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朕是古来今来最特别的一位帝王。朕在有了年号、登基的时候,朕还没有出生。嗯,不是说朕那时候在母后的肚子里,而是……
朕是在父王和母后成婚两年后来到这世上的,那时候已经到了景瑞六年,就是说朕已经在位六年了。听说朕的祖母太皇太后为盼着朕的早日投生,在父王和母妃完婚后,日日去奉先殿,到皇祖父的灵牌前上香,风雨无阻。多亏了朕的曾祖母、摄政王太后拿得准主意,才使得朕的父王和母妃得以安静地等待朕的驾临。
朕的祖母是太皇太后,曾祖母是摄政王太后,对呀,朕没有说错。
你们没听明白?
朕说的很清楚,一点儿也没有混乱之处。
那是你们这些凡人的孤陋寡闻,你们不知道朕之生父生母的缘故。
唉,其实朕自己也觉得有点儿乱的。
尤其是小时候。
林太傅给朕讲解亲戚关系,朕也是很久才弄明白的。为什么朕会有两位祖父,而没有外祖父。
摄政王贾赦是朕血亲上的祖父,摄政王太后贾史氏是朕的曾祖母。噢,对了,朕在贾家的族谱上还有一个名字是贾葳。
可是朕在天下人的面前、在朝堂的名字是徒明,那是皇祖父临终前取的。朕这个名字随了母亲瑶光公主的姓,朕继承的是母亲瑶光公主之父皇的皇位。
这回你们懂了吧!
简单来说就是外孙过继回去继承外家的皇位。
还不对,朕的身份从来就没有过继的说法,就是以瑶光公主亲子的身份登基的。
林太傅给朕讲解这些旧事的时候,讲了许多种的皇位继承方式,有立嫡立长立贤,有兄终弟及,还有小宗过继承继大宗,尤其着重讲了定陶王(汉哀帝)、宋朝濮王(宋英宗)、还有明世宗朱厚熜。
可朕这皇位的继承,嘿嘿,与他们谁都不一样。
朕还与林太傅讨论过这些继承方式的优缺点,最后林太傅和朕达成了一致,嫡长继承制为最好,简单明了,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但要是嫡长子不成器呢?
要是嫡长子太小,做父皇的就驾崩了呢?
可无论哪一种,对把皇位交与朕的皇祖父来说,都比朕要好。
朕想到这点,沮丧了好久的。连贾蕤邀请朕偷偷出宫去文定侯府,偷偷观礼林府唯一的仙女姑姑出嫁,朕都提不起兴致去。
朕很喜欢林太傅家的仙女姑姑,这事儿只有朕的曾祖母知道。为此曾祖母还编出来一个故事,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为美人放弃江山?当朕小就好骗么——有了江山,朕要什么样的美人没有!
为了美人放弃了江山,最后怎么能守得住美人的!
唉,曾祖母老了,她讲的故事一看就是骗小孩子的。朕为了哄她高兴,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弟贾蕤。贾蕤真傻,居然是只要美人!
唉,有这样的傻弟弟,亏得有朕做他亲哥哥,以后能罩着他一辈子的。
(二)
朕是在东宫出生的。朕出生以后,关于朕该住在哪里的问题,听说当时在朝堂上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圣人嘛,自然要住在乾清宫了。历来都是这样的。可说话的人都忘记了,历来那些人、朕的父祖前辈,都是大了以后才去住乾清宫的。
而朕的祖父摄政王力排众议,宣称朕在离不开曾祖母保护的时候,就住在东宫。
看朕的祖父厉害吧!
——朝堂上所有的大臣对上祖父,就没几个人赢过,这是朕亲眼看到的。
但祖父他既打不过朕的父王,也打不过朕的曾祖母。所以说武功高强与否,是与年龄无关的。
在朕十二岁那年,朕能够在父王的手底下,过了三个照面的时候,曾祖母把朕交给皇祖母照料,她老人家回了荣国公府。
不久以后,父王和母妃也带着弟弟妹妹,搬去公主府了。
偌大的一个皇宫,只剩了朕与皇祖母俩个人。
朕睡在空荡荡的乾清宫里,心里想的都是住在东宫时候的事情。在东宫里有曾祖母、有父王、有母妃,有弟弟妹妹,每天吃饭的时候都热热闹闹的。还有祖父也偶尔会在东宫留宿。
皇祖母说那是家的感觉。
朕非常后悔,要是知道曾祖母会离开,朕绝对会在父王跟前藏起来一点儿的。
朕不想住乾清宫,朕要回家,要住东宫。可母妃板起脸好可怕,这话只能与父王说。朕在父王跟前磨了一整天,终于哭得父王点头。母妃在搬回公主府的第三天,又带着弟弟妹妹搬回了东宫。
朝臣弹劾父王的奏折,用曾祖母的话来说,摞起来比父王高。
父王在朝堂上只笑着对御史说:“我这个亲王只陪着儿子住,你们还嫌事多……”
父王尚未说完的话,在祖父的镇压下,没有说出来,但他后来也没有说给朕知道……
唉!
是真想知道父王没说出来的是什么话呢。
(三)
那以后就是祖父和林太傅一武一文来教导朕了。
祖父教给朕的是行军领兵之道,这与父王教导朕的武功是不同的。但是朕与祖父探讨,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兵法都没有用武之地。
朕与祖父在沙盘上演习攻防。当朕把曾祖母做的火器、火炮派上足够的数量后,祖父所有的防守,都如纸张一样地单薄了。
那一瞬间,祖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曾祖母的那些火器、火炮的厉害,祖父是见识过的。对朕来说,唯一困难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