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做决定。可这决定又是那么好下的吗?
沈***了出去,留着张士诚自己一个人思量。出了大帅府,就见一队人到了门前。前面两人骑马,后面一队人步行,都是一身盔甲,可见是军旅之人。
“是万三少爷!”
“是吕将军。”沈万三还认得这人。张士诚麾下,但凡是有些名号的将领们他大都认得。纵然是没有打过交道,却也准保见过。而这位吕珍可算是张士诚爱将,为人又喜欢张扬,所以沈万三一眼就认出了他。
“吕将军回来了,常州那边无事了?”沈万三道。这句话出口,沈万三也知自己是欠缺思量了。纵然如沈万三这样的人,也难以将刚出口的话收回。
隆平府人人皆知,张士德兵败常州,而吕珍也调湖州兵将助阵,结果是连连败北。此时沈万三当面提起了常州之事,岂不是单找吕珍的不痛快吗?
说到底,沈万三还是欠缺了些历练。
“常州战事已定,可陛下与朱元璋的战事还未完,敬请沈公子慢观。”
听话里的意思,吕珍心头已经是大为不快。但他终究还是有几分容忍之量,况且沈万三也不是寻常人。
“是在下失言了,将军见谅。”沈万三从马前而过,上了自己的马车。
“爹!”吕珍身边,马上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身的英气不俗,眉宇间同吕珍有几分相似。“一个小小商贾竟也敢嘲笑爹爹,就该拿他治罪。”
“算了。败军之将,由得他们去说吧。”
吕珍之子道:“爹,这次回隆平府,一来送张士德将军遗体还乡,二来还要说服陛下增派兵将支援常州战事,和徐达、常遇春决一死战,以报大仇!”吕珍的这个儿子,何止一句“年轻气盛”啊!
张士德被俘后坚决不降,徐达才将其斩首。本应该将张士德尸首传送阵前,以镇军心。可朱元璋却让徐达将张士德好生安葬,徐达只得命人将尸身拼接完成,选了出风水不错的地方安葬下去。
而吕珍将张士德死讯禀报之后,张士诚不忍族兄身葬他乡,就命他将张士德棺木起出,运送回隆平府。
吕珍心底也有收复常州之意,这才带着儿子亲自运送张士德尸骨,想着在张士诚面前好好游说一番,再次领兵决战徐达。
前番常州大战,有张士德在,吕珍只能屈居人下。这一次张士德战死,军士们群情激愤,战力大增。若是张士诚再派兵支援常州,吕珍有信心同徐达绝一死战。到时鹿死谁手,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吕珍带着儿子进了帅府。一见龙椅上的张士诚,吕珍的心里就是一寒。旁人或许不知道,但他可是对张士诚太熟悉了。看张士诚身形虽然挺拔,却隐隐已经透露出一种颓废之势。只怕,经过常州一败,张士诚就要一蹶不振了!
“陛下,末将奉命,恭请张将军尸骨回家来了!”吕珍提起张士德尸骨,为的是能够激起张士诚心中的悲愤,从而化为的决心。再战常州的决心!
“回来就好。常州那边……”
“常州大半已落在徐达手里,末将正带人依托九重山拒守哦,定要将贼子挡在隆平府之外。”吕珍部若再退一线,徐达大军就要逼近隆平府境内,介时张士诚的小朝廷就岌岌可危了。
“为今之计……”
“陛下,为今之计,唯有死战!”吕珍抢先一步说道:“徐达新胜,可常州百姓还是念着陛下的好,徐达所部劳师以远,正是迎头痛击的好时候。只要陛下抽调军力,末将敢保证常州一战可收。”
张士诚虽然称帝,可议事时素来纪律松散。不要说吕珍,其他将领也是时常抢过张士诚的话来。
“朕以为,为今之计与朱元璋部求和才是上策。”
“求和?”果然。吕珍心想,刚刚心头那股不好的预感终于应验了。张士诚经常州一战后果然斗志全无,竟想起要求和于朱元璋。
“陛下,朱元璋狼子野心,怎可与朱元璋求和?”吕珍一件件细数起了朱元璋的过往。“朱元璋出身贫贱,参加义军后得郭子兴提携,收为义子。可这人一朝得势,竟撇开郭子仪自行其事。后更是害死郭天叙,使得义父郭子兴含恨病死应天府,足可见其人不过是一个见利忘义,心中全无丁点良善之徒,陛下切不可同这样的人乞和。”
别说,吕珍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不过却多少有些添油加醋的成分在内。由此亦可见,天下间彼此最为熟悉的不是朋友,反倒是敌人。在吕珍这个敌人的口中,朱元璋是一个见利忘义、薄情寡恩,十足十的无耻之徒。
张士诚这心里也打起了糊涂官司。听吕珍这么一说,张士诚向朱元璋求和的心思也不再似刚刚那般热切。不过形势所逼,若不向朱元璋求和,也就只有投降元廷了
“陛下,末将在常州三箭险些取了常遇春性命。若不是那厮跑得快,已经是末将的刀下鬼了。可见,朱元璋部并非不可战胜。”吕珍之子初生牛犊,压根就没瞧得起朱元璋,没有瞧得起徐达那一票人。
张士诚道:“你们父子刚刚回转隆平府,还不知内情。如今,隆平府腹背受敌,实在是无力和朱元璋一挣长短。”
两旁边有内侍,将一封信笺交到了吕珍的手上。这是近期的南北两方,张名鉴和方国珍的动向,足以令吕珍知晓当前的局势。
“陛下,这、这……”
“这就是目前的困境。若不与朱元璋部求和,难道你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