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羽很潇洒地弹起衣角,“既然王三平你连朕最心爱的妃子一个小小的骨折都看不了,那这宫中留着你何用?
反正你跑这宫中躲起来苟活很久了。十二年来,虽然那件事过去了,虽然被严令提及,但朕相信,在万民和不少朝臣的心目中,可是一直都被牢记着啊。
因为他们认为,正是那两个人,让天华国的国势,让他们的生活,一日不如一日。世上有一件东西,不仅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会愈渐加深,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他盯牢王三平游离的眼睛,“那东西就是仇恨!你相信吗?其实朕也很想知道呢,朕的国民们,对你的仇恨,究竟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看着王三平的眼珠滴溜溜地转,他鸾地笑起来,“还有一件真理,朕要告诉你。在天华国,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女人身上。因为女人是最善变难测的东西,即使她们手握大权,可谁知道她们明天,是会用权来杀你还是捧你呢?你在她身边这么多年,相信这方面的心得体会不会少吧。
还有,民众们泄愤的渠道总得有一个,在你身上泄了愤了,对于她的注意力自然就减轻了,现在她不推出你,只是危险还没有触及到她自身而已。不然,你以为她白养着你十二年是干什么啊?她给你苟活的空间,不过是为自己养一道护身符。想想吧,王三平,你不觉得在男人的身边更可靠些吗?
起码,男人,说杀就杀,说捧就捧,不会出尔反尔,不会拐弯抹角。你下一刻若是必须要死的,他绝不会在前一刻让你有生的错觉,如此简单多了,你的生死完全不用你自己费心,你说是不是呢?”
王三平的汗从眼皮上滴下来,迷蒙在自己的眼睛中,看到对面的少年左颊上的笑涡就像黑暗的深渊一样旋转了起来。势在必得。
陌青鸾于太后的身后,悄然展眸看向这天地间至为奢华的绝舞台,她一直疑惑,不知太后为何要带她到这舞台上来。
太后的问话却是不敢不答,只得低头回道:“臣妾十月生辰刚过,在家行了及笄之礼,如今年已十五。”
“十月?你的生辰是十月?”太后似微微吃惊,转身正对了陌青鸾,细细打量了她一番后才又说道,“哀家也是呢!不过……”
她冷冷地哼出声来,“十五岁的你,比起十五岁时的哀家,可是差得远了!”
陌青鸾很柔顺地答:“臣妾怎能和太后比?太后当年的盛宠,就翻遍整个天华国的史册,都无人能及。而太后您的睿智,更是不在话下。”
太后眯起眼睛,“你的嘴巴,的确很懂得说话,而你的外表,也的确是一副柔弱无力的样子。无论是谁,看到你的样子,都不会心存戒心吧。但是你却不要以为,你可以瞒住宫中所有的人,可以瞒住皇上,所以也理所当然瞒得了哀家!”
陌青鸾心内震惊,不敢犹豫,任由面上惶恐淋漓展现,跪下以额触地。
“华妃不敢对太后有任何隐瞒。”
太后凝视陌青鸾跪下的身姿良久,言道:“真是如此吗?那你告诉哀家,你为何要进宫?”
陌青鸾抬起脸来,“两个月前,臣妾还在丞相府中的时候,因贪玩不懂事,让贴身侍婢飞火和流萤化了妆,三人伪装成小厮,从丞相府中私自逃出,一路奔走,直想到邻城郁水城去看那十年尚才一次的飘灯会。
没想到,还没出得了大秋城,刚到远郊,便被几个持刀的强盗围堵,此危险之际,幸得从那里经过的几个少年挺身相助,杀了强盗,救我们于危难之中。
臣妾要答谢他们,却没想到他们早知道了臣妾的身份。随即,见到他们的头目。只是没想到,他们的头目,竟然就是太后身边的大宫人四省!”
说到这里,稍微顿了顿,而太后一脸闲适,只问:“然后呢?”
陌青鸾忖度一番,还是说了,“四省告诉臣妾,她是遵太后您的吩咐来救臣妾的。她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太后您,要臣妾欠下一个救命之恩。因为太后您本身尚需要臣妾来救命!”
一声冷哼从慕苏言口中逸出,她俯视着那个眸光平和与她对视的女孩。
“因此你便进宫来,将自己这一生虚耗,只为报哀家一个小小的救命之恩?”
她缓慢地摇着头,“哀家要听,真正的理由。”
“何须呢?”陌青鸾答,“太后要某一个官家之女进宫,只需一个小小口谕即可,何须如此劳神费事还要臣妾向您欠下一个救命之恩?
就算没有如此恩德,就算是没有任何理由,就算是臣妾私下有万般不愿,既然太后要臣妾进,臣妾怎敢不进?
所以,太后救臣妾于危难,只是太后需要臣妾,想留着臣妾的这条贱命罢了。与恩与不恩,无关。所以臣妾进宫,无任何理由,只不过是不敢违背太后旨意罢了。太后,您是多虑了。”
太后一时得句句在理,只是,她还是以她多年宫中生活养成的一种特殊的嗅觉,嗅出面前这个女孩的影子里,似乎隐藏有别的东西。
一个人,位权到了愈高处,贪心便愈重,重到,甚至无法容忍地位比她低下的人,有影子的存在。
现在的慕苏言便直觉陌青鸾明明有隐瞒她的东西,却又无法揪出。
于是她浑身不舒服,只得阴怒发泄到语气上。
“华妃,进宫的理由,你既不肯说,哀家自然也不会逼你。但是,你要记住,哀家是这天华国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