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轮回之帝国的历史>第三百五十二章 农部

其实某人始终认为,起自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之中,没有单独设立一个“农部”是个非常大的缺陷。因为在这个中古时代,从根本上讲,整个社会经济仍是以农业为主。而此时的农业生产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工具上,亦或是其它外部条件上,均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比如轮种、套种等田间技术的推广;农具上的某些改进;更多水利设施的兴修;还有就是由朝廷来推广某些新的农作物,等等。这些事情实际上都不需要后世的农业技术,却仍能够让整个社会的农业产量有一个相当大的提高。

当然,说历代的官制中,就没有与“农”相关的官员也肯定是不对的。比如在“二十四司”当中,工部之下就有“屯田”;此外,朝廷中还有一个司农寺。

“屯田郎中”所掌的,自然是朝廷在边境地区的屯田事宜。

至于“司农寺”,它源自于汉初的“治粟内史”,在汉武帝时期又被称为“大司农”,后来也称为“司农卿”。历代所赋予他的职责,简单地说,就是负责掌管朝廷征收来的粮食储藏、调用划拨,以及天下在籍的田地等。

由于与户部下属的“仓部”在职责上有重叠,所以到了南宋,这个“司农寺”基本上被废。

如果简单地来概括,宋代和之前历代所存在的问题,就是他们所设农事上的官员,更偏重于征收上来的粮食储存和调用环节上;而对于具体的农业生产环节,则相对来说一直比较忽视。

在王祯之前,中国历史上也有其它的农书,比如西汉时期的农学家汜胜之所著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书《汜胜之书》,以及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只不过像这样的书,过去的士大夫们多数是不屑一顾的;真正想知道它们内容的农民,却又基本上不识字。因此,这些书既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千百年来农民们在生产中所依仗的,主要是一些世代相传的经验,一直缺乏有人来对他们进行更系统性地指导。

另外就是,在组织百姓兴建水利设施上,历代朝廷同样做得很少。

我们从后世的历史书上也能够看到,真正能列在书本上的,也就是都江堰等寥寥的数个。

过去所讲的“治水”,比如“工部”下面的“水部”,它所主要关注的,一是黄河等的泛滥之事,其次就是漕运的水道是否畅通。与农业相关的水利虽然也有,相对就差多了。

也只有在宋代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曾把常平、农田水利等新法,交给了司农寺来推行。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某人当然还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大规模人口增长,都是与新作物引进相关的。

宋代的人口由隋唐高峰时期的六千余万增至近一亿,就不能说和引进、推广占城稻的种植毫无关系。

清代的人口能稳定地增长到一亿以上、直至二十世纪初的四亿,这里面除了对江南地区更多的开,从明代开始传入的更高产的番薯、马铃薯等作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正是鉴于上述这些看法,因此在某人的心目中,所谓的“农部”是一定要设立的。他过去之所以没有着手,主要就是因为没有相关的人才,直到他见到了王祯。

王祯的与众不同,是他不仅学习、研究农业生产技术,收集、整理、改进农具,并编写成书,并且他还把这些知识传授给百姓,指导他们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这在士大夫中间就实在是太少了。

在某人“生来俱有”的记忆中,历史上的王祯于旌德、永丰两地为官期间,主要作为是修路、造桥、办学;特别突出的,则是在农业的事情上。

而像修路、造桥这样的事,如今已经划给了工部下属的“道路修筑司”;办学也有教部来统一规划。因此他认为,如今应当是让王祯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最能挥他才华的地方、即农业上来的时候了。而且还不应让他局限于一县、一郡,理当给他更大的舞台,让他的做法能推行到各地。这对大宋战乱之后的农业生产恢复将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为在这个以农业为主的时代,所谓的战乱之后恢复经济,当其冲就是农业;何况它关乎天下人的吃饭问题。

虽然按历朝历代传统的做法,战乱之后的休养生息,总体方针应该是轻徭薄赋、无为而治。可在某人看来,朝廷在此期间还是应当有所而为的。这个“为”,就是可以对百姓的农业生产进行一些指导或引导。

事实上,恰恰是出于年龄、资历等方面的考虑,也是为了照顾行朝众人可能的感受,所以他才在王祯农部尚书一职的前面,加了个“权”字,同时又给了王祯农事院的选择。

只不过他的这个行为还是把王祯给打懵了。因为王祯怎么也没想到,仅仅是数年之间,自己就从一个没有任何名气、毫不起眼的被俘官员又成为县令,然后直接成为朝廷的尚书重臣;虽然这个尚书的前面还有个“权”字。其中的际遇实在是令人有点匪夷所思。

但某人却根本不管他的感受如何,仍接着说道:

“农为天下之本的道理,其实许多人都知道。然而真正能致力于其中者,却始终寥寥。在这点上,王爱卿你实为士大夫中的佼佼者。”

王祯露出些许尴尬之色。

“陛下谬赞了,臣也仅是在尽为官之责。”

某人摆了摆手。

“致力于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二章 农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