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回宫便直接赶到奉宸苑,正殿中自尽身亡的侍卫早已经被暗卫移走,殿内也被宫人们仔仔细细的清洗过,清香袭人的玉檀香驱散了室内先前的阴沉晦暗,然而却并未给冷面肃颜的雍正带来一丝满意及愉悦。

高无庸小心的观察着皇上的神情,见皇上虽然面上不露声色,然而深邃的眼眸中却极快的闪过一抹心烦及厌恶。高无庸又见皇上虽然赶了半天路,此时定然十分疲倦,然而却依然负手而立,便知皇上定是由于之前发生的事,连带着厌恶正殿内的一切。高无庸知情识趣,连忙亲自到侧殿中给雍正搬来了一把舒适的椅子,雍正却是摆了摆手,并没有坐下,反而吩咐在奉宸苑留守的暗卫将今日清晨所发生的事详细的回禀一遍。

随着暗卫的回禀,雍正虽然依旧面无表情,然而眼中的憎恶和恨意却是愈加强烈。离开正殿之时,雍正回身默默凝视了一会儿这个承载了自己与暮朝许多欢笑和泪水的地方,终是低声一叹,转身离去。

雍正下旨暂时将奉宸苑封锁,并派来侍卫严加看守,不许任何闲杂人等出入奉宸苑。之后,便带着侍从们往养心殿去了。

养心殿中,雍正耐心的批着折子,摒除杂念的处理着政务。今日的政务并不算多,然而却有一件让雍正心烦的事。川陕总督岳钟琪揭发湖南文人曾静欲拉拢其反清,并指曾静写有许多反清的诗词,对朝廷十分不敬,且与天地会、白莲教暗中有所勾结,图谋不轨,欲行谋反之事,实乃朝廷心腹大患。

雍正一向厌恶以文字暗中辱骂朝廷的迂腐文人,更加对他们拉拢他人谋反,煽动蛊惑无知百姓十分憎恶。原本雍正并不愿意在盛世太平之时大兴文字狱,破坏百姓近两年来对清廷逐渐转好的印象,然而对岳钟琪提到的曾静此人却是十分不喜。

雍正当年曾经详细的审问过挟持福惠的凶徒张熙,却不想那张熙倒是有几分骨气,直至死亡前一刻仍在大骂清廷,令雍正憎恶不已。虽然张熙被捕后并未多招出一个有用的字,然而雍正却是记得他曾经向暮朝提起过他的师父曾静。

雍正事后曾派出暗卫详细调查了曾静此人,知晓他对朝廷有些不满之意。雍正虽然厌恶此人,但却也知道他并未犯有什么大错,也便将其放在一旁不去理会。却不曾想此次曾静竟然胆敢拉拢封疆大吏欲行谋反之事,并且暗通天地会及白莲教,如此狼子野心、其罪当诛!

雍正越看越是火大,连带着因奉宸苑之事尚未宣泄而出的怒火一起激得雍正眼眶发红,目露杀意。雍正提起朱笔,便要在折子上写下批示,然而刚写了两个字,却是生生顿住,默然片刻,终是将朱笔一扔,回身到平日休息的内室里取出一个造型奇特的盒子来,正是暮朝当年所赠的时间胶囊。

雍正熟练的将时间胶囊打开,却并未去拿那几本书籍,而是取出了几页字迹有些凌乱的手稿,小心的反到最后一页,见到那熟悉的字迹以及最后突兀的停顿,雍正低声一叹,凝视着最后一句尚未写完的语句默默出神。

这几页手稿恰是暮朝以胤禩的身份留给雍正最后的手稿。雍正自从暮朝离开后便多次将这些手稿拿在手中细细详读,如今手稿上面的每一个字雍正都耳熟能详,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在与暮朝重逢前,每次雍正看着被自己珍而重之的手稿,读着这些一字一句完全针对自己的脾气秉性而写的谏言,心中都会溢满酸楚和怀念,也在不知不觉间按照暮朝的期望改变了些许自己处事的方法。

例如改革密折制度,避免偏听偏信;盛怒之时不做决断,杀人连坐三思而行。这些变化也使朝臣及百姓们改变了以往心中雍正残暴多疑的印象,新政的推行也渐渐顺利起来。

雍正伸手轻轻抚了抚手稿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尘,又摩挲了一会儿最后几个字以及由于自己打断而落下的突兀而浓重的墨痕,想到暮朝离开的两年中自己的伤心绝望,又想起如今佳人已经回到自己身旁,并即将生下自己的血脉骨肉,便是有些惹人心烦、令人生气的事情,自己也不该发这么大的脾气,更加险些失了处理政事的分寸,平白惹佳人担心忧虑。

高无庸惊讶的发现原本盛怒之中的皇上竟然对着这些手稿再次平息了怒火,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想到那个俊逸儒雅、才华出众但却命运坎坷、已经逝去的人,也不禁叹息起来。

雍正又看了片刻,便将这些手稿仔细收好,重新在奏折上写下批示,下令详查此事,重点查清天地会及白莲教的动向,但不可以文字为由牵连伤及无辜。

雍正处理好政务,刚喝了几口碧螺春,便听见宫人回禀坤宁宫的宫女玥茹在养心殿外求见皇上。雍正示意宫人们传玥茹进殿回话。却不想那玥茹一进养心殿便俯身跪拜,颤抖着身子不敢起身。

雍正疑惑的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你如此惊慌?”

玥茹却是颤抖着声音答道:“回皇上的话,皇后娘娘这几日身子便有些不太爽快,经常觉得疲倦困乏,今日一早听闻奉宸苑之事便急怒攻心,如今已经病卧在床、起不了身了。”

雍正听闻皇后生病,也皱起了眉,关切的问道:“皇后病倒,可有请御医前去诊脉?这几日都是哪位御医前去为皇后请的平安脉?怎么没有及时为皇后调理身子?既然皇后身体不虞,你们又为何直到今日才向朕回禀?若是拖延耽误了皇后的病


状态提示:第75章 破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