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李将军。”月夕微笑道,“这鹤翼阵本需千人以上,方可布阵。你这样微微改动,以三十多人对敌,真是不错。”
李牧顿时眼睛一亮:“姑娘果然是行家。难怪两招便瞧出了这阵法的破绽,在下佩服。”他直承败局,坦坦荡荡,没有一丝不豫之色,年纪虽轻,器量却极其恢宏。
月夕点了点头,问道:“李将军,我小师兄出了什么回事?”
她先问李牧,吕盈在一旁急着道:“月夕姑娘,靳大哥是上党郡前郡守靳蘣的独子。”
月夕微微一愣,半晌才轻笑道:“原来小师兄竟大有来历,怎么从来未听师父提过。”
“姑娘,靳韦确是靳郡守之子,”李牧也道,“自野王降秦后,上党郡被围,靳郡守上书韩王,通禀军情。韩王于是派了冯亭来接任郡守一职,并教冯亭割让上党给秦国,以保新郑都城平安。”
“韩王果然很识时务。”月夕不禁笑道,“上党危在旦夕。与其死守,不如舍小保大,献了上党给秦国,也好保韩国一时平安。”
她话语里讥讽韩王,李牧却也不以为忤:“正是如此。可冯亭来了上党之后,却抓了靳郡守一家。”
“他与我小师兄一家有仇么?”月夕奇道。
“从未听过两人有过私怨。”李牧摇头道,“我受靳郡守知遇之恩,靳韦出事前叫我送吕姑娘出城,此乃我份所当为。只是李牧仍须驻守上党,抵御秦兵。以后的事情……”
他注视着月夕:“还是交托给姑娘了。”这话里的意思,分明是说他只帮到此处,再不多管闲事了。
月夕闻言,又抬眼瞧了吕盈一眼,沉吟了片晌,才对李牧笑道:“靳蘣只让你做了兵尉,识才不明,得才不用,算什么知遇之恩?”
李牧爽朗一笑:“若无靳郡守,李牧也不过是一个城楼小兵……”
月夕又打量了他几眼,才默默点了点头。李牧拱手道:“今日姑娘破我鹤翼阵,李某佩服。来日有机会,再向姑娘请教。”说完,一拱手便出了门去。
这人行事实在是干净利落,言语又坦荡,三言两语便将事情交待的清清楚楚,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月夕心中暗暗赞许,见他出了门去,这才转过身来,笑望着吕盈:“吕盈,其余的事情,你来说。”
“月夕姑娘,李将军将事情始末都说了,还有什么要说的?”吕盈目中泪光闪烁,“只求姑娘救靳大哥一命。”
“无端端的,冯亭为什么抓小师兄?李牧为人豪义,既然愿意护送你出城,怎又会对小师兄一家之事袖手旁观?定然是小师兄他们做了有亏道义的事情。李牧是韩将,身在其位,不方便同我这样的外人多说。可你定能同我说清楚始末……”月夕冷笑道。
“月夕姑娘,我真的什么都不晓得。”吕盈哀声道,“事发前两日,我正在……正在……靳大哥房里。只见到冯亭闯了进来,又同靳大哥和靳郡守说什么邯郸、平原君什么的,然后争执了一番,又怒气冲冲地走了。”
“靳大哥第二日便叫靳南将我送到李将军处,请他派人将我送回大梁。我不愿意回去,李将军勉强不了我,只好让我在此处暂住。”
“邯郸?平原君?”月夕愈发惊奇,“小师兄同赵国怎么又有牵扯?”
吕盈跪在地上,一声不吭,只是摇头。
“小师兄将我太一门的盒子都给了你,定是和你说了不少我们从前的事情。你自然晓得他是被师父逐出了师门。他与我也没什么干系,我本也无谓去救他……”月夕将头一抬,斜斜地靠在了墙壁上,微微推开了窗户,察看着外面的天色。
吕盈伸手抓住了月夕的裙子,哑声道:“月夕姑娘,求你救救靳大哥。”
“那便要瞧你说不说实话了?”月夕笑道。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屋内没有烛火,更是漆黑。月夕推开窗户,一道昏暗的光线照在了吕盈的脸上,照见她眉头紧蹙,双手紧紧揪在胸口。她胸口不住地起伏,又抬头看月夕的神情,月夕却只是笑望着窗外。
“其实……其实……那日姑娘在洛邑离开后。靳大哥的船便调头去了邯郸……”
“他去邯郸做什么?”月夕想起那日靳韦的船确实在洛邑掉头东去,原来是去了邯郸。
“他进了赵王宫,见了赵王。夜里还去了平原君府,可谈了什么我却不知道,”吕盈泪痕满面,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她直起身抓住了月夕,“那日冯亭还说了一句,说他好不容易去魏国请了救兵,结果却被靳大哥出卖给了赵国。可我不晓得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若冯亭去魏国请救兵,自然是不想遵从韩王的命令,坐以待毙,仍想与秦军一搏。莫非靳韦也去了赵国求救,若是如此,冯亭求之不得,为何要捉了靳韦一家?
靳韦绝不仅仅是去求救兵。他做的事情定然是事关上党利害,而且有损道义,才叫冯亭进退维谷,以至于断然反目。
“出卖,出卖……”她喃喃念着,突然脑内灵光一闪,秀目一睁,惊呼道,“莫非小师兄同靳蘣合谋,将上党送给了赵国?”
这样倒是可以有几分说的通。冯亭本来已经违抗韩王旨意,若再弄得一郡二主,引发韩赵秦三国争端,那他便是九死难赎。
只是这上党如今是块烫手的山芋,赵国若纳了上党,便是火中取栗,秦国岂肯善罢甘休,赵国君臣又岂能如此糊涂?
可若非如此,则更无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