凤是神鸟,有驱邪镇妖之效。

偶然发现的火凤图印证了安木的猜想,这个地宫绝对是楚国建造的,不然不可能以火凤刻于车顶,要知道每个部族国家都有自己敬奉的神灵图腾,绝对不会无的放矢的随意将一些图案刻在重要的地方。在那些重要的地方只会刻画上自己信奉的图腾神灵,祈求他们的护佑,可以说图腾信仰是古华夏源远流长的文明。

安木理所当然地将这个神秘地宫确定为是某个楚国重要人物的墓葬地宫,对接下的探索更加期待了。

马车之后是一个白色的高台,只是这个高台被一圈宽约两丈的水渠一般的沟道包围在其中,沟道上有一道小桥,安木谨慎地走了上去,经过沟道的时候,明显闻到一股刺鼻的血腥味。

他站在白玉石桥下的沟道望去,只见沟道底部有一层浓稠的黑色物质,发出阵阵呛鼻的恶臭,是一股浓稠到极点的血腥味,散发着邪恶的气息,那一层粘稠的黑色物质难道是血浆?

用血浆当成是沟渠里的水,这得用到多少人的鲜血才可能注满啊,这要杀多少人?难怪说春秋战国君主视百姓如草芥,残酷无比。帝王一怒,伏尸百万,百姓只能被当做猪狗般对待,贵族的骄奢淫逸,天天酒池肉林,声色犬马,而百姓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木强忍腹中翻滚的恶心,快步走过玉石桥,不再看那充满冤魂的血池沟道,好像多待一刻都会被那些死去的冤魂哀嚎声所侵扰。

可想而知,在刚刚建造这个地宫血池沟道的时候,沟道一定是被注满的,如同小河般的血流不断在沟道内流淌,经历了几千年岁月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天子葬制疑为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