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巴图鲁大汗林丹汗骑着一匹蒙古骏马,立在战旗之下,紧盯着山脚下红黑两股厮杀的人马,已有半个时辰了。
红色是姜让的军队,黑色为林丹汗的蒙古铁骑。
眼下红黑双方已经完全交合在一起,红中有黑,黑中有红,宛如两股巨大的波浪,不断的碰撞,不断的交融,融合之后,转瞬之间又如同冲天巨浪般一左一右的分开,忽高忽低,时进时退,但是不论是哪边高,哪边低,都是在努力的不断继续碰撞,没有丝毫的后退追逐。
林丹汗紧紧的皱了皱眉头,他没有想到李自成一个农民军的军队会如此难缠,他现在有些后悔答应了大明的协议。
不过他也没有办法,皇太极称帝,不仅给了崇祯皇帝无与伦比的压力,更是给了林丹汗无与伦比的压力,毕竟他和皇太极也仇人,毫无缓和的余地。
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
于是驻扎在山西的孙传庭注意到了这一点,并认为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急忙奏鸣崇祯皇帝要与林丹汗联手。
此刻的崇祯内有李自成纵横中原,外有皇太极虎视眈眈京师,早已经六神无主,顿时急忙令孙传庭自行处理,务必短时间内剿灭李自成的老窝。
孙传庭于是亲自去见面林丹汗,二人秘密商谈了好久,最终孙传庭以粮食器物作为交换和林丹汗联盟,山海关处大明誓死抵挡住皇太极的进攻,避免他继续扩大势力。
而林丹汗也要帮助孙传庭攻打陕西,剿灭李自成,同时孙传庭要免费供给林丹汗十万石的粮食和五十万两白银的军饷。
林丹汗见识到李自成的厉害,并不想于他为敌,不过战争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他别无选择,否则一旦皇太极攻下京师,他就更吾容身之地了。
蒙古铁骑纵横草原这么久,战力凶悍,而且得自血脉里的技巧流传,腾挪也是灵活自如,所以骑战上他们从未怕过谁!
可这一次林丹汗看着自己手下这些精锐的蒙古骑士们大声叫啸着,来回纵马驰骋于阵中,泛着寒光的弯刀,飞速凶狠地砍向对方,却没有像以前那样无往不利。
反而是被对面的军队给挡住了。
这一点林丹汗实在不明白,他的蒙古铁骑在战场上来去如风,对面没有出动火器队他便是无敌的存在,没有任何步兵能够抵挡他麾下骑兵的锋芒。
而且这些骑兵机动灵活能够快速的占据有利地形,是可以依靠战马冲击力击垮步兵方阵的。
可和姜让这一战,虽然他占据优势,但是姜让的步兵并没有冲垮阵容,反而是不断的和他纠缠起来,他的蒙古铁骑也开始慢慢有了伤亡。
而令一头大顺榆林总兵姜让身着盔甲,站在城头,冷冷地看着城下两军生死搏杀,嘴角边露出一丝残酷的微笑。
对这样的场景,以前还是大明将军的他就镇守这里,面对蒙古骑兵的冲击早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有点儿麻木了。
虽然现在是大顺将领,但是对付蒙古骑兵这点使命却是没有变,不过唯一有区别的是,以前只能防守,现在却可以反击。
榆林虽然被蒙古人围了七天,但是他姜让是谁?
十数年的边关风霜雨雪战火硝烟,把他的心早已经磨练的如古井般起不了半丝涟漪,而且他城内的粮食很多,军队也没有损伤,足可以守住半个月甚至更久。。。
不过一味的防守可不是他想要的,他现在必须做出点成绩来给李自成看看,即使西安不出兵支援,他自己也能打退蒙古兵。
姜让深谙兵法疲兵之道,足足等了七天才和林丹汗开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蒙古骑兵的确战力极高,而自己必须依靠谋略才能取胜。
毕竟历朝历代,行军打仗,不是完全靠武力才能获胜的,虽然他们在战斗力上没有办法和林丹汗的骑兵相媲美,但是姜让的军队多是他亲手调教的亲兵,再加上投靠李自成以来,以前许多逃跑谋生计的边军也回来了许多,他们穿的铠甲,武器都是从西安作坊生出来的新式精品,他们的军事素养也是不低。
正如现在他们对付蒙古骑兵就是按照以前的经验,他们五人围成一个阵,步兵列陈数列,用长茅和盾墙去抵挡骑兵冲击,而后面还有用远程部队去消耗蒙古骑兵,一旦骑兵速度慢下来,困在步兵阵中,步兵便可将骑兵围攻,可围攻的对象不是人,而是马。
杀人先杀马,没有马的骑兵就少了一半的威胁力。
这正是姜让对付蒙古骑兵总结出来的经验,他们家世居榆林,深谙对付蒙古骑兵之道。
只不过刚刚入春的边关,不是一个厮杀的良节,双方的血拼,导致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充满了血腥的味道,无谓的煞了这没好的风景。
下面的自己的军队虽然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但是对面的蒙古骑兵同样也损失不小,姜让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一丝笑意,这一仗即使付出损失也值了,自己就是要告诉林丹汗,现在已经不是可以靠骑兵肆意妄为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一个年约三十多岁的将军匆匆的从城下跑上城头,看起模样和姜让倒有几分相似,随后他恭敬的说道“大哥,下令鸣金收兵吧!”
来的人正是姜让的二弟,姜瓖。
姜让目光依旧死死看着城下都奋勇厮杀的两军,仿佛没有听到他说的话。
过了一会,他才冷冷地问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二弟?”
姜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