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昡在临时安置的书房见了女儿。
他遣退了侍人,表情显得凝重,叹了口气,才道:“这事本应该早告诉你,但前期一直打仗,恐怕乱了你心绪,所以……现在,大的仗应该没有了,这封信也该给你了。”
他从书案上拿起一封信函,“这是你母亲——姑且称之为你母亲吧,给你留下的信。”
萧琰神色惊讶,“母亲给我的信?”母亲竟给她写了信?萧琰来不及欢喜,因为父亲的表情和语气都让她觉得恐怕要发生不好的事。
她起身接过信,去了火漆,取出信纸。
只有一页纸,上面寥寥淡淡的几行字:
“吾非汝母。汝入洞真,可为吾徒。入先天,师徒再会。”
萧琰手一抖,信纸落在地上。
她错愕抬头,眼神惶然惊恐,“……母亲……什么意思?”
这是母亲的字,她不会认错。
可是,母亲说不是她的母亲?
萧琰脸上血色瞬间退却,变得煞白。
她惊恐茫然的眼睛看着父亲。
萧昡上前拾起信纸,扫了一眼,叹口气,语气沉缓道:“阿琰,清宁院那位,不是你的亲生母亲,因为一些缘故,抚养你至十五岁。去年腊月时,她已经离开萧府了。”
……
***
萧琰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房的。
这一晚,她没有回军营,住在父亲的临时帅府中——萧昡也不放心她这种失魂落魄的状态骑马出城。
萧琰这晚失眠了。
她坐在屋顶上,让高原的风吹着自己。
心口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只觉得人生茫然,不知道自己是谁——长乐嘉庆公主在她心中只是一个符号,她无法将她与“母亲”相联。
在她心中,母亲只有一人!——可是,她不要她了。
萧琰平躺在吐蕃人的平房顶上,伸手掩住眼睛,泪水濡湿了她的手。
得知身世的愕然,远不及“母亲”离开她这件事给她的打击——这种痛楚远比淬体痛,远比断骨碎腑痛。
她的心口在痛楚的呜咽,却倔强的不发出一丝声音。
……
萧浔和萧简并肩立在远处的屋宇下,神识默默关注着这方。
萧简皱着眉毛,有些迟疑道:“这孩子,不会有事吧?”
萧浔目光沉峻,“再好的天赋,没有心性也是枉然。如果这个都度不过去,就算废了。”
两位洞真境宗师拢着袖子立在廊下,默默陪着那个少年度过人生中第一道关口——尽管那个少年不知道。
星空高亮,不知闪烁了多久,星子无声,夜风无情。一切的苦痛,都只有人才能体会。
萧琰拔出秋水刀,横在自己的眼前,看着那一泓如水的刀面映出自己悲伤的眼,“……你也知道吧的,秋水。”我的悲伤,只有你懂。
她将刀贴在眼上,感觉到冰凉直透入自己心中。
她说:“洞真,先天,这是您要我走的路吗?”
我会的,她说,母亲。
她坐起身来,又站了起来,秋水刀平举,起刀式。
……
远远“看着”那少年在屋顶上练刀,每一刀都一丝不苟,每一刀都脚步沉稳,每一刀都仿佛淬着天地无声却又苍厚的韵律……屋宇下的两位萧氏叔祖禁不住相视一笑,目光中都流露出欣慰。
萧昡立在萧琰的屋廊下,直至此时才吁出口气,眼里流露出欢喜。
***
萧琰天亮后就回了军营,她没有去王宫还裤子,乍然知道自己的身世,她还不想去面对公主——这种身世实在令人尴尬;更何况,她现在也没心情去见公主。
萧琰在营中待了七八日,每日都是按时的作息,训练,军士都没觉得她有什么异常,但安叶禧却知道她心情极其的不好,回到帐篷就是端着个脸,冷着个眼,让她连嘻笑都不敢了。
安叶禧觉得一点都不高兴了,尽管她终于看见了副都尉那张美貌得让她深受打击的脸,每天晚上服侍她“洗脸”再也不是擦面具了,但她真的不想面对这张挂着寒霜的脸啊——您还是戴上面具吧。
安叶禧默默流泪,祈祷萧琰早日恢复正常,这种“严冬酷雪”的风格她承受不住啊……嘤嘤嘤,她能不能回第一团当队正?
在安叶禧饱受心理摧残的数着日子中,河西军要班师回河西了。
唐军占领逻些后,右神策军就随之南下攻打藏布江,与剑南道军队在雅隆河谷会合,追剿俄松王子为首的吐蕃余部;左神策军则西进象雄,左龙武军和西宁军留守逻些。仗打到这里,就没河西军的事了。晋阳公主颁下了对河西军的赏赐,金银宝石丝帛香料等装了十几车,并犒赏河西军三日酒宴,连军中小卒都得了满满一袋的青稞酒,上下都欢腾。
大军三日犒赏后就撤军回河西,萧琰犹豫良久,觉得还是应该去与公主告别。
她向许冲默请了假,便驰马出营,去了逻些城。
晋阳公主的都元帅帐已经移出发王宫,搬到了城中心的长乐未央宫。
这是赤德松赞为长乐嘉庆公主修建的别宫,以汉朝长安宫的“长乐未央”为名,以慰公主思乡之情,又蕴含了期望公主乐居吐蕃,“欢乐不尽”。
萧琰站在宫门前,心情很有些复杂。
这是她母亲——亲生母亲的宫。
宫宇雄伟俊丽,斗拱单檐,红柱青瓦,一看就是大唐的风格,让人油生亲切。萧琰没有去过长安,但想象长安的宫殿大概跟这差不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