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沈红星来说一百万美元成本拍的片子,那票房能预计多少?他要求不高,只要过《最终幻想》就行了。在原来的时空中,这个《不一样的爸爸》票房并不算高,甚至【不高】到了沈红星基本不知道它票房的地步。所以,这次沈红星也没幻想着把导演换成了他之后,就直接来个什么十亿八亿美元的票房。
沈红星在接到了高原电话汇报票房的时候,他正好在飞回中国的飞机上。回国之后,沈红星先是跟团到了钓鱼台小吃了一顿,然后在终于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之后,开开心心的坐着自己的小飞机回到了云港。
到了云港之后,他并没有急着跑到日本去收购史克威尔。那日本公司反应比较慢,或者说的不那么刻薄一点的话,就是只要是到了那种程度那种规模的公司,就算是一点现金流都没有了,再硬撑个一年半载的都是小意思,所以对方可以说是有充足的时间来讨论对策。
况且,那个《最终幻想》的电影要上映三周才能在美国下线,才能打了史克威尔的脸,才能让一切按照沈红星的意愿来展。所以,现在沈红星就算想急着挥舞钞票买别人的企业都不行。
而且,现在沈红星倒也不是完全没事儿做——之前《红星》在日本已经开始筹备运作了,而中国这边的筹备也要开始了。之前沈红星先让下面的小朋友跟云港市政府打了个招呼,然后在市政府宣传口下面的科协里面挂了个名。这也就是我国管理出版物的方法之一——不管是公家的还是私家的,总要在公家里面找个单位挂靠,这样等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在明面上负责的单位。然后万一以后出了事的话,可以找得到人负责。
红星公司的出版部门,是在科协里面弄了个挂名,这样以后的主办单位就是科协,承办单位就是红星公司,大概上面就是这种意思。除了找个负责的门面之外,还要弄刊号。这也是国内现在办杂志最讨厌的地方之一,因为刊号这个东西相对来说比较难搞到,像是韩喊前世本来想弄个《独唱团》的杂志,结果就是因为弄不到刊号,所以不得不以书号的模式来以书代刊。
说白了,就是不断的弄书号,然后每个月出一本,或者没半个月出一本,挂着羊头卖狗肉而已。甚至,要是狠一点的,也可以把单个的书号做成系列图书!系列图书,那是不管多少本,都可以用一个书号的!这样以来,只用花个几万块钱弄个书号,基本上可以用很久很久。
不过,对于韩喊来说,弄刊号很难,对于沈红星来说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国家关于刊号的规定来说,就是得先找一个厅级或者以上肯给杂志负政治责任的单位。韩喊因为比较喜欢评论实事的原因,肯定是没办法找到别人来帮他挡风挡雨的,但是沈红星没问题。为啥?因为沈红星之前找到的云港市科协,是个地市级别的科协,正好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一般来说,挂在科协底下的话,那就要同时给国家科委还有新闻出版署打报告写申请。不过在打报告写申请之前,还需要用例如书号之类的模式先出个6期左右的【试刊】。虽然这个不是明文规定要必须进行的,但是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也就是用试刊的模式,先行探测下市场,让上面看看杂志的确有一定的行量,不会上市以后就直接死了,那上级的确会给一定的加分。一般来说要求期行量,如消费经济类在2份以上、技术经济类5份以上、学术类1份以上。不过这些数量,那对于沈红星来说,基本上就不能称之为什么问题了。
除了这样比较正规的方法之外,当然也有比较【抄近路】的办法,那就是直接挂在已有刊物的名下,成为一个独立售的副刊。比如,当年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就是这么操作的。不过这么操作的后果,就是每年要交给对方一定的【管理费】。沈红星是比较懒得去给别人多交一份钱,所以根本就没考虑这种借腹生子的花样。
说真的,如果到了沈红星这种在云港市这样一个地级市里面的标志性地位的话,那么要办刊物起来真的说不上难。因为一般人要是办刊物的话,最困难的事情是——相关单位在这方面比较讲究【外松内紧】。也就是看起来好像管理不严格的样子,但是实际上要是跟科协打报告说要申请刊号办个杂志的话,那可能在地市科协就直接被对方找接口给挡回去了。
但是沈红星现在什么地位了?连黄长乐这样的地委的书记,见到了沈红星都是客客气气的,科协怎么还会对沈红星挑鼻子挑眼的?甚至沈红星都没有自己出马,只是让公司里面的小朋友一个电话过去,结果科协的主任就自己巴巴的带人跑过来帮忙干活了……
这些事情交给了下面的小朋友做之后,沈红星则是接了刚来到云港的鸟山明等集英社大神们开始准备拍摄广告片。现在沈红星因为基本上不怎么想着靠红星电视台赚钱,所以红星电视台播过的节目,那都是第二天就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卫星台上面看到,这样以来,沈红星跟各地电视台的关系那是相当的不错。这次既然鸟山明等大神都来了中国,那干嘛不拍个广告之类的来顺便宣传一下未来的杂志呢?
这次来到中国的大神们那可是不少——岸本齐史、尾田荣一郎、车田正美、鸟山明、富坚义博等等日本一流的漫画大神,当然了,还有沈红星在日本重点培养的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