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回到民国当大帅>第250章 进军江南(二)

“学济兄,稀客啊,请坐,请坐,最近在忙什麽啊?”王振宇正准备出门带着二个儿子去亲子游,这也是王振宇的一个特点,无论前线的士兵为了自己浴血奋战到了什么程度,王振宇都不忘抽时间陪陪家人,用他自己的话说,难道老子守在总参谋部里这仗就打赢了?

看着一身便服的王振宇,张学济轻声问道:“大帅您这是要出门吗?”

王振宇哈哈一笑道:“没事,难得你这个革命领袖的特使来我这军阀家一次,有什么说什么吧,我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所以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孙先生那边有什么想法,你直说就是了。”

张学济苦笑一声,把孙文的电报递给了王振宇,王振宇一看眼睛就直了。

孙中山还真是以革命领袖自居的,电文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孙中山希望明确一下双方的关系,他愿意授予王振宇中华革命军军政府副元帅兼陆军总长的位置;如果王振宇接受,那么青年军即刻依次改编为中华革命军第四到第十五军。

第二,孙中山希望划定一下彼此合作作战的区域,或者说是分赃抢地盘。孙中山在电文中十分明确的告诉王振宇,浙江他要了。

第三,他需要军火和资金的支援,而且不是小数,大洋三百万,步枪二万支,机枪五百挺,还有大炮一百门,弹药若干。当然孙中山也提出了回报,那就是接受第一条后,湘鄂桂粤赣五省的军政事务由王振宇自专。王振宇心里气得破口大骂,好你个孙大炮,你凭什么拿我的东西来收买我。

乖乖隆地洞,狮子大开口啊这是,王振宇又好气又好笑,孙中山不是广东人吧,肯定不是,一副东北人的实在样啊,真不拿自己当外人,这援助的要求都够自己再武装一个师了。或者说在孙中山眼里,自己不过是黄兴的得意门生,革命晚辈,属于可以当凯子使的那一种?

事实上,历史上国父就经常玩空手套白狼这一招,而当时也不乏中招之人。可惜这招对于饱受后世红色革命教育的王振宇来说几乎是可以免疫的了。对王振宇而言,比国父更厉害的十年之约他都经历了两回,国父的这点空头支票他自然就更看不上了。

王振宇没有说话,他手指头在书桌上开始轻轻敲动起来。而张学济更不会说话,在安江生活了半年多,他的革命意志也没有刚来时那般坚不可摧了,甚至有了转投国社党参加家乡建设的念头,可惜每每至此他都会想起总理(孙中山)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实在是不敢再做他想。

王振宇可不知道张学济心里的那点小九九,他在盘算着全局了,这个孙文看来也并不真是后人眼里只会喊口号的废物啊,至少人家看出浙江的关键了。只要拿下浙江,孙文为首的革命党人就等于拿下了一个聚宝盆,到时候实力完全可以呈几何增长。浙江的钱,福建的兵,那就等于可以复制历史上广东的钱,广西的兵的模式再来一次北伐了,而外部的支援也不过是从苏联变成日本而已,这可不是王振宇想看到的。

王振宇突然又想起了昨天晚上军情局何健亲自送来的关于福建地区的情报,2月26日,许崇智指挥的闽军,陈炯明指挥的粤军会合李烈钧指挥的赣军会师后,以十一个师约七万人的优势兵力再次进攻福州。这一次李厚基再也罩不住了,他手下在福建本地招募的二个旅毫不犹豫临阵倒戈。而李厚基从北边带来的一个嫡系旅则在一番苦苦挣扎之后全军覆灭,李厚基躲进了马尾的法国领事馆里才算了事。

而在这场持续了近一个半月的福建战事中,闽军和粤军都吃了李厚基的大亏,而且事后也只有许崇智的闽军得到了一点补充(李厚基手下倒戈的两个旅)。陈炯明的粤军是一根毛也没捞到,双方甚至还为了争夺福州兵工厂差点打起来。幸好这个时候孙中山回来了,一番调节之后许崇智拿到了福州兵工厂,陈炯明获得了部分武器弹药方面的补充。这个结果令陈炯明十分不满,他认为孙中山处事不公。

不过这个时候,孙中山顾不上这些烂事,他必须立刻把闽粤赣三军拧成一股然后去打浙江。而这首要的问题就是补充各部枪支弹药的损耗,福建这一个多月打下来,各部普遍都出现了兵比枪多,枪比子弹多的情况。要命的还有整个福建省库早就让李厚基搬空了,这么多军队的饷银都没着落。而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日本让人,他们在护国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之后,按照维持南北分裂对抗的指导思想,决定不再支持南方日益强大的护**了。所以当初为了鼓动孙中山造反许诺的什么军火啊,经费啊,统统都不见了。

回顾历史,孙中山为什么屡屡被人称为孙大炮,这里头日本人的贡献着实不小,孙中山在清末发动的十次起义中,日本人临时放水的记录就不少于三次,这还不算消息莫名其妙走漏的情况。辛亥革命孙中山回国前日本人许诺的援助也是一分没见着,二次革命就更加了,孙中山虽然经常忽悠别人,但是他同样也被日本人忽悠来忽悠去,忽悠到后面终于痛心疾首,洗心革面选择去和苏俄握手了,恩,跑题了。

没了外援,恢复军力靠着福建一省的工业力量又做不到,孙中山不得不拉下脸面来求王振宇支援了。在他看来,目前连夺五省,拿下汉阳兵工厂的小王同学应该还是有能力帮助自己的。当然孙中山这也是在漫天要价,他


状态提示:第250章 进军江南(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