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七年十月初一,隋帝杨广在东都的点将台祭拜天地,亲授三军符节,宣布远征高丽。共出动大军一百一十三万,浩浩荡荡向辽东进发,大隋的军队都是实行府兵制,平时在家务农,战时才聚集起来。
除了守卫首都的卫戍部队,以及在陇西、吐谷浑、河套等地的必要守备部队外,大隋的军队八成以上,皆来到了辽东前线。
再加上各种后勤辎重,已经从北方各郡运送来的,堆积如山的粮草,征用了不计其数的马车牛车,动员的后勤民夫更达两百万之众,如若不是隋朝前期的开皇之治,让各处郡县物资粮草皆积蓄甚丰,恐怕仅是后勤问题就把大军拖跨了。
宇文明等一干宇文家的子弟,都是编入了由宇文述统领的左翎卫府兵之中。共有十万大军。李靖则是这支大军的副将,协助宇文述整编军队。此外,宇文明的准大舅子,长孙无忌也在这支大军中担任了参军一职,算是一个小小的文职官员。
宇文述让有丰富战场经验的李靖为先锋,率一万精锐骑兵开路先行,而其余的九万大军则分为前军、中军、后军,浩浩荡荡向北进发。仅仅是他这一路的军队,连同随军的粮草辎重,便延绵十余里之远。
而宇文明、宇文杰、宇文承等人,都作宇文述的亲兵打扮,骑马跟随着他前进。这些宇文家的后辈子弟,大都是第一次参加战争,而且一来就是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望着浩浩荡荡,不见头尾的队伍,都不禁露出兴奋之色,叽哩呱啦的议论了起来。看他们脸上的欢喜劲,倒是把这次远征当成了郊游一般。
宇文述看着几个孙子充满朝气的脸,也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心中暗忖,经过这一次远征高丽之战,相信这些小家伙们,也应该如宇文成都那样,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宇文阀将来的希望。
而长孙无忌也在仔细打量这些宇文家的子弟,想看看自己这准妹夫的兄弟们武功境界如何。他是被自己父亲长孙晟硬塞进了左翎卫军的,长孙晟也是想让自己儿子借远征高丽的机会,镀下金,积累一些军中资历。
不过,观察的情形显然让长孙无忌失望,这批年轻弟子个个脚步轻浮,气息短促,都还停留在最初级的淬体期。
不过,让他有些惊讶的是:在这一群宇文家的子弟之中,有一个个头最高,但脸上却显得最稚嫩的小将,正一脸愁眉不展地思索着。
长孙无忌自然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的准妹夫宇文明。
他也微微有些意外。这两年来,宇文明的武功可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箭术、刀术还是枪术,皆有了长足进步。百步之****中飞鸟、连续击败多名军中猛将,这都让他在有了不小的名气。与他相熟的好友,见面均赞他妹妹有眼光,称宇文明是将门虎子,文武双全,将来必成国之栋梁。
可现在,临到真刀真枪的实战了。这个让他非常看重的准妹夫,怎么倒似有怯懦之意呢?听宇文述说,出征之前宇文明就似有犹豫之色,眼下在行军中又似乎心事重重,这小子究竟在想什么呢?
“明弟,你过来一下!”长孙无忌向自己的准妹夫一招手道。
宇文明连忙纵马走了过来,与长孙无忌一起并行。
“明弟,我第一次上战场时,也是如你一样,只有十五岁,当时我也非常紧张……”长孙无忌这时望向远方,眼中露出思索之色道:“我爹爹见我很紧张,便鼓励我,说没有见过血的男人,不算真正的男人,只有从浴血厮杀的战场中,存活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勇士……”
长孙无忌以为宇文明怯战了,这可让他有些着急,对于这个文武双全的准妹夫,他可是十分喜爱的,可不想他在战场上表现差劲,失去了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听到这位未来的大唐名相,挖空心思想出来的鼓励之言,宇文明不禁露出苦涩的表情。他知道长孙无忌会错意了,自己哪里是怯战啊,而是知道此战将败,忧心自己和隋军的命运。
他这时轻叹了一声道:“无忌兄,你对大隋灭陈之战了解不?却不知那时,我大隋用了多少兵马才灭了南陈?”
长孙无忌听闻之后,眉头微皱道:“大概六十余万吧,如果加上民夫,便可达到百万以上,你怎么突然想到问这个问题?”
宇文明没有回答,却是反问道:“那无忌兄觉得高丽和陈朝哪个更强一些?”
“当然是陈朝了,陈朝当年人口一千多万,披甲之士过五十万,肯定比高丽强多了……怎么?明弟你有什么疑问吗?”长孙无忌话一出口,却是蓦然醒觉,大隋攻打比高丽强大得多的陈朝,都没用上百万大军。怎么对付一个区区高丽,却要用上一百多万军队呢?
宇文明这时方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无忌兄,其实我觉得,攻打高丽,圣上甚至不用御驾亲征,只需派出像我师父和爷爷这样的大将,统率二三十万大军,便能灭掉该国。这样物资的消耗也要少许多,北方诸郡也不会象如今这样民不聊生。陛下曾亲征陈朝、吐谷浑、突厥,按理说也是经验丰富的统帅。他怎么会想不到这点呢?”
这也是宇文明一直以来心中的疑问,从他穿越来此的三年内,所见所闻的杨广,虽然不敢说是一个圣人之君,但至少还是比较贤明的,绝不昏庸无能,甚至还非常有作为。象迁都洛阳、开凿运河、威摄突厥、设立科举制,都是相当英明的举措。”
尤其是这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