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即便在场的众人当中,没有罗杰-埃伯特那样的影评大拿,但他们也能看得出来——在阿汤和江火进组几天以后,这桩既定的事实已经没有任何商榷的空间了,结论实在是显而易见:克里斯托夫-迈考利并不适合导演这个位置,他的执掌功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最起码,以他之前两千一百万投资,一千三百万票房的水平来看,执导一亿五千万投资的商业巨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那平庸的分镜构画,甚至把江火和阿汤的亮点给完全磨灭了。
磨灭演员演技亮点这种情况,那可是极其少见。
就算是非正统科班出身的导演,只要在架构齐整的剧组中认真执导,而不是在高压日程表下疯狂赶工,那么,分镜的刻画与镜头的运用,绝对是为了影片的美感和叙事而服务的。
这和压戏的情况不同。
因为演员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演技永远不可能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演技好和演技差的演员同框竞技,肯定会出现压戏的情况——基本上,只要有观众更加关注一部作品中的某个角色,那绝对就是压戏了,而这种程度的压戏,除了被压戏的演员本人,导演也好、制片人也罢,其实都不会关心的;毕竟,说到底,拍戏还是个技术活,就算你背后的金主爸爸再牛哔,但最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演员本身,锦鲤戴上帽子也没法化身成龙,出道既‘大片’的资源也没法将她强行推到女主的位置上。
但——和压戏这种情况相比,磨灭演员这种情况,可就麻烦多了。
这就相当于是给一个厨子送来了昂贵菜品,但对方偏偏选择用开水捞白菜,还美名其曰,此乃国宴上品——这种真把开水白菜当成开水加白菜的行为,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而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
阿汤九零年就凭借《生于七月四日》拿过金像奖男主提名,江火就更不用说了,挑起的风波刚刚结束呢,两名优秀的演员虽然没有在商业片里拼个高低,搏个你死我活的意思,但那种针锋相对的气势,可是能够给影片平添几分华彩桥段,而这种克制下的和谐,完全可以让商业片获得更好的影评人口碑,但亮眼的画面,在克里斯托夫的操刀下,变得极其的不和谐,甚至都可以用平庸来形容——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剧组就得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碟》,兴许会成为影评人口中的烂片。
即便商业片在烂番茄上一般都不会收获双百评分,但在这种明明有机会冲击口碑的情况下,因为导演本身功力缺失,而造成画面平庸,只能依靠宏大场面来刺激观众肾上腺素的选择,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就拿之前的那个镜头来说好了,所有人都不明白,克里斯托夫为什么要先拉一个俯视镜头?他们更不明白,江火和阿汤的双眼对话为什么不能用对焦特写的方式进行捕捉,非得用比例对半的方式拍摄近景侧面?
如果两人的眼神交流和情感挥发并没有在剧本上明确标出,那这的确不能怪迈考利,但既然都已经写出来了,并且编剧还是他本人,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事故,就已经没法饶恕了。
“ut!”坐在监视器前的克里斯托夫揉了揉鼻子,习惯性的补充了句,“good。”
实际上,就连他本人,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克里斯托夫觉得自己的镜头角度算计的并不好,和导之前的那部《糊涂绑架事件》相比,导眼前的《碟》,简直就是一个折磨——导演最怕遇到那些表演上不开窍的榆木脑袋,而江火和阿汤的事前准备实在是太到位了,以至于让他产生了一种一个机位根本就无法将他们的表演纳入其中的错觉;所以,即便喊了good,他依旧得指挥现场人员重拍。
没错,就是重拍,又或者说,是打着补拍旗号的重拍。
如此举动,自然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对于这种极其不靠谱的行为,每个人都有怨言。
这其中,就包括了派拉蒙派来的制片主任——托尼-阿道夫。
剧组每天拍完后,他都会去放映室找胶卷,望着那堆积如山的拍摄素材,本还平坦的额头上,显露出了迷茫般的忧愁——直到《阿凡达》等d/iax等必须使用特效的影片出现后,数码摄像才成为了市场的主导,在此之前,甭管是大导演还是小导演,甭管声名显赫还是籍籍无名,他们用的,基本上都是5的胶片;这样也意味着,每当导演喊出‘ation’后,成本每分每秒都会增加,如果演员没演好、录音没就位、打光没跟上,那就是一场灾难。
而现在,这个灾难,已经出现了。
在这个以制片人中心制的好莱坞,预算超支的责任,得由制片人来负。
虽说阿汤的确是本片第一制片人,但真正负责干脏活累活的,却是托尼。
望着那已经拆封的第六箱胶盘——托尼有些头疼。
这才拍了三天,就已经用了六箱了,如果效果好也就算了,可问题是——
哎,一言难尽啊!
泄气的拉了条转椅坐下,他先是拖出今天拍摄的那箱素材,把比较满意的几段做了标注,以方便日后的剪辑——然后又拖出属于昨天的那箱拍摄画面——这也是if岛国任务失败之后,回归总部提交报告参与审核评定的场景。
随着他的操作,画面很快就打在了银幕上。
这是一个单通道进出的密闭空间,面积并不算大,六面墙壁皆是由等量大小的金属块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