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官话>第976章 奇异风俗
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睡,还得敬酒呢!不然就失礼了!

白马藏族年轻人的敬酒到郭占山那里就打住了。看来,宋伯仁他们是见惯了这种场面,早就安排好的。

终于轮到陈观敬酒了,他本来想按照明水县规矩,见人敬12个酒呢,后来想想宋伯仁他们喝酒都实在的很,喝多了,明天的正事就要受影响,就也按照陇南规矩,让把宋伯仁他们的酒杯倒满,一起敬了个酒。

郭占山有样学样,照着陈观的样子,给每人敬了个酒。

等郭占山敬完,就不再喝酒了,开始吃饭。

吃着饭,宋伯仁就象陈观介绍说,陇南这地方不光是山美水美,风俗也美。文曲县的白马藏族,抓哟生活在文曲县东南白马江沿岸的深山里,过去游猎为生。和西藏、青海的藏族不同,他们没有文字,语言也和藏语不一样,应该是属于藏语中的一种方言。而且,白马藏族不信藏传佛教,他们崇拜的是神灵和自然崇拜。象日月山水、风雨雷电以及动植物,都是他们的崇拜对象。白马藏族崇拜的最大的神是始祖神盘瓠爷、太阳神和五谷神,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池哥昼”祭祀活动。“池哥”就是山神,“昼”是舞,也就是山神舞。白马藏族还有个特点是族内通婚,不与外族通婚,保证族群血统的纯正性。有学者研究后认为,白马藏族实际上不是藏族,而是和羌族并称的氐人,就是历史上建立过前秦政权的苻坚那一族的氐人。古代典籍上称他们为“白马氐”。

说到这里的时候,宋伯仁笑着对陈观说:“小陈,你可别做找个白马藏族姑娘做老婆的美梦,她们不与外族人通婚的!”

陈观哈哈大笑,说宋市长真会开玩笑!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了。要是宋伯仁知道陈观是中原省公安厅副厅长兼古都市公安局局长,堂堂二级警监,赫赫有名的公安部一级英模,恐怕他马上就会向上级报告,要求省公安厅派一个副厅长赶来陪同的,更不会拿着陈观打趣儿,给他随便开玩笑了。

那种情况是陈观不想看到的!

宋伯仁又说,不光是文曲县的白马藏族特色鲜明,与文曲县相邻的康县也很有特色。什么特色呢?那就是康县南部九个乡镇民间实行的是“女娶男”的婚假制度。生个男孩,养大了得嫁出去;生个女孩,养大了,可以娶个男的,传宗接代,以女性血统为主。而且,男的嫁到女家后,首先得改姓,姓女方的姓,还得让女家重新给起名,生孩子也是姓女方的姓。男的嫁到女方家,过去是不干活的,家里的一切都有女的说了算。因此,这地方的人家,生男孩默不作声,生女孩则要大摆筵席庆祝。

陈观听的好奇,问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啊?

宋伯仁说,这不是少数民族,而是汉族。

陈观觉得奇怪,就问这些汉族穿着打扮有没有什么特点?

宋伯仁想了想,说那里的男人穿着打扮上,都是缠头、束腰、绑裹腿,很精干的。而且,那地方还有个特点,就是不信鬼神不信佛,九个乡,那么大的面积,连一座庙都没有。

陈观脑子就翻腾开了,觉得这确实是奇怪,不信鬼神不信佛,女娶男,还不是少数民族,这真的是奇了怪了。

想了一会儿,陈观就说:“这个事情过去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一带毗邻四川、汉中,过去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骚客们游历之地。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几乎都在这里打过仗。远的不说了,从元代开始,忽必烈的部队在这里打过攻坚战,明朝时明军伐蜀在这里打过攻坚战,明末李自成起义也在这里打过硬仗,清军追击太平军残部也在这里打过仗。如果过去有这种风俗的话,史书肯定会有记载。而且,这种风俗还是发生在汉族身上,这说明个问题,那就是这种风俗是清军追击太平军残部以后才出现的风俗。当年,太平军残部一路去了云南,一路逃进了秦巴山脉,追击的清军在深山老林里搜寻的时间很长,却一无所获。联系到这里的男人衣着特点是缠头、束腰、绑裹腿,我推测,他们是当年逃进秦巴山脉的太平军后裔。很可能啊,当年太平军残部逃进秦巴山后,面对清军的残酷清缴,采取化整为零办法,伪装山民,倒插门和当地山民女子结婚。这些山民女子成了太平军将士的恩人,为了感激,也因为太平军本身就崇尚男女平等,这才有了女娶男的特殊婚俗。”

宋伯仁和苏明华、楚谋善、童溟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饭都不吃了,眼睛看着陈观,询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连郭云都聚精会神地在听陈观讲,一双眼睛流光溢彩,或者是含情脉脉,盯着陈观的眼。

幸亏郭占山喝多了,顾不上管自己的宝贝闺女了。不然的话,郭占山肯定会提醒闺女注意影响的。

陈观接着解释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平军不信鬼神不信佛,信的是上帝。第二,太平军崇尚男女平等,女的也可以做将军、做丞相,上战场时,太平军女营也是劲旅。第三呢,缠头、束腰、绑裹腿,正是太平军将士的装束。缠头是行军打仗方便,也是为了保护头部;束腰,那是为了挂武器;绑裹腿是行动方便。过去我们的红军、八路军都绑裹腿的。宋市长,你们不妨从这个角度组织学者们仔细调查研究一下,看有没有新发现!”

宋伯仁感叹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陈啊,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


状态提示:第976章 奇异风俗--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