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山不是山,只是布满沙石的丘陵,属于太山脉的分支。英雄冢村原来不叫英雄冢,而是由王氏三兄弟从一座山头开荒,繁衍生息,组成的小王庄。
小孩子们小时候只要可以走动,都成为劳力的一部分,能干的活就开始被大人教着干了,不然家里那粮食,根本吃不饱。挨饿,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时候谁家的男人多,劳力就多,就是能过上好日子的兆头。
孩子们唯一的娱乐活动,便是听村里老妪在一天劳作后,在土巷子口,边拉着纺线车,把地里收的棉花,给纺成棉线。那纺车不大,主要部分也就是成人胳膊的直径,在圆心处有一个手摇轮轴,棉絮缠绕在木转轮上,被手摇带动着慢慢压成纤细的棉线,形象来讲,它是摩天轮的迷你版,只是除了手轴,还多了个固定底座。
不要小瞧了这些老妪,她们虽然没有上过学,可都是居家小能手,干活做饭织布洗衣,男人不在的时候,个个都是好劳力,哺育下一代的成长。她们间八卦传说,什么也讲。孩那些牛郎织女,武松打虎等小故事都是她们偶尔看戏后积累起来,给娃娃们显摆的素材,经过她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你会不小心以为她们也参与了那些传说,给你一种她们亲眼所见的感觉。
在所有的传说中,有一件令孩子们非常自豪的事情,那边是古时候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在战场上被敌人杀害,头颅掉在另一个村庄,忠心的马儿,驮着将军的无头尸,死在了小王庄,现在的英雄冢,将军的尸体被村里的先祖埋了,成为一座英雄冢。大家耕作的时候,都对那座冢由衷地敬仰,他们那些保家卫国马革裹尸的男儿,就是小王庄村民眼里顶天立地的汉子。
令人可惜的是,人们以为把将军那样埋葬就了解了,殊不知那个冢,早已被盗墓贼盯上,他们打了盗洞,把墓里陪葬的古代的文物给盗了。时光荏苒,现在村里的孩子都会好奇,那将军的尸体没有被盗墓贼破坏掉吧那种情结,真的是深恶痛绝,他们对将军的亵渎,小孩子们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的梦,谁毁坏了他们心中的英雄,就是他们永远的敌人。
孩子们便是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长大,老人们说咱们英雄山呐,会出英雄的,这可是个风水宝地啊有一个村民打地基,从土里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也不知古玩贩子为何消息那么灵通,在村民不懂行的情况下,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就那极低的价格也足够全村人吃几年的饭。
日出而做,日落而歇,这是这个英雄冢小山村多少年来的习惯。那些裹脚老太太是孩子们童年里全部的记忆,只是她们不再年轻。只是这饥不裹腹的生活,很就被那一声声的炮火打破了,长期的煎熬,在一步步逼近这个英雄山脚下的英雄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