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工业的话,水是大问题。”白雨继续质疑。
“工业方面又不打算搞临高第二,一个巢丝厂能耗费多少水?舟山再缺水,在靠天吃饭的情况下也能整出1652万亩水田,并在明末供养过鲁王的几万部属。”
“缫丝厂才是用水大户好吧。煮茧、锅炉、加热用蒸汽,封建时代的军队几万人比起现代工厂来说需水量真的没得比。”
“一个年产1000吨的巢丝厂年用水量为504万立方米,舟山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就算土壤吸收了其中一半,只需挖个水塘收集1平方公里左右面积的降水,就可满足生产需要。在旧时空21世纪时舟山的重工业产值可是浙江第二。”
讨论完工业用水的问题,白雨接着就雇工问题提出质疑:“搬去舟山后,缫丝厂的雇工是难民还是本地土著?缫丝厂的职工以女性为主,可能会受到家人的影响主动辞工,要么引公公想办法把人家全家都搬到舟山。”
布特回答:“我记得那些缫丝厂职工大部分都是契约奴,把她们搬去舟山不过份吧?如果有家属,也可以全家都搬到舟山,又不是远离家乡,看在银子的份上,他们多半不会拒绝,近代史上缫丝女工可是高收入工种。此外舟山本地土著也可以适当雇佣一些,尤其是军户的女眷,主要是用于增进‘军民友谊’,建立利益共同体。”
“契约奴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像王四娘那样的土著技术员基本上不可能搬到舟山去的,人家卖身契上写明了,主家搬迁允许自己赎身的。明朝人的观念不是现代人。就算你开翻倍工资并连同家属一起随迁也不一定肯去的。”
“占到杭州站人员主体的契约奴能去舟山就行了,这次又不是把整个杭州站全搬去舟山。凤凰山庄和完璧书坊还是要在杭州继续经营下去的,凤凰山庄内已经种好的桑树林、茶叶林也不可能搬走,不想去舟山的自由工人可以留下来继续干。像王四娘既不在缫丝厂干,也不在难民营干,而是负责在农村推广新式养蚕,她也没必要去舟山。”
最后白雨又质疑了“安全”问题:“舟山的话,本身上面有人居住活动,此外应该还是明军巡逻的必经之地。”
布特对此真是感觉哭笑不得,敢情你压根就没仔细看过我的提案内容啊?那上面可是首先就安全问题有过详细的分析,于是只得耐着性子说道:“难道你觉得杭州站没有类似的问题?凤凰山庄可就在杭州城边上,直接面对杭州省诚的几十万人,每天跟杭州城墙上的明军低头不见抬头见。与之相比,舟山那点渔民和军户真不够看的,也就比刚登陆时的临高县强一点。认真算起来,屺坶岛基地倒是离大明真正的军事重镇登州不远。这次搬迁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杭州站的经营风险,郝元的案件表明,目前杭州站根本没有余力保护缫丝厂和难民营。”
尽管此时舟山岛上的明军和岛民对杭州站的威胁远远低于凤凰山庄,但有的元老依然对那千把人的大明军户“如临大敌”。刘汤姆就建议到:“咱们干脆把这8000人弄走吧,反正是一海岛,我们连驻厦门的郑芝龙都一锅端了,也不差这么个舟山参将。”
“不行!”布特立马对此建议表示反对,“把难民营和缫丝厂迁过去本来就是为了低调,降低大明官绅的关注度,要是把舟山的8000人掳走,会起反效果的!不了解的人会劝引公公,那里时常有海岛劫掠,不要去那里买地;对引公公有些了解的人会怀疑引公公勾结海盗、意图不轨。要知道明初迁走岛民的本意就是防止那里的人勾结海盗。”
争论归争论,参加会议的大部分元老对布特的提案还是支持的。经过投票,71%的元老支持把难民营和巢丝厂都搬去舟山,6%元老认为只需搬迁难民营,另有6%元老认为只需搬迁缫丝厂,而反对一切搬迁计划的元老则只有17%,于是提案就此得到通过。
随后,搬迁计划被送至杭州站,赵引弓带人去镇海县衙商谈买地的事情。手续办妥后,镇海知县派遣衙役知会舟山岛上的卫所:“过段时间将会有个大财主来舟山买地开荒,你们跟他好好相处,这位财主跟信洋教的那些缙绅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