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我爹是袁绍>第一百八十一章 王气

离了下曲阳,两曰之后,袁买带着人马抵达了并州的治所晋阳。

新刺史到任,晋阳的地方官吏,门阀士族的头面人物全部出城迎接,百姓们也夹道欢迎,晋阳城外人头攒动,驿道两旁的人头一直绵延了四五里路。

袁买骑在马上,面带微笑,向道路两旁的官吏百姓频频抱拳致意,带着人马进了晋阳城,直奔高干留下的“刺史府”。

晋阳是当世名邑大城,有人口十四万,自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座落在三晋大地,距今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在战国时期,先后做过晋国、赵国的都城,秦灭六国之后作为太原郡的治所,刘邦建汉后,又成为了并州的治所,一直是北方重镇,地位不在邺城之下。

袁买进城之后,顾不得休息,吩咐张辽、赵云去接掌晋阳城的驻兵,重新整编部队,让田豫暂时负责地方政事。刺史府则交给吕玲绮和赵芷来打理安排,聘用丫鬟,整理房屋,等收拾干净了,再南下河内把家眷接过来,以后就把晋阳当做自己的老巢了。

与河内相比,晋阳的地理优势明显,南有壶关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北有长城横亘草原,雁门关天险难以逾越。晋阳城历经多年修建,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比起处在黄河边上,很容易就会遭受攻击的河内治所温县来说,简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晋阳地处并州中央,土地肥沃,广有良田,居民众多。作为并州的军事政治中心,晋阳北可通雁门、云中;东可达冀州的魏郡、赵国;向南则是上党、西河;驿道四通八达,大道坦途。宽广的汾河从城下穿过,直通下游的黄河,可以在水面泛舟,直抵下方的西河、平阳、河东三郡,水陆交通便利,运输便利。

“好地方,果真是成就霸业的摇篮!”站在晋阳城头,望着这座历史名城的风采,袁买不由得感慨一句。

只见城外田野里的百姓已经开始了春耕,牛耕人犁,一幅忙碌的景象,想来到了秋天一定会是黄澄澄的一片。驿道两旁的树木已经长出了绿色的嫩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

城内房舍俨然,店铺鳞次栉比,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百姓们的脸上大多挂着笑容,一派繁华的景象,在这乱世之中,尤为难得。

“想当年,唐高祖李渊从太原起兵,建立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奠定了汉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今番,我既然有机会入主这座天下名都,也要做一番轰轰烈烈,不输李渊的霸业!将名字镌刻在史书上,方不枉穿越这一回!”

凝视不远处波澜不惊,水流清澈的汾河,袁买心潮澎湃,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很有赋诗一曲的冲动,可惜搜肠刮肚一番,也没有想到符合这个意境的诗词,只得作罢。

袁买手里一下子有了一州之地,本来充裕的人才忽然又觉得不够用了。当务之急,需要先把河内、平阳两地的幕僚和武将抽调大部分到并州来任职,再分配到地方,管理政务。

手中的地盘从两个郡增加了太原、上党、乐平、新兴、雁门、云中六个郡,治下的百姓也从河内、平阳两地的四十多万,增加到了一百七十万人,需要重新布置兵力,保证各郡的安危,护卫治下子民的安全。

各种繁琐的事情扑面而来,袁买一时安排不过来,头痛不已。修书一封,遣人送到河内,招军师田丰前来共商政事,安排各郡的政事和军务。

四天之后,田丰带着三百名护卫,快马加鞭来到了晋阳。

夕阳西下,策马远眺晋阳,只见从城池坐北朝南,宛如一座龙椅;汾河从城池脚下蜿蜒向南,河面洒满了朝霞,酷似一条玉带,远远看去,竟然颇有王者之气。

田丰略懂风水占卜之术,策马远眺晋阳的美景,嘴里喃喃自语:“想不到晋阳竟然出现了王气,看来袁显雍很有成就霸业的希望呐!或许,袁家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代替刘家成为天下第一大族!”

看过风水之后,田丰心里更加笃定了为袁买效力的念头。这个年轻人,从初出茅庐时的青涩鲁莽,已经逐步的有了领袖风采,一举一动,张弛有度,像个成大事之人,跟着他混,肯定不会有错!

田丰进了晋阳城,见过升任了州刺史的袁买,少不了一番寒暄。闲话之后,便直奔主题,共商整个并州的政事任命,以及军事部署。商议了一整天后,两人终于定下了方案。

将晋阳作为治所后,河内的地位随之下降,已经不需要再把重兵屯驻在河内,只留下部分人马驻守即可。因此袁买任命田畴担任河内太守,主持河内的政务,高顺督率八千人马屯驻河内,和对岸的曹军对峙。

两人一个主持政事,一个掌管军事,各司其职。孟津的徐盛因为要打造水师,继续留在原地坐镇,打造船只,曰夜艹练水上战法。剩下的一万两千人马,则由郝昭和牵招统率,挥军进入太原,再等候调遣。

晋阳周围的驻兵只有一万五千人,而且还需要向各郡调遣,仅仅从河内抽调一万两千人,还不够布置防御。

因此袁买又向平阳传檄,命令王凌带领四千人前来太原听候差遣,留下七千人镇守平阳足够。太守之职仍旧由沮鹄担任,麴义掌控军事,一文一武搭档,避免出现拥兵自重的局面。

不几曰,河内与平阳的人马均抵达了晋阳,诸位将领一起来拜见袁买。

寒暄过后,袁买又给手下的武将幕僚们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一章 王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