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葛岩在南陵城也呆了足足三个多月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葛岩活得就像一个大魏国的子民。整个大魏国的朝廷似乎也没有把他当成外人。葛岩没有彻底的表态,究竟自己是大魏国的人,还是西宁国的人。
其实有不少人,已经默默的认为,葛岩已经选择留下来。
可是就在大家都这么认为的时候,葛岩开始了他的行动。
经过三个月的不停酝酿,此时他已经说服了足足五六千名有名有姓的商贾。这些人开始积极的在朝野活动起来。
这些人都是猴精一般的人物,几乎不停的朝着那些朝廷官员的府邸串去。如果想让葛岩去说服这些朝臣帮自己说好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如今换成了这些朝廷要员的昔日金主上门游说,这件事情几乎没费什么劲就说动了。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被游说成功,他们或许也不敢上书。因为之前皇帝已经摆明了要封锁边界,不和西宁国产生贸易上的往来。如果这个时候这个事情,无异于和皇帝作对,这是一种忤逆圣意的表现。
可是如今却是不同了,因为光御史言官那边,就有八成的人开始草拟奏本。
这些人平时都会互相走动,在了解到大家都在草拟奏本的情况下,自然是开始分工协作。
于是乎,在十天过去了,皇帝在上书房里面,突然就出现了八十余本关于请愿开放边境,与西宁国进行贸易的奏本。
皇帝魏佶雷霆震怒,将那些奏本全部掀翻在地,这还不解气,还在上书房骂这些言官骂了半个时辰。
皇帝发怒的消息传出了宫外,御史言官们却并不畏惧。
因为大魏国有不杀言官御史的惯例。他们只是就事论事,无论如何都罪不至死。
既然有了这个肆无忌惮的想法,自然是毫不顾忌的继续上书。就连早朝的朝堂上,由言官带头,紧接着就是文武百官,开始各抒己见,这些人都是受了商贾们的好处,没有办法必须帮着说话。
顿时间,连续七天的朝堂上,都在议论这件事情。整个朝堂上面,简直犹如菜市场一般。你一言我一语,简直让人发疯。
皇帝从一开始的震怒,到后来的无奈,最终听多了,也觉得这些文武百官御史言官们,说得有点道理。
随着探讨得越来越深入,皇帝越听也越是心惊,整个人居然开始否决之前作出的判断,开始慢慢的朝着趋同的方向转变着。
可是封闭边境,那可是皇帝魏佶亲自下的命令,如果想让魏佶自己下令重开边境,无论如何,在面子上面都是不好过的。
魏佶即便心中已经有了几分认同,但是为了自己的皇权威仪,暂时也不可能放松这件事情。
整个朝堂上面,顿时陷入了僵局之中。朝野中的文武百官们,给皇帝施加压力,朝野外的商贾,就在不断用钱给文武百官施加压力。
这场旷日持久的博弈,似乎眼看着就要见分晓了。
入夜时分,魏佶独自坐在上书房里面。他支开了所有的太监和宫女,此时他脑子一片空灵,思考和反应变得极快。
在魏佶的面前,是那堆积如山的奏本。魏佶随手翻开了几个奏本,基本上每一个奏本都是启奏的和开放边境有关系。
魏佶闭上双目,脑海中开始陷入了沉思。
开放边境,在魏佶看来有三个坏处:第一、很有可能会被西宁国发动贸易战。
第二、西宁本国的产业和金钱,很有可能会大规模朝着西宁迁徙。西宁这些年,可是有不
少人,都移居到了那里,不知道多少资金外流,一直都是大魏国的一块心病。
第三、西宁如今越来越强盛,一旦开放边境,魏佶担心将来西宁强大,不断的渗透之下
大魏国会在一夜之间就被西宁攻破。
魏佶的这三个担忧,其实早就被那些文武百官们看透了。
文武百官和言官的奏本里,已经详细的列举了开放边境的七大好处。
第一、开放边境,可以让大魏国的商贾将大魏国的商品卖到西宁国去,促进了商品的卖
出,解决了老百姓的谋生问题。
第二、开放边境,可以让西宁的精良装备进入大魏国,大魏国的军事实力可以得道迅速
的提升。
第三、开放边境,可以让大魏国的闲散劳动力,进入西宁的劳动力市场。大魏国自古以来都有乡土情结,这些外出的劳动力,将来都会带回来大量的钱财。最关键是这些闲散的劳动力,只要进入了西宁国,就会在西宁吃住,等于给大魏国腾出了大量的粮食,作为军用。
第四、开放边境,可以促进西宁和大魏国的关系,另外西宁国和大魏国的当权者,看起来都是出自于大魏国。既然本属同源,如果能够结盟,将来抵御大辽国和两个草原游牧民族蒙古和大琻,就会容易许多。毕竟孤军奋战,确实有些困难。
第五、开放边境之后,大魏国也可以效仿西宁国,chū tái促进资本投资的政策,让更多的西宁资金,进入大魏国,促进大魏国的反战。
第六、开放边境之后,大魏国可以通过贸易的形式,大量的引进西宁的很多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尤其是那些提高生产效率的器械,对于大魏国的工坊业发展,也是极为重要。
第七、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开放和西宁的边境之后,大魏国也能够增加对西宁的了解。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前的西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