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地雷的战术灵活性,迢曼帝国还研制了反装甲与反人员两用地雷。
因为需要通过制造破片来达到杀伤人员的效果,同时得降低质量提高撒布密度,所以这类两用地雷的反装甲效果并不是很好,一般只能够用来对付步兵战车这类轻型目标,对坦克的威胁不太大。
西骆沙的反装甲地雷走的是另外一个极端,更注重威力!
因为直接面对东方集团,正面对抗东方集团的主战坦克,所以西骆沙的反装甲地雷有一个硬指标,至少能够炸穿梁夏帝国主战坦克的首下装甲,破甲厚度不低于500毫米,也就需要装填更多的炸药。
因为更加笨重,投撒的难度更大,所以西骆沙陆军装备了专用的布雷设备,比如火箭布雷车。
当然,迢曼帝国与西骆沙的反装甲地雷可以说各有千秋。
对伊拉克而言,显然不会在乎这些地雷的特点。
其实,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还通过沙乌地等波沙湾南岸的产油国,获得了一些梁夏帝国的反装甲地雷。只不过,数量并不是很多,而且梁夏帝国的反装甲地雷很一般,性能算不上突出。
在最为重要的地面战场,也就是大陆战场这边,帝国陆军依靠的不是地雷,而是高达数千千米的战略纵深。
此外,从战略的角度看,帝国陆军只是在开战的初期以防御为主,在稳住战线之后就会发动反击。
可见,通过布雷来阻击敌人,必然会在反击阶段给自己增添麻烦。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更重视扫雷能力。
除了采购与装备打量性能先进的扫雷装备之外,帝国陆军还通过投资方式,研制了一些非专用的扫雷装备。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温压弹。
这种通过高温高压来产生范围杀伤效果的弹药,在最初的时候是用来扫雷,即爆炸产生的高压能引爆地雷,从而能够一次性扫清整个爆炸区域内的地雷。只可惜,要产生足够高的压强,温压弹没法做得太小,无法做成炮弹或者火箭弹,因此首先提供给空军,制成了航空炸弹。
在测试的时候,空军才发现,温压弹非常适合用来对付坚固掩体内的敌人。
在第17313机步营,就有一个工兵排,配有几台扫雷车,主力是3台由bz-68改造来的火箭扫雷车。这种扫雷车通过火箭来牵引抛撒爆破索,再用爆破索引爆地雷,清扫出能够让坦克战车通过的安全通道。
可问题是,一个排的工兵实在太少了。
至于让海军航空兵提供支援,通过投掷温压弹扫雷,哪怕海军攻击机能够搭载与投掷温压弹,暂时也没法安排。
当时,几乎所有攻击机都在北岸,为空中突击部队清除障碍,并且掩护第171装甲旅向希纳菲耶突击。
结果就是,到中午,第17313机步营距离希纳菲耶都还有差不多15千米,一个上午只前进了几千米。
因为承担接应第171装甲旅与第177机步旅的重任,掩护运送物资的保障部队,所以第17313机步营不敢轻装冒进,只能老老实实的稳步推进,为跟进的后勤保障部队开辟出安全通道。
其实,在最初的作战计划中,并没安排第17313营突击希纳菲耶,更别说协助特种部队夺取与控制幼发拉底河大桥。
在北岸突击的装甲部队,不但受到了伊拉克军队的威胁,还有后勤保障的问题。
其实,在天亮之后,第171装甲旅因为需要为坦克战车补充燃油,不得不停止前进,直到中午才完成补给作业,再次出发已经是下午2点过了,所以到傍晚,先头部队才赶到希纳菲耶。
所幸的是,丁镇南早有所料。
7点之前,海航加强了在希纳菲耶这边的投入。
在伊拉克军队发动第三次反击的时候,4架“攻-5h”及时杀到,在短短几分种内投下了大约30吨炸弹!
这一轮凶猛的轰炸,直接挫败了伊拉克军队的士气。
实在再次证明,火力打击是摧毁敌人的最有效手段。
要说的话,这就是重型攻击机的价值!
“攻-6f”这类轻型攻击机,在执行作战半径朝过500千米的战场支援任务的时候,一般只携带2吨炸弹,确保能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获得至少半个小时的滞空时间,并且在完成任务之后返回出发基地。换成“攻-5h”这样的重型攻击机,相同情况下,携带的炸弹可达6吨。如果不用在战场上空逗留,到达之后就发起攻击,投下炸弹就返航,还能把载弹量提高到8吨。极端情况下,“攻-6h”能够挂载12吨炸弹对2000千米外的目标发起攻击。只不过,期间至少要进行3次空中加油,从加油机那里获得24吨燃油,不然就只能单程飞行。
只是,攻击机并非万能。
在9点前,第17装甲师发动了一次远程火力打击行动,由追上第171装甲旅的第174炮兵旅的一个远程火箭炮营,发射了数百发远程火箭弹,对希纳菲耶的伊拉克军营进行了一轮覆盖式炮击。
因为火箭炮的误差太大,所以无法执行近距离压制任务。
这一轮凶猛的炮击,争取了半个小时。
到9点半,海航已经能够抽调攻击机支援守卫大桥的特种兵。
在连番的火力打击之下,希纳菲耶的伊拉克军队一直没有发起具有威胁的反击行动,始终没能攻上桥头堡。
到1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