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陶连山陶连海当工人这事,最开始闹出来的时候,虽然大家都心生羡慕,但其实还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根本不相信这事。
就算是后面陶连山陶连海相继都去纺织厂报到了,大家每每聊到的时候,他们还是坚定地表示不相信。
毕竟,谁家也没那个闲工夫,真的是镇上的纺织厂去守着,看陶连山陶连海是不是真的去报到了。
便真的是有村里的人说看到他们去纺织厂了,这些不愿相信的人,还是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反驳。
可现在,陶连山陶连海开始往家里拿钱了,当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那些还想坚持说不相信的人,再也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了。
如果不是在厂子里上班,哪里能拿到那么些钱回来?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具体的数额到底是多少,但有人猜说是每个月至少得有十块。
当时那人说十块的时候,可是给大家都镇住了。
而且,大季屯的人还发现了,陶家的人,最近都在穿新衣服,就连家里最小的娃,穿的都是新的。
对现在的人说来,一个家里有人穿新衣服,不算得是多么新鲜的话题,但若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都能穿上新衣服,那可就是相当了不起的事了。
这年代,家里的小孩子都是捡大人的衣服穿。毕竟最小的孩子的衣服,家里其他人也穿不了,等他自己也穿不了的时候,衣服可不就浪费了吗?
而且,陶家的人不但穿新衣服,那些新衣服还都非常好看,跟大家常见的那些新衣服可是相当不一样的。
其中尤其以陶杏儿穿出来的那条白色碎花连衣裙,最得村子里大家的喜欢。
作为村子里见多识广的好几家人,竟然都说压根没在外面看到过那样的款式,还有赵大福的媳妇,还专门去问了陶家的人,那裙子是哪里买的,她在省城的供销社都没看到过。
她那大女儿马上就要嫁到城里去了,赵大福的媳妇,很想做几套好看的衣服给自家的女儿穿,这不就瞧上了陶杏儿的裙子。
结果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才知道,那裙子竟然是出自王芬的手艺。
现在的女人媳妇,就没几个不会自己做衣服的,但大家的手艺,大都是差不多的程度,衣服做出来,针脚厚实,能穿就行。赵大福的媳妇,曾经也是见过王芬的手艺,中规中矩,没什么太深的印象,竟然不知道原来人家还有这么厉害的一手。
于是,赵大福的媳妇就带着布料跟针线,求上门了。
当然,她也不是白让王芬做。
赵大福家是大季屯出了名的富户,名声风评也是一直都非常好,赵大福的媳妇找到王芬之后,就说她给陶杏儿做的裙子太好看了,如果她还能做出点其他的比较独特的款式给她的闺女,她就每一套衣服都给三块钱。
这样的价格,跟供销社那些地方的衣服是比不了了,但放在大季屯那也是妥妥的高价了。
更别说,人家还自带布料跟针线。
只是王芬心中有些发虚,她其实知道,赵大媳妇看上的,其实更多是那裙子的款式,可问题是那都不是她自己的想法,而是云裳的。
云裳早在赵大媳妇找上门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她叮嘱了王芬先别把话说死。
等赵大媳妇离开之后,她先问了问王芬自己的意见,最后两人达成了一致:接了。
说实话,一开始云裳会教王芬做衣服,除开是因为她需要她帮着她给陶杏儿做衣服之外,也是因为她本身的手艺确实还行,,最重要的还是她本人也有些天赋,所以云裳想以后若是能在这条路上发展发展,也是不错的。
自古女人的钱就是最好赚的,衣服就是其中的大头之一。
现在王芬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想法,云裳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云裳除开要帮着陶连文陶杏儿学习知识,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指导王芬做衣服。
当然赵秀也没闲着,她也是会一些基础的,虽然不如王芬,但帮着王芬打打下手,还是绰绰有余的。
对于这件事情,家知道了,都非常支持王芬,陶杏儿平时学习累了,也会帮着打下手;蒋荷花下工回来,也会跟着帮着做一些。
这下,家里的家务活反而就都落在了男人们的身上。
不过,大家对此也毫无怨言,有的时候,陶连山陶连海回来,饭都还没好,两人也不会说什么,如果天色还亮着,两人就去捡点柴火回来;如果天色不早了,两人就会在家里帮着做点家务活。
日子忙忙碌碌的,最后,在家人的积极帮助下,半个月的时间,王芬交出了四套衣服给赵大媳妇。
四套衣服的款式,三套出自云裳的设计,最后一套是云裳让王芬自己想的,不过最后还是经过了她的修改。
便是如此,王芬也已经兴奋得不行了。
四套衣服,赵大媳妇都满意得很,最后给钱的时候,还多给了一块,说是辛苦费。
都在一个大队上,她也是知道的,因为她想要赶在姑娘出嫁之前,所以陶家部的人都在帮着赶工呢。
再说了,这四套衣服,都是她从没见到过的款式,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赵大媳妇多给一块钱了。
王芬收下了那多余的一块,回头就把十三块钱,部上交给了蒋荷花陶家没分家,这些钱,都是给到蒋荷花统一管理的。
蒋荷花拿着钱,心中真是无比感叹,以前家里一年努力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