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杀日王牌>第四三七章 进军南太平洋 一

在进入珊瑚海域后,舰队曾不止一次遭到水下潜艇的袭击,这些潜艇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打了就跑,也搞不清楚是谁干的。、qΒ5别动军方面发出了强烈的抗议,各方皆表示不是他们动的手,互相指责,但这个行为却没有因此而停下。直到日本大本营为了撇清此事和日本人有关系,特此下令让南云忠一多照顾照顾这支别动军的舰队,南云忠一随即派出一支潜艇部队护航,才结束了这次有针对的暗杀行动。别动军的舰队在付出了六艘舰艇和几百将士的生命后,才辗转抵达了莫尔兹尔港。

在去往霍尼亚拉的第三支舰队,在抵达所罗门海域后,同样是遭到了这种暗算,由于这一带更加危险,南云忠一特意派了一个航母战斗群予以保护。可是,日本人的这一举动,则被盟军看出是一个机会,随即派出一支舰队前去暗杀。

“盟军来了,你们撤走吧……”别动军这支小型舰队的检测系统似乎比日本人的还要强大,日本人还没发现盟军的袭击,却被他们发现了,于是提前通知日本人。同时,别动军方面公开警告盟军,不要对别动军做出敌意的举动,很容易引起重大误会。

可是麦克阿瑟这次没有妥协,他公开表示这只是针对日本人的军事行动,保证不会有一颗炸弹投到别动军的舰队上空,也不会有一枚鱼雷撞击别动军的舰队。日本人没有拖大,立即下令航母战斗群向安全区域撤离。并派出舰队前去支援,但盟军的行动很迅速,派出的力量也很强大,日本人还没有来得及撤到安全区域,便和他们交上手了。经过几个小时的海战,日军战败,被击沉了一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航母也身受重伤,所幸没有沉没。可以说,这次日本人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他们不采取这次的举动,恐怕就不会有这个损失了,虽然很多别动军将士依旧不喜欢日本人。但是日本人这次的举动,却是赢得了这支舰队将士们的好感,对他们的印象改观了不少。

可以说,别动军对于日本人这次的损失,心里是有些不快的,虽然他们不和日本人一伙,但至少日本人是为了保护他们安全抵达目的地,而盟军这种行为明显有些挑衅的意味,当着别动军的面杀鸡。也许是日本人承担了这次的损失,在接下来的航程中。别动军的这次舰队反而显得平顺了不少,没有遭到什么暗在的敌对行动,终于安全的抵达了霍尼亚拉。

得知三支舰队终于都抵达了目的地,叶苏也做出了反应,首先。沈阳方面公布的发表了抗议声明,表示舰队在珊瑚海域遭到的暗袭,分明就是宣战行为,别动军一旦确认真凶,必会还以颜色。同时别动军还谴责盟军有威胁别动军舰队安全之嫌,不顾舰队将士的反对。公然做出有威胁舰队安全的举动,特此表示抗议。前面一份抗议,别动军方面没替日本人打抱不平,也没有明确指认谁是凶手,后面一份抗议则公然指向了盟军方面。这一前一后都是抗议,态度却又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的对盟军方面是多有不满,因为从声明中看,别动军明显是偏向日本人这边。在得知了别动军的声明之后,罗斯福很是恼火,把麦克阿瑟臭骂了一通,认为他的举动有可能为盟军带来危机。麦克阿瑟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有必要让别动军知道南太平洋的危险,所以他才采取了一些暗中的警告行动,至于别动军的抗议,他还真不大在乎……

东帝汶的问题不大,别动军基本可以有效控制和防卫,而且,别动军可以通过南沙群岛中的黄山马礁修建的机场,用运输机对东帝汶进行持续的各种军用物资的补给,暂时可以保证自给自足。但莫尔兹比港和霍尼亚拉的力量明显还偏弱小,对于这两处战略意义重大的港口,几千别动军将士根本无法有效控制,所以,别动军要么放弃两地,要么继续派驻力量。而别动军方面,则选择了后者,不顾危险。

沈阳方面却迅速的做出了回应,叶苏并没有因为所罗门群岛海域比较危险而中止向莫尔兹比港和霍尼亚拉派遣兵力的举动,反而还反其道行之的加大了力量的投入。

“别动第二潜艇部队和别动第三潜艇部队随军行动,驻斐济第一潜艇部队和沈阳号航母战斗群进入珊瑚海接应,遇到敌对行为,可以自由反击……”这是叶苏向下面下达的命令,意思很明显,如果谁要对我动手,那就无怪我撕破脸皮了,这是极为强硬的表现。

“鉴于我舰队在珊瑚海连续遭到攻击,让我军受创严重,特此派出护航海军部队,不对任何第三方表示敌意……”这是别动军方面在向外公开的声明。

“看来,叶苏是要强硬介入南太平洋了……”得知来自中国的消息后,罗斯福和丘吉尔皆是忧心肿肿,但一时又找不到反对的借口,谁叫狂妄的麦克阿瑟给了别动军这样一个借口。

日本人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表示日本联合舰队不会出现在别动军舰队一百海里之内,盟军方面为了表示袭击事件和他们没关系,也表示盟军的舰队不会出现在别动军舰队一百海里之内。

在这样一种形式下,又有两支别动军的舰队出发了,依然是以运兵船为主,不过,水下却派出了潜艇部队,这是别动军潜艇部队的第一次护航任务。这两支舰队在海上航行,主要战力自然要靠潜艇部队,潜艇部队的分工明确,每支部队有二十一艘潜艇,全部升到水面上,以十几节的


状态提示:第四三七章 进军南太平洋 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