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恐怖悬疑>逆进化>662.第662章 怪物的首领

当然,什么故事都有不同的版本。

在苗朴看来,他当初来地下遗迹可不是冲着什么大义又或解密挖宝来的,目前的成就基本属于无心插柳,他一直耿耿于怀的仍旧是寻找张望和闻诗音等人,尽管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眉目。一边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边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这种对比让他偶尔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执着了,反而会陷入一种思维定势,束手束脚的而不能发挥能力。反之,或许将之视作一个高远的目标,专注于解决好眼下的种种问题才是真正适宜的选择。

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路,他现在的行事反而没有了当初的焦躁。现在也一样,尽管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尤其是天狱那边。可他还是选择了跟衍生怪物们战一场,哪怕对方真的兵力充裕他也要战。之前就是因为做的不够稳健,留下了地铁隧道没有探查清楚,间接的酿成了今日问题。这样的错误,有一次就够了,这一次,他一定要把这里的事情彻底摆平,哪怕最后发现情况并非他想的那样。

“轨道炮,准备远程打击!”

下达这个命令时,苗朴已经独自前行,而在他前边的是两名沙兵。粗具形态的它们疾速奔行,这要比苗朴控制沙流飞行更迅速,也更节省精神力。土系异能可以获得外部补充,甚至绝大部分是用外来的,但精神力就只能消耗自己的。

苗朴身后,射击傀儡让开正面,战兵们也“咚,咚咚”的踏步上前分成两排站列,前列半跪,后列弓步,右手持轨道炮握柄平举,轨道炮上并没有外置的瞄准具,它们用的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瞄准系统。对于这些类机甲而言,躯体就是瞄具的组成部分,需要校正的一早就校正完毕了,指哪儿打哪儿是基本能力,它们就是为这个而生的,有谁见过青蛙带瞄准器?那舌头不也一射一个准儿吗?

咔嚓!咔嚓!

轨道炮的后端向后推展延伸形成三根并行的轨道,这是增幅轨。这种武器的原理就是不断的在轨道上对发射物进行能量加速,使之发射出去时达到一个恐怖的高速,从而破坏目标。战兵们装备的轨道炮虽然跟李雪松他们初期装备的轨道枪有了很大区别,但这个原理却并未更改。

在前方的隧道中,视线的尽头,烛火般星星点点的光芒开始出现,那是衍生怪物们的眼睛,他们来了。

战兵们的轨道炮已经开始奏响死亡乐章,没有李雪松他们使用过的轨道枪那种环状扩散轨迹,而是以一道笔直的光轨为核心,螺旋的轨迹环绕其上。这武器发射的弹丸上,有专门的哨孔,令其在飞行时发出震动金属时出现的颤音般声响,而且更急促、更尖锐、更嘹亮、也更有倾彻力。

安装这哨孔可不是为了耍酷,搞什么震慑敌人的那一套。这种武器所要面对的怪物,大部分从不知恐惧为何物,这哨孔是利用声音共振来激活弹丸的特性,就好像定时起爆一样,算是现阶段苗朴所能掌握的该类技术中最实用的一种。

这些弹丸并不会像炮弹一般爆炸,它们唯一的特点就是极端的倾彻力。本身就是螺旋飞行,而哨孔激活的功能,更是令其在大约1秒的时间里拥有超高速旋转的效果。

在1秒钟的时间里,哪怕是重重阻力,这种弹丸仍旧是钻出了至少300米,在其行进的轨迹上,衍生怪物的战团中,一条条笔直的血线被这些弹丸清晰的勾勒了出来,那些被正正命中的,身体上都开出了保龄球大小的血洞,20枚弹丸,20道血线。

每一发弹丸的轨迹都经过计算,其中有两枚弹丸就从苗朴身旁不足20cm的位置通过,带起的动能甚至足够掀飞他的沙斗篷,如果不是将之临时硬化塑形的话,这斗篷应该已经飞了。

这种杀伤,一波就造成对面近200的死伤,在隧道这样的环境中,在衍生怪物数量众多而密集的情况下,20条倾彻300米的血线所代表的杀伤力,200这个数字虽说不算特别夸张,却也足够恐怖。

死伤枕籍的衍生怪物们立刻还以颜色,它们虽然没有战兵那样远的打击能力,但鸟人的翎羽攒射却已经够得着杀出的苗朴。

这些翎羽论形状,更像是一种棘刺而非羽毛,长长尖尖,棱角分明,有尾翼。

一头鸟人振翅之间,就可以发射十几枚翎羽,上百只鸟人不断交换位置发射翎羽,形成的便是狂风骤雨般的攻击波潮。

这些翎羽的速度比步枪子弹的射速要慢一些,但仍旧超出普通觉醒者的反应速度。简单的说,除非是在瞄准的那一刹那就开始做出反应,否则根本就躲闪不及。这些翎羽的威力相当恐怖,那极亮的尖端并非什么特殊的材质,它们蕴含着能量,而且是狂态级别的能量。

苗朴没有躲,也无处可躲,他只是在发现对方的意图后,意念一动,两头沙兵就跃到空中,嘭!的一下爆成了一团沙雾。

当鸟人们发射翎羽时,这沙雾正好覆盖了隧道的整个截面,高约10,180平方米,这是这一地段地铁隧道的截面数据。现在,一道暗金色的沙幕隔开了彼此的视线。

那些翎羽悉数穿透了沙幕,但已然是威力大跌,尖端那抹极亮已经变得黯淡,它们射在苗朴自行抖动的沙斗篷上,像是玻璃珠击在厚实的熟牛皮上一样,纷纷打着滚儿弹落于地。

说起苗朴的这一大套防御体系,他的队员们曾打趣说:“老大,是不是你马力全开就可以防御核弹了?”这一笑话儿虽然没


状态提示:662.第662章 怪物的首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