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德育,何校长特别请来吴为讲道德问题。
吴为开场道,我们已经是熟人了,请读过金庸作品的同学举手。台下几乎全场举手。吴为笑道,这么说,我们大家都是金庸的粉丝了。可以豪不夸张地说,金庸的作品是雅俗老少皆宜,我听何校长说,在座的有些同学想研究金庸作品,有的大学文学系还有不少研究生把金庸作品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我看我儿子也喜欢读金庸,对他说要是真能读好金庸的作品,比学好哪门课程都更重要。金庸的作品,读起来自然也是各有所好。同学们对金庸作品想来已经很熟悉了,想必也一定会有自己很钟情的一些人物。
怎么来读金庸的作品,从中汲取一些什么,自然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吴为接下来讲道,今天我想从一个特定的概念入手来讲讲我的一些体会,与同学们分享。一个特定的什么概念呢?知见障,这是一个佛教概念,大意是说,人对事物的认识会存在障碍,佛教有它的本意,金庸用到武侠武学障,我们今天借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天龙八部里面,有多处用到这个知见障,最典型的要算那盘无崖子设计的珍珑棋局,群雄中的顶级高手参悟了30年不得其解,略知棋术的虚竹看几位在那里苦心揣摩动了恻隐之心,上前胡乱动了一子,竟是自杀一子,引来高手们纷纷斥责,说他乱来搅局,静下心来再看棋势,不料他这样随便只动了一子,竟然是一步妙棋。如同开了天眼,拨云见日,由此可以一步步解开多年不解的棋局。原因何在?那些高手难道不如学徒水平的虚竹?缘由是,那些高手苦参不得其解,心里有障碍,功名心得失心太重,求胜之心太切,遮蔽了他们的心智,虚竹也不全然是误打误撞,而是出于慈悲善念。想帮助他们摆脱那种苦境,随便动了一子,谁能想到舍弃碍手碍脚的一子,却解开了全局困境。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考试也很有启示,有时心境处于放松状态反而会比紧张状态更能够帮助自己明白许多东西。
在金庸的作品里,有许多武侠大师级人物,这些人物有一个共同点,侠之大者,在于一个义字。这个义字,也可以有许多解释,总之它属于精神性的东西,比较狭义的是朋友之间信义、师徒之间信义。也可以有民族国家大义,还可以理解成爱心善念,慈悲情怀。武侠武侠,讲的就是武和侠的结合。没有侠也会有武,而且有许多奸佞之徒也可以有很高的武学武功武术,但没有一个会成为大师级的武侠人物。原因就是他们身上缺少一个侠义精神,刻意想成为武林至尊,号令群雄,学来练去虽然也会有所成,却只能有小成中成,难有大成,更不可能有集大成,终难成就大器。缺少侠义,会形成他们内在的武学障,有内在的障碍,对武学修养武功修炼会遇到的有些关口障碍,难以一一打通,达不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到了一定层次再继续练下去,不但不成反而会走火入魔,自残身体。再看金庸笔下的那些武侠大师级人物,写郭靖是仁者无敌,这个词汇可以一词双解,心中无敌,打遍天下无敌手。萧峰,一定会有许多同学很崇拜他,他在聚贤庄那一战,也亲手杀了许多武人,其中难免有正派人物,事后也引起了他的愧悔。萧峰的侠义堪称现在说的国际主义精神,他身为契丹后裔,辽国之人,却能在辽宋两军对阵之际,不愿意看到生灵涂炭,为了劝和不惜阵前自杀劝退辽兵,成就大义。张无忌,这个人物看上去比较单纯,却正是他的单纯使他成为金庸笔下的武侠大师,他的单纯属于清纯的那种,不想为官当皇帝,慈悲善念,不愿意看到刀兵相见相互残杀的场面,武斗场上与对手过招甚至反助对方疗伤,再看那些狭隘之辈奸佞之徒在打斗之间正面较量不过,常常突施暗算,有时害人不成反而回伤自己。正因为他的清纯,慈悲善念,使他能够融会贯通,总是能够逢凶化吉,机缘巧合,见啥学啥,学啥精啥,他自幼得谢逊亲传,回到中土又师从武当,身为武当后人,得武当真传,被人陷害巧遇胡青牛幸得上乘医药医理医术,后来又格外有幸自修自悟九阳真功、乾坤大挪移等绝世神功。张无忌人生最为最彩最为光辉也是他的成名战,就是光明顶一战,只身力退六大门派,他的慈悲善念使他临敌现学现用竟然能胜过原派正宗,令人匪夷所思。我认为,在金庸笔下的武侠大师们,以武学深邃、武功高强、武术精妙服人,又精通医理药理,有武德之纯、侠义之重、情怀之深感人,能够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善于融会贯通,随机应变,制敌机先,神功修成又不是在武术馆、讲习堂、练武场,而是通过各种遭际变故,在惊险奇险乃至绝境之中,巧遇世上难寻的机缘奇缘,汇集起师门、天赋、机缘和自我修行努力于一身,得到众多美丽女子的倾心,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张无忌要算最为典型。
吴为看到同学们蛮有兴趣地倾听着,他又兴致勃勃地讲起韦小宝这个典型人物。他讲道,韦小宝是一个地痞无赖,混世魔王,打起仗来与人动手动脚,只会些砍脚迷眼下毒钻裤裆的下三滥功夫,为正宗武人所不齿,却为什么混得下去吃得很开,连我儿子看了鹿鼎记都羡慕地说,韦小宝有七个老婆。
同学们都被他这幽默打诨逗笑了。
吴为话锋一转,接着道,韦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