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烈风霸锦城>第四十三章 秉灯烛夜饮定计

夜虽已黑得更深更沉,石桥客栈却显得颇有生机,沿廊的红挂灯没有减,有微风徐来,灯笼就随风轻摇,伴着从客房里传出的笑声。

店伙计已添来了酒和菜,众人在互敬了几杯后,也都不分主宾,舍了顾忌,你一杯我一盏地开怀敞饮起来。

任回与李特序过年齿,李特为长,任回又以弟礼敬兄,持酒敬饮,又几杯过后,任回问道,“我见兄长和众兄弟们便服出行,这是要去哪里?”

李特道,“哦,是这样,本郡的郡丞大人因为身有顽疾长年不愈,又加之年老体衰,难理政务,因此就休致还乡,大人家在汉中成固,路途远而且多行恶岭险山,郡守大人就遣特率人随行,护着郡丞大人及家眷还乡,我们这已是自成固往回返,因与定的期限还远,就一路游玩着行进,又怕太过招摇惹眼,就都换成便装。”

又端详任回的装束,道,“兄弟来此,想是为了公务吧?”

任回道,“正是。”

于是,就把麹歆被陷一案自开始延展至今一并道出,李特等众人听得俱是讶然不已。

“便是说,那姓杨的捕吏和上官琦如今还困在野人谷里?”李特问。

任回微叹一声,点点头,道,“弟如今进退两难,正于此踌躇。”

“有何两难?不妨说说。”

“野人谷凶恶难猜,如今又丢了日达柯吉这个向导,若想再入谷救人,恐非易事,既然使能入谷中,众寡悬殊,也不成事,如若回县府请兵,这花池山又属武都郡管辖,必要先与武都郡公文交涉,然后才能共办此案,这来回数日,唯恐野人谷中,二人难以支撑,因此陷在两难中。”

李特蹙眉道,“确是两难之事。”

任回轻摇了一下头,又道,“这两难之事还不是我所最忧虑的。”

“那是何事?”

“我最忧虑的,既使将此事禀与了县府大人,大人也未必会派兵来救。”

“这却是为什么?”

“这里羌民势大,若斥之以武,县府大人必定恐汉羌失和,若激起羌民反乱,县府大人吃罪不起,之前在县境内办案,有过数次涉及羌人的案子,衙差查案询到羌地,只见有去不见有回,明知是被羌人害了,却也不敢大动干戈,案子也就不子了之,此后,便没人敢去查羌民的案子了,羌人多是由他们的头人管束,县府所能做的,只能是遣人告知羌民头人该加紧管束了,还要加上一番好言安抚,哄他顺了气才行。”

李特“哼”了一声,道,“国家法度,岂是如此轻践,凡大晋子民,域内百姓,不分汉羌氐,都需遵守国家法度,犯法者均当以国法制裁,法之不行,何以成国?有法不依,患乱必生。”

“理虽如此,衙府大人们却多难遵行啊,他们只求在自己辖境内不生祸乱为宜。”

“愈是如此委曲求安,却是愈安宁不得,这实是在纵养骄横之气,长此下去,必生大乱,如今,国家差役受困于斯而府衙却无能为力,何人还可再为国家效力?”

任回一咬牙,道,“我当亲去见县府大人,说他遣兵来求。”

“兄弟,可否听我一言?”

“兄长请讲。”

“你若回去,说得通倒罢了,说不通,岂不是又搁误了时日?况且,就算说得通,也必要先联络武都郡,才能施救,仍是耽搁日久,不如,你当机立断,先行救人之事,事成后再禀县府,若怕人手不足,你看我这也带有十几人,尽可为兄弟驱使。”

“这可怎能使得?兄长属略阳郡衙,在本郡行公务,当先报禀本郡才是。”

“形势紧急,何顾那些繁琐公衙秩序,同是国家干吏,当效力于国,哪有只效力于郡于县的?”

任回抱拳道,“兄长大义,而且果决勇断,兄之才弟远不能及,我想请兄长主持此事,请兄长勿辞。”

“不,不,这是你西县的公干,当由你来主持。”

“兄长刚才还说当效力国家,非是效力于郡县,这怎地又推辞起来了?弟自知才疏,且身上有伤,恐有心而力不逮,因恳请兄长主持,绝非委蛇客套之辞,弟愿为兄长之佐助。”

“既然兄弟如此说,为兄免为其难了。”

言罢,就沉思不语了,众人都眼睁睁看着李特,也都是不声不响,屋子里一时静得出奇,连灯烛也静得苗头都不微摇一下。

片刻,李特道,“万绪千头总有终始一端,我方才听你说了此事的过程,我想问你,杨捕吏和上官琦来石镇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来寻石通和管账先生,向他们问出刘家村的做案人?还是更要纠察出背后主使,将其系之以法。”

任回道,“我与杨涣在柔凶坞分手时,曾商量过此事,从上官琦所知此案原本只是栽赃来看,刘闵公家的凶案有两个可能,一是,凶犯本为栽赃,半途起意才实施杀人;再是,本就有杀人谋划,只是对上官琦等人做了隐瞒,若是前者,只需追问出在刘家村行凶的人是谁即可,其背后主使可以不究,其实既使追究,县府大人那里也通不过,若属后者,便只能将管账先生拘了,一切归罪于他,县府大人那里也好结案,因他是汉民,不触及羌人,故不会使大人为难。”

“杨涣和上官琦是来问寻行凶人的,为何他们离开石通的店铺,去了花池山了呢?”

“管账先生不石通店中,应在花池山上,而刘家村的行凶人,只有管账先生一人知道,这大概就是石通对他二人讲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秉灯烛夜饮定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