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看完这封李弘亲笔书写的奏章,不由得也是一阵一阵的发懵,看完整个奏章后,就算是素来以内心强大自诩的她,也是觉得神经有些恍惚,心里感到一阵难受跟空唠唠的。
这还是她的儿子吗?还是那个为了逃避责罚,成天跟她东躲西藏的太子殿下吗?
武媚眼前一幕幕的浮现着李弘平时的样子,除了当年在太乙城遇刺那一次,她看到了不同的李弘。
但那个时候的李弘,也是一个不服输,顾大局的李弘,是一个从来不会以身犯险的李弘。
他把他自己的命看的金贵着呢,要不然也不会在皇宫,看似无法无天、藐视一切礼法的样子,但却在皇家权利这跟底线上,他是从不越雷池一步的。
武媚看了看沉睡中的李治,灯光下,武媚再次细细品读着李弘的这封奏章。
遣词用句、笔迹勾划,还有他发明的那标点符号的应用,都足以说明这是李弘的亲笔奏章。
那字里行间欠揍的样子,用句时调皮捣蛋的德行,都能证明这是李弘的风格。
武媚手里拿着连铁从蓬莱殿,带过来的其余李弘的亲笔奏章,一一仔细对比着,但眉头间的忧虑跟疑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多。
她不相信李弘会以自己的性命去换边关两万将士的性命,她知道李弘乃性情中人,这几年也可能改变一些心性。
但知子莫若母,以李弘的性格,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超过五成的把握,他基本上不会冒险去做的。
何况他这次出征波斯都督府,甚至可以说是把大唐两大能征善战的名将,薛仁贵跟黑齿常之都招致麾下了,说明了李弘他知道此行的凶险。
而这也反向说明了李弘的谨慎,毕竟以薛仁贵与黑齿常之两员勇将,再加上他这个用兵打仗,丝毫不弱于两人的军事才华。
三人一起出征,就算是无法救出那两万大唐将士,但保全三人回到西域这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如此看似危险,实则不过是有惊无险的情况下,他又怎么会写下这么一封,像是交代身后事的奏章呢?
武媚百思不得其解,皱着眉头她浑然不知旁边的李治早已经醒了过来,正温柔的看着她沉思的侧脸。
“这封奏章的内容,除了陛下有多少人知道写了什么?”武媚不知道李治已醒,望着眼前从李治看到奏折到昏倒后,一直都在这里,哪里也没有去的宫女太监,沉声问道。
“回皇后的话,奴婢等人均不知晓。”连铁等人集体小声回答道。
武媚不出声的看向扬武,眼神中的意思不言自明。
“回皇后,奴婢等人并不知道奏章的内容。”扬武一边说,一边不由自主的有些害怕。
但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奏章里到底写了些什么。
在陛下昏倒时,他们所有人的心思都在陛下身上,根本没有人注意到,陛下的手里还拿着一封奏章。
武媚无声的叹了口气,便听见耳边传来熟悉的虚弱声音:“皇后不必疑心,他们确实不知道这封奏章的内容。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恐怕用不了多久,这封奏章便会被他人知晓。”
“妾身不是担心奏章的内容泄漏,只是……弘儿历来的行事作风妾身很清楚,他不像是会写出这样奏章的人,虽然此番出征波斯都督府拯救两万将士一事儿,极其危险,但身边有薛仁贵跟黑齿常之两人辅佐,想来全身而退应不成问题。”
武媚还是直皱眉头,她心头上对这封奏章的真实性,一直持有怀疑的观点。
“皇后可是怀疑这封奏章,是假于他人之手,非是李弘亲笔所书写?”宫女伺候着李治起身做起来,武媚拿着一个绵软的靠垫,给他放在了背后,让他可以舒服的倚着床头靠着。
“妾身甚至怀疑这奏章……李弘根本就不知晓!”武媚双眼射出点点寒光,好在所有的太监跟宫女都低着头,不然的话,又会被如此眼神吓得一哆嗦。
李治微微的笑了笑,拍了拍武媚的大腿,说道:“把信使喊过来问下就知道了不是?皇后又何必苦苦思索。”
武媚无声的摇头,眼睛望着前方,说道:“如果不是李弘的亲笔奏章,是有人替换,怕是连那信使也是蒙在鼓里的。”
李治再次拍了下武媚柔软细腻而又紧致的大腿,笑着摇了摇头便不再理会。
就像自己昏倒过去一样,怕是皇后如今也是无法接受李弘这封奏章的内容吧,所以才自欺欺人的,认为这不是李弘的亲笔奏章。
想想刚才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看完奏章的第一反应也是,这奏章不是那小兔崽子写的,他不会写出这样丧气的奏章来的。
此奏章虽然所说甚多,但通篇以来,只有那么几句话,让他一下子气急攻心,直接昏倒了过去。
儿臣身为大唐太子,当该爱民如子,以边关将士性命为重。而儿臣身为安西都护府大都护,知辖下波斯都督府被围困,我大唐两万将士性命攸关、危在旦夕,儿臣自是日夜难寐。
因此自当前往波斯都督府救援,自知此行艰难险阻,恐会身赴而无回。
儿臣自被立为大唐太子储君已十年有余四,深知跟随父皇学习处理朝堂政事之重要。但也知远赴西域安抚万民、领大唐将士镇守边关之荣耀。
两者兼得之,儿臣自可不负父皇跟母后殷殷之期盼与谆谆之教诲,以此亦可不负朝臣之众望,当可继享东宫之太子之名。
然儿臣心系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