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廉颇用骑兵打消了南北两侧的韩军营寨直接出兵增援的念头,单单是面对三个方向的弓箭手和投石车也让冲锋的五千赵军体会到什么叫做狂风暴雨的攻势。连绵不绝的箭雨和从天而降的石块让赵军伤亡惨重,虽然赵军已经高举着盾牌,放缓了脚步。让整个阵型异常紧凑,但总有箭矢穿过指宽的缝隙,射进赵军的身体当中。投石机发射的石块则更加霸道了些,凭借巨大的动能,往往直接把盾牌撞开,将盾牌下的赵军士卒砸成肉泥。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赵军的伤亡往往随着盾牌阵的破灭而无法控制地越来越大。
事实证明,韩军的攻势密不透风,几乎没有死角。意识到这一点的赵军校尉咬着牙,命令身旁的亲兵吹响了冲锋的号角。赵军希望用极快的速度冲过这段最危险的区域,只要和韩军短兵相接,就不用面对对方该死的弓箭手了。
这个策略显然奏效,南北营寨的韩军弓箭手在放空了自己的一半箭囊后,就发现赵军已经在弓箭的射程之外,自己无能为力了!赵军如今只需面对正对面的韩军弓箭手了!赵军似乎已经看到韩军弓箭手慌张的面孔和因为过度紧张而颤抖的双手!
但异变突生。在距离韩军营寨不过四十步的地方,冲在最前面的赵军只觉得脚下一空,随即因为巨大的惯性栽倒在地。少数反应快的勉强调整好姿势,才躲过了倒地的命运。在这样冲锋途中,身后的袍泽是不会有时间怜悯倒地的赵军的,所以,倒地意味着会被踏做肉泥!幸运的会当场身亡,不幸的则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如何化作一滩肉泥。然后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
赵军所遭遇的陷阱,正是蒙骜的杰作之一。距离是陷阱成功的关键。太近了会失去意义,太远了对方的冲锋速度又没起来,造成不了太大的伤害。四十步的距离刚好,越过了死亡箭雨的敌人面对近在咫尺营寨,肯定会下意识地靠拢在一起,准备用集体的力量冲入营寨!
先是零零散散的坑洞对付敌人。然后是整条整条的坑道对付敌人。在这个混乱的战场上,前者消灭的敌军绝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因为有太多的可能会造成这个现象,也许是中箭,也许是扭到脚。等后者大批次的伤亡造成后,敌人才会意识到他们中了自己的陷阱!可这个时候。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为了防止赵军及时吸取教训,蒙骜自然也作出了不同的变化。每个营寨外的陷阱均是不同,大大小小十几种陷阱,虽然对战局造成不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总可以削弱赵军的士气,甚至让赵军胆寒!从此,赵军每次冲锋,除了担心天上的箭雨,还要分心脚下!
在双方势均力敌又没有明显破绽的时候,胜利往往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蒙骜对于韩王说的这一点极为认同,不说太多,如果每次都可以给赵军增添百十人的伤亡,那等赵军拿下韩军最外围的营寨,将平添上千人的伤亡。赵军的兵力优势可以一点点被抹平。而且,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让赵国产生动摇就必须让赵军士气低迷。而有时候,伤兵对士气的影响比战死的士卒还要大!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赵军校尉反应地不可谓不快!这个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心悸,不是退兵,而是迎难而上。一路付出了上千人的伤亡,韩军到现在没有一个损失,就这样败退的话,不仅廉颇饶不了自己,自己也会羞愧而死。所以,将近四千名赵军在校尉的带领下,径直杀向韩军设置的拒马阵。
这个时候,弓箭手已经退后,将空间留给了身后的歩卒。隔着拒马,韩军三人一组地和赵军厮杀起来。一名长枪手主攻,一名长剑手辅助,一名弩箭兵抽冷子袭击。在狭窄的拒马阵,腾挪变得极为困难。面对敌人刺过来的长枪或者劈过来的长剑,要么架住,要么以命博命将手中的武器杀向对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在临行前,赵军就演练过如何在拒马阵中和韩军交战。毕竟,韩军这种简单粗暴的防守曾经让秦军吃尽了苦头,赵军不可能不去筹划。战前多流汗总好过战时多流血。
只不过,赵军还是有种被韩军坑了一把的感觉。因为赵军发现,韩军的拒马阵实在太矮了。依照赵军的身高在拒马阵里穿行,总是一不留神就撞到拒马。所以在很多时候。赵军不能专心致志地和韩军厮杀。
这又是蒙骜的另一个小计策。蒙骜向韩王申请,将南阳的两万大军划归自己所用,就是看中了南阳当地的士卒身材相对矮了几寸。别小看这几寸的差距,因为拒马阵是为南阳的士卒量身定做的,赵军在里面作战无形中就大打折扣。而且,韩军手中所持的俱是连弩。虽然只是三连发的弩箭,射程也相对较近,但相比赵军手中每次只能发射一次的弩箭,已经是占尽了便宜。
有这么多的优势在手,加上韩军是以逸待劳,单兵素质并不逊色赵军,所以很快,赵军校尉发现自己手下的伤亡越来越大!如果巨大的伤亡可以突破拒马阵,那也没什么好说的。赵军完全可以凭借数量上的优势来全歼这个营寨的韩军!但问题了。鏖战了大半个时辰,除了不到十分之一的拒马阵被破坏,韩军的拒马阵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完好无损!
在身后观战的廉颇也发现了这一点,虽然赵军一波又一波地杀进拒马阵,但坚持不了多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