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梦越盛唐之惑心秘籍>第二百二十三章:百姓心愿

虽然是两个宰相法阻止了李治想要立武媚娘为宸妃的想法,可宰相班子一般都是集体议事,这两个人的意见其实已经代表了宰相团的意见了!

在这些大臣们眼中,武昭仪这个昭仪身份,已经是武媚娘的最高极限了,试想一个先皇的女人,给儿子弄来玩玩也就罢了,现在有了儿子女儿,还想要立为后,为妃,大臣们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那放着先皇和新皇以后的颜面不顾么!

封宸妃这件事,算是泡汤了,李治心中的窝囊气那是不用说的。

而对于媚娘来说她也是严重的受到了打击,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折感!

她心想为何做个皇后不行,就是自己把王皇后架空起来,她的兄弟娘家人都贬到四川去了,才又讨皇上这个宸妃来的。没想到外廷这些大臣还这样维护王皇后,这样厌恶于自己。

看样子再也不能坐以待毙下去了!内廷的斗争想要取得胜利那是和外廷紧密相连的,没有得到外廷的支持,想也要在后宫中在再进一步那是难于上青天啊!

可是外廷真的就没有支持媚娘的人么。武昭仪想来想去也是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出来了,为武昭仪摇旗呐喊。

此人仪表堂堂,一表人才,为人彬彬有礼,对人不笑不说话,要是你被他温柔笑容的言辞所打动,想要和他推心置腹,那就大错特错了,此人最擅长暗里算计人。

此人便是当时任中书舍人的李义府,着名的笑里藏刀就是从他这来的。李义府(年),字号不详,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后来做到唐朝宰相。

早年以荐举入仕,历任门下省典仪,迁监察御史,拜中书舍人。李治为东宫太子时,以为太子舍人。积极迎合高宗,实施废王立武,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武后的心腹大臣,进爵广平县侯。任相期间,广结朋党,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妄行不法之事。迁中书令,封河间郡公。出身微贱,虽官居右相,而不入士族。因此,奏请重修《氏族志》,主张“不论门第,凡得五品官以上者皆入士流”。

李义府早年因祖父担任射洪县丞,迁居永泰(今四川盐亭县)。贞观八年(634年),李义府因善写文章被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表荐为门下省典仪,后又得到刘洎、马周的举荐,改任监察御史,并随侍晋王李治。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立李治为皇太子,任命李义府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他进献《承华箴》,提到“佞谀有类,邪巧多方。其萌不绝,其害必彰”,虽是极力逢迎太子,却被认为是耿直坦荡之人。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后,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李义府改任中书舍人。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又命李义府兼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

永徽六年(655年),也就是武昭仪想要做皇后失利这一年,李义府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芝麻小事得罪了宰相长孙无忌,长孙无忌那是权倾朝野的权利啊,想捏死李义府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可长孙无忌并没有想捏死他,只是想给他换换官。

于是李义府就被贬为壁州(四川)司马。壁州司马和中书舍人同为五品官,算是平级调动。敕书尚未下达门下省,他便已秘密获知。虽属同级调动可唐朝人都喜欢在中央当官,可以每天跟皇上混个脸熟,升迁机会就多的多。李义府也是想在中央当官。

唐朝的调令要经过中书省起草,再经过门下省审核才能生效,李义府本人又是中书舍人,职务之便就看见这个调令起草了!便想要在第二天之前截留在门下省之前。

这时候李义府知道消息后就找到了同为中书舍人的王德俭商量对策。

这王德俭有个外号,也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智囊,因为她有个生理缺陷,脖子上长个瘤子,又头脑智慧狡诈,所以人们叫他智囊。他们俩又是好哥们。

李义府就说:“王兄,今日我看见中书省有起草调令我去壁州做司马的调令,可是我又不想去,谁知不知怎么得罪了长孙无忌,现在被他使阴的。我该怎么办呢?”

王德俭道:“李兄莫要着急,此事有办法,据我观察,皇帝欲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宰相不同意,所以尚未正式提出。你若能推助此事,定可转祸为福。”这王德俭不愧为智囊,脑子一转这个计就出来了,他原话是这样说的:“上欲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者,直恐宰相异议而,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也!”

李义府也是聪明人,当即道:“此计甚妙啊!我说皇上几次说要废后,也没废成,现在又要立武昭仪为宸妃,谁都知道皇上一心在那武昭仪身上呢!也不知道这些老宰相怎么想的,皇上想封个喜爱的女人也被管的不能出气!若是这时候我能为皇上说话,皇上的闷气出了,连昭仪若是当了皇后,我等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可是这事要乘早,不然明早兄弟我恐怕已经被调离长安,到壁州去了!这可怎么办呢?”

王德检说:“今夜我值夜,李公,可替我值夜,不然就再没机会了!”

李义府千恩万谢,告辞后,当晚遂代替王德俭值夜,趁机叩门上表,请求废黜王皇后,改立武昭仪(即武则天)。

李义府扣门说:“皇上我有重要的军国大事要与您禀报!”

李治一听赶紧出来道:“李义府,半夜见朕有什么事啊?”

李义府跪拜在地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三章:百姓心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