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过去,转眼就要到了鏖战的日子。
前一日,整个武功县城十分忙碌,秦叔宝、罗士信、梁建方都在紧张忙碌着,调兵谴将,准备伏击阴世师。
县衙里,杨复生与都鸿轩商议了很久,最终制定了一套比较完美的计划。
最完美的猜想,是阴世师觉得又被骗之后,率兵武功县质问,由于丘陵众多,秦叔宝、罗士信便可埋伏在必经之路上,伏击阴世师。退一步说,阴世师没有亲自赶往武功县,而是副将赶往武功,自己返回大营。这样的话,杨复生也有安排,梁建方埋伏在阴世师回营的路上。
至于席君买,则率领五百骑兵随时待命,驰援三方。杨复生则留在城中,坐观局势,以便做出安排。
两人商定了之后,当夜子时过后,秦叔宝、罗士信、梁建方率兵暗中出城,埋伏在预先选定的地方。临行前,杨复生千叮万嘱,今夜一定要隐忍,至于梁建方,则先与秦叔宝一起,等到隋军动身之后,再设法插入隋军后翼,等待着抓获阴世师。
杨复生目视着三人带着部队偷偷出城之后,道:“都先生,这一次若能成功伏击隋军,抓获阴世师,都先生必然是首功。”
都鸿轩忙拱手,道:“卑职不敢!沙场杀敌,都是几位将军的功劳,卑职不过动点嘴皮子,岂敢居功!”
杨复生笑道:“文武之道,各司其职,都先生放心,你的功劳,谁也抢不走,只要是立功之人,我不会亏待他。”说着,杨复生迈步走下了城墙。
都鸿轩跟在他的身后,花二郎、席君买等人保护着两人,朝着县衙走去。众人离杨复生、都鸿轩有着一段距离,不想听两人说话。
杨复生与都鸿轩说了一路,回到县衙,已经是子时末,都鸿轩回屋休息去了。
杨复生没有急着休息,他把席君买带进了书房,仔细交代了好一会,席君买领命出去了。杨复生又对花二郎吩咐了几句,花二郎会意,退了下去。
一夜过去,天色未亮,阴世师按照计划行事,大军在天色未亮的时候出营,这一次,阴世师带走了大部分的军队,营中只留下了三千老弱病残留守,阴世师带兵到了战场上,同样派出了斥候,查探着消息。
阴世师布好了阵,天色渐渐亮了,又是一个晴天,万里无云,天空湛蓝得如同一块宝石。阴世师站指挥台上,环顾四周,视野十分开阔。阴世师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依旧没有杨复生的消息,他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个杨复生,又欺骗自己了。
隔了一会,有几名斥候赶了回来,禀告着军情。
在此地以北约十里处,斥候发现了不妥之处。哪里是一处密林,然而鸟雀在半空中盘旋鸣叫着,很显然,密林中有人。此外,在与大营之间的大路上,同样发现了不妥之处。
阴世师慢慢踱步思考着,很显然,反贼有了埋伏。不过,他们也太小看自己了一些。反贼不敢直接交锋,只敢用这等卑鄙的手段,阴世师忍不住笑了起来。自己身经百战,不知道打过多少恶仗,岂会被这等小手段欺骗?
阴世师决定再等一会,有更多的消息了再说。又等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更多的斥候回来了,带回来了更为详细的消息。反贼首领果然盘踞在城中,只派出来了两支军队,埋伏在密林中。由于斥候生恐打草惊蛇,因此没有靠的太近。不过从脚印、飞起的鸟雀等各种信息判断,埋伏在密林中的反贼,加起来至少有两千人以上。
这个数量符合阴世师的判断,阴世师迅速做出了安排,他令部下率领两千人,朝着反贼埋伏的地方而去,打算把反贼困在密林中,然后或使用火攻,或围点打援,让杨复生疲于奔命。
阴世师除了派人围困之外,还打算派人阻击城内可能出现的援军,他交代了一番之后,部下领命而去。阴世师继续坐镇中军,总揽全局,等待着大捷。
与此同时,杨复生正在城楼上,与郭孝恪下着围棋。都鸿轩在一旁观看着,不时说着话。
杨复生知道郭孝恪此来,远不如秦叔宝、罗士信等人忠心,毕竟他算得上李密的心腹之一。虽说秦叔宝、罗士信也受魏公信任,但那不同,毕竟当年张须陀是李密设计杀死,秦、罗、程等人投靠瓦岗,也不过是形势所迫罢了。
但郭孝恪却是主动投靠瓦岗,又与徐世绩关系莫逆,想要让他短时间内投靠杨复生,确实不太可能。不过杨复生也不着急,有的事情,欲速则不达。
郭孝恪与杨复生下棋的时候,自然也是心思复杂。这几日杨复生、秦叔宝等人忙碌着,他虽有所关心,却不知具体情况,他心中诧异,面对阴世师的数万大军,武功县城不过区区五千多人,如何能抵挡隋军?难道他以为他是魏公不成?
郭孝恪心思不在围棋上,胡乱下了几子,登时落了下风,等他明白过来,却发现局势难以扭转了。
“孝恪似乎心思不在棋上。”杨复生淡淡的说道。
郭孝恪忍不住道:“杨将军,如今阴世师大军在外,不知将军有何良策退敌?”
杨复生哈哈笑了起来,道:“孝恪且放宽心,都先生已经制定好了良策,破敌就在今日。”
都鸿轩在一旁道:“主公过誉了,不过区区诡计而已。阴世师毕竟兵多,只也能击退他而已,想要生擒他,恐怕有如登天之难。”
郭孝恪眼睛一翻,看向都鸿轩,道:“哦?不知都先生有何良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