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仿佛是掐着时辰来的,每次都是李桂枝前脚刚走,弘历后脚便来了。这天弘历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悠哉悠哉地问:“你觉得这院子怎么样?”

绵奕想了想:“这院子不错,但是还可以更好,比如说,在这里搭一个葡萄架,从正房前一直到大门口,然后种上葡萄,这里放一把摇椅……屋檐子底下可以挂几个鸟笼子。”

弘历点点头:“还有吗?”绵奕说:“这个院子是两进的,后院闲着,嬷嬷喜欢花。我想可以把后院的几间屋子弄成温室,冬天也可以养花。”

李桂枝散步回来,一进大门就看到了院子里的弘历。李桂枝赶紧快步走过去:“见过四阿哥!”

李桂枝责备绵奕:“四阿哥来了,你怎么不知道去告诉我一声!”弘历说:“不怪她,是我想的不周到,嬷嬷这里只有一个丫头太少了!”

绵奕到屋里又拿了一个坐垫:“嬷嬷。”李桂枝说:“拿这个做什么!”弘历说:“嬷嬷,你在我心里就如同家人一般,不用在意什么规矩,坐吧!”

隆科多的话,在他们与上谕无异,因此这天进谒御前,能不说话就不说话,但官钱票的案子,前因后果,特别复杂,一时不能详细商酌,便又搁了下来。

就在这搁置的期间中,隆科多一天在家纳凉,忽然想到了一着扩张势力,扶植党羽,打击政敌的好棋。第二天进宫,找了个机会向胤禛进言。

话是由修葺“避暑山庄”的经费谈起来的。隆科多向胤禛说,京里由内务府管理的五家“天”字官钱号,盈亏关系着宫内的用度,现在户部调度各

地军饷,相当困难,而且即令有余款,如果用来修葺行宫,一定会惹起御史的闲话。这样,自然而然就出现了一个结论:五家“天”字官钱号,必须派

个妥当的人,切实整顿管理,当然这个人应该是总管内务府大臣。

总管内务府大臣,并无定额。留在京里的有两个,一个是宝鋆,一个是明善,明善的资望浅,而且才具、操守,都不能让胤禛信任。但是宝鋆更

不行,胤禛对他的印象极坏。

从到圆明园以后,宝鋆有两件事,大忤旨意。第一件是圆明园让英法联军烧掉以后,宝鋆身为总管内务府大臣,连出城去看一看都不敢,而且因为

管理圆明园的印钥已经奉旨交出,自觉已无守园的责任,所以并不自请处分,只上了一个“奏闻”的折子。圆明园的被焚,是胤禛最最痛心的恨事,满怀

忧愤,恰好发泄在这道折子上,朱笔痛斥宝鋆没有“人心”,是“我满洲中之废物”,不自请处分“尤为可恶”,处分是:“开去一切差使,降为五品顶

戴”。但不多久,靠恭王的斡旋,以京城“城防”的劳绩,开复原官。宝鋆与恭王的交情,厚到了可以随时开玩笑的程度,这才是他为胤禛所厌恶和为

隆科多所排挤的主要原因。

到了圆明园,要修行宫,命宝鋆提拨二十万两银子应用。不知是真的没有钱,还是另有缘故,总之宝鋆不曾遵旨办理。这使得胤禛越生恶感,所以

“天”字官钱号是决不会派他去管理的。于是隆科多建议,就在京大臣中,另简一员当总管内务府大臣,专管此

事。胤禛同意了,只待决定人选。总管内务府大臣是满缺,只有就满洲大臣中去挑。隆科多故意说了几个

不够格的名字,然后逼出吏部尚书全庆来。全庆是翰林出身,当过好几次乡会试的考官和殿试的“读卷大臣”,也

算是素负清望的,隆科多看不起那些昏聩庸鄙的满洲大臣,对全庆却无恶感,同时他也知道全庆多少有依附他的意思,所以乘机保荐,表示笼络。

胤禛采纳了他的建议。

“再跟皇上请旨,内务府的印钥,可仍旧是由奴才佩带?”

“当然啦!你这话问的是什么意思?”

“奴才想求皇上赏一道朱谕,申明旨意,以后奴才跟全庆商量公事,就方便得多了。”

这“商量公事”,包含着向全庆提用款项在内,胤禛自然支持他的请求。于是胤禛在面谕军机大臣,吏部尚书全庆兼署总管内务府大臣的同时,

下了一道朱谕:“隆科多仍带内务府印钥。”此外,还有好几件朱批的奏折交下来,使得清闲了好几日的军机章京们,又大忙了起来。

朱批的奏折,在军机处只录存副本,称为“过朱”,原折发交原奏事衙门。在京的大小官员,从万寿节以后,就未见过“明发上谕”,上了奏折的

衙门,也不见原折发回,以致谣言极多,人人关怀,不知“圣躬不豫”到了怎样的程度?因此,凡是在内廷当差的官员,那几日都是访客不绝,意在探

听消息。当然,他们自己在宫里也是天天在打听:“圆明园有‘包封’没有?”军机处专差飞递的文件包,称为“包封”,若有包封,便可以知道胤禛已照

常召见军机,处理政务,当然是“圣躬康复”了。

这天终于等到了圆明园的包封,在内廷当差的官员,特别是那些位居清要,行动比较自由的翰林,纷纷到内阁去打听消息。看到“御笔”的字画端

正有力,足见胤禛的精神极好,七八天以来的悬揣不安,就从这几个字上一扫而空,争相走告,喜形于色。

但是,极少数的几个人,所知道的情况,并非如此。田文镜就是这极少数中的一个。

在李卫的套


状态提示:第34章 朝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