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黛玉听了卫若云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林黛玉轻声答道:“玉儿一定听从姨母的教导,不负母亲教养之恩。”
她知道母亲这么多年来总是亲自教导自己,自己的琴棋书画无一不是出自母亲的辛苦指导,也知母亲因不能为父亲生下一子而生忧郁,更是将所有的期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唯愿自己的才学不输于男儿,以慰平生之志。
“玉儿小小年纪,谈吐已是不俗,想我是多心啦。”卫若云搂着黛玉心疼不已,也知道贾敏的一番苦心,虽说十数年来从未再见面,但总有书信来往,贾敏的苦心,自己又是何曾不知晓。
如此一番,黛玉在北静王府住了一段时日,每天和卫若云或游园,或弹琴,或书画,竟也惬意之至,直到贾母派人来接,卫若云知道抵不过人间的亲情,只好放了黛玉,并叮嘱一定要常来之语,同时又送了好些宫里的玩意交黛玉带来贾府,发给那些姐妹,免得生疏。
黛玉一回到贾府,早有宝玉急急的迎了出来,只怨道:“我说才上学,回来就不见了颦儿,只道是回江南了呢,害得我也要追去,不想竟是去了北静王府,以后可不能离开这么多天了。”
“多谢二哥哥的记挂。”黛玉礼貌的回着。
“走,见老祖宗去。”不顾黛玉的反对,将她的手抓住,往贾母处而去。
王熙凤等人也正在贾母处闲谈,今见宝玉牵着黛玉的手进来,笑道:
“我说一恍眼的功夫人到哪儿去了,原来是接妹妹去了,也亏得他,每天催老祖宗去接你回来,我说不是老祖宗心急,是宝兄弟急了才是,若是别的姐妹,但不知他可有这之心?”
一席话惹得满堂的人‘噗哧’一笑。
黛玉听了王熙凤之语,难免不好意思,偎到贾母怀中,不再言语。
“你这泼皮,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瞧把我这玉儿拾掇成什么样,若没事则罢,有事我第一个不放过你。”贾母指着王熙凤笑骂。
王熙凤心思何等敏捷,早知贾母爱黛玉心切,疼宝玉又不一般,肯定是有此意的,如今说出来,一来讨老祖宗的欢心,二来他二人年纪尚小,又能博得大家一笑,何乐而不为?今见贾母高兴了,更是高兴,知道适可而止,叹道:
“自从妹妹来后,我这辛苦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竟是入不了老祖宗的眼了,罢了,罢了,想开点,只当个破落户讨你们开心的好。”
一席似醋非醋的话,又引来众人的一阵欢笑。
“玉儿在王府可好?”贾母问道。
“姨母待我有如已出,还叮嘱黛玉有空时要长去她那里玩耍,今儿回来时还送了不少礼物,分与三春姐妹的,还有老祖宗和各位舅妈,嫂子的都有。”黛玉答道。
“这个王妃,也难为她了,和你母亲亲如姐妹,这么多年啦,竟还未生分。”贾母言及,眼中不禁又红了起来。
“唉呀,刚才太子府中,元春妹妹送来了宫花,说是给诸位姐妹的,我竟忘了!”王熙凤知道贾母上了年纪,经不得这一阵阵的伤心,故意转移话题。
“噢,元春又送东西来啦,拿上来吧,趁你们姐妹在此,一人拿一些去吧。”贾母果然高兴了起来,长孙女元春可也是自己的骄傲呢。
于是王熙凤差了下人拿来了宫花,三春和黛玉都挑选了一些,其余的就打发给了一些各房的大丫头诸如袭人、紫鹃之类的。
如此这般,黛玉在贾府住了下来,有贾母和各长辈的疼爱,有三春姐妹不时的陪着玩耍,再加上宝玉晨昏定省的到她那里报道,思念母亲之心竟是减了许多,和各下人也都熟悉了,知道像她这样的每个姑娘身边都有一个大丫环陪侍,另有两个小丫环供差遣,其余打杂的丫环、妈子就更不用说了。饮食起居的规矩也比江南家中多了许多,她本玲珑剔透之人,一一学来,竟都习惯了。
时不时的,北静王府也常来人,偶接黛玉前去小住,一恍已过三年。
这一天,宫中突传圣旨,着黛玉谨见,贾府一众人等唬得什么似的,不知何因,贾母只得吩咐贾政等人好生陪着来宣旨的公公进宫,在宫外候着,有了消息立时来回。
黛玉也不知何因,心中却料着只怕是当今的皇后,也是母亲闺中密友的卫若雪要见自己,只不过怎么是圣旨却不是皇后的懿旨,怀着满腹的不解,随着宫中的公公来到了皇宫,贾政等人因没有传旨,不得进内,只好在外候着。
经过层层的检查,询问,最后得知当今皇上龙运却是在御书房中等着黛玉,于是公公急忙引了黛玉至御书房中。
皇上龙运呆坐御书房中,手捧《桃花行》一诗,心中思绪难平,已经十八年啦,当年如了贾敏的意,将她赐婚于林如海,却又懊恼与贾敏所说的‘骨肉分离之痛’之语,竟下旨不许她见家人一面,也不许回京,不想贾敏竟是答应了,而好兄弟林如海竟也愿远离京城,不再回京。
虽说他夫妻二人远在江南,但自己还是时时打听着他们的消息,知道贾敏一直无出,心中有几分高兴,又有几分忧虑,高兴的是倒想看看林如海是否一如既往的‘一生一世恋伊人,不离不弃不负卿’,忧虑的是若林如海真的应誓,依贾敏十年无出,那贾敏虽有林如海的万般宠爱,但在林家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若在宫中呢,即便有自己的千般宠爱,若是无出的话,估计不用十年,早在后宫的争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