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恐怖悬疑>嗅盐与不倒翁>只有魔鬼才匆匆忙忙

看了那么多占星师,灵媒,心理学家,僧侣等等都说让你放下,可没有人说放下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我来说吧:所谓放下,就是不再想了的意思。

炼金术经典箴言:如果你想让一棵树的枝伸入天堂,那么它的根就必须深入地狱。我们乐观的来运用墨菲定律就是:只要事情存在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事情就一定会好。

“七宗罪最大的问题是它太少了。”

“为了完成创造,人是必不可少的;人本身就是世界的第二个创造者,只有人才把客观的存在提供给世界;如果没有这种客观的存在,世界就不会被听到、被看见、只是在寂静中吃、生殖、死亡、点头、达亿万年,在非存在的最深沉的黑夜之中继续下去,直至尚不可知的终点。人类意识创造了客观存在和意义,人类在伟大的存在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不可缺少的地位。”

80岁的荣格在自传中满怀深情的这段话读起来让我热血沸腾,世界需要人类去创造,我想起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荣格说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人类意识的意义,还有人在这孤寂的宇宙中,在这荒诞的世界中那不可缺少的地位。存在意识的人类的生命在于创造,这样看人类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的创造者和见证者。无尽的黑暗因为意识的光,被点亮了。

历史需要传承,我庆幸自己在研究柏格森,弗洛姆后再深入的去读荣格,因为我认为之前我并没有准备好,就像大学时代的荣格没有读尼采怀着相同的心境一样,我怕我会无法理解荣格。满怀崇敬之心,去思考荣格所说的话,去感受荣格讲述的梦境,意识与潜意识是如何互相共存,集体潜意识的意义,原型的意义,个人的自性化要如何实现。

了解这些是为了回归现实,或者说回归至外部世界。在两个世界中穿梭需要的是勇气与清晰坚定的目标,如果一不小心成为尼采版走钢丝的人,那将被精神世界吞噬,而失去了根。荣格在明晰了自身的根是什么后,一头扎进在他之前无人去探索的集体潜意识,像他所说在和弗洛伊德决裂后,他被孤立了。他对弗洛伊德的尊敬之情在自传中用了一章去表达,同样也表达出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为了保持人格的独立而选择坚持己见,带着批判精神去思考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的“弊端”。弗洛伊德将性教条化又神化了,弗洛伊德要求荣格将其观念视为权威,他视荣格为他的继任者,但荣格对这种神化,权威化感到烦躁与排斥。荣格在随后用谦卑之心表述了,人的心理的无限性,简而言之力比多不是万能的,虽然它是那么的重要。

很多西方学者不喜欢荣格,或者认为他是神秘主义者,而不是坚定的信仰科学。我想那是因为荣格描述的梦境,幻觉,描述的他的经历在他们看来不可想象也不可相信。难道这种偏见不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亲身的体验过吗?就像很多人鄙视占星学一样,没有真正的研究过和体验过那些神秘的交感体验就批判,这是科学的态度么?人倾向于怀疑他们感到恐惧的事物,是源于他们将自己锁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而不愿意去看看空间外的状况。而空间外的未知,也丝毫打动不了他们的好奇心。

“只有魔鬼才会匆匆忙忙。”荣格引用炼金术的箴言。是啊,我们的生活节奏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纪中仿佛乘上了火箭,人类生产了数不清的商品,我们永远消费不完,因为商品永远都在生产,人也可以如商品般的生产。心灵的平静因为内在的被搅动,于是无法平静,突然的变故,总如晴天霹雳集中身心,没有丝毫准备又仿佛已准备多年。被潜意识提醒然后可以预见将会发生的事儿,这体验或者能力到底是好还是坏,我预见了那些会发生的变故,如果这是神秘的交感体验,那么意义是什么?意义是促使人去改变。

所有失去的,总会用一种方式来进行补偿,一阵风,一片云,一段关系,一首诗,一次哭泣,一个糖果,而生活却不能像果冻那样随随便便的吃,然后就化了,然后再吃下一个;没完没了的贪婪,每种也都可以被打上标签;为了自身的快乐或者满足幼稚的想要获取共鸣,不成熟的展露给无法理解的人,却没有意识到羞愧与羞辱。这是知识越多造成的敏感度越强,也越容易不开心。乐观主义有时候是自欺欺人,悲观主义有时候是极度的自卑,当自信的时候又是忘我忘了那条本应该看透的界限,出于各种原因与目的,人格面具便闪闪发光遮盖住了真实人格的阴影。

曼荼罗盛开,曼荼罗凋谢,三位一体需要四位一体来完满。阿尼玛强烈的渴求一种关系,可以让灵魂从冰冷之中恢复一点生机,而阿尼姆斯在另一个人中又处在怎样的状态?一个人可以完满,可以自足,不受时空的永恒背景的制约,可灵魂深处的秘密,深处的那爱的光,找不见可以被唤醒然后照亮黑暗的契机;于是需要自我去设置不同的背景板,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背景板,而对自己也在尝试变换。记忆迷宫将童年的毛线带到了成年,可怖的人脸,黑狗,黑蛇,子弹,被击中死去看见自己的灵魂飞出身体然后获得了异常的平静与安宁,在梦中的体验预示了即将到来的灵魂被现实击碎的事件。没人在乎经历的那些时光,那些流逝的爱意,快乐,无畏的奋不顾身,将自我奉上至餐盘,直到被吃干,直到灵魂碎成粉末,再在黑潮中用仅剩的一


状态提示:只有魔鬼才匆匆忙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