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中国的地方。”

颜叙不禁无声地笑笑:“习惯了也就好了,有人喜欢安逸休闲自然也有人喜欢竞争的氛围。像你这样热爱中国文化的还真是少见,好多欧洲人说起亚洲都是一副清高自傲的样子,有一次课上讨论继英语之后下一门世界语言会是什么,居然百分之九十的欧洲学生都选法语、西班牙语甚至葡萄牙语,甚至还有荷兰人至今都认为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以为女孩是没有机会上大学或者出国读书的!当时好想甩他们一句,那我坐在这里算什么?”

“哈哈哈哈!”蜜雪儿笑得格外豪迈,肆无忌惮的模样倒是有几分像方宜静,

“那是他们没见过世面,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洋洋自得,还沉浸在我们欧洲是曾经的世界霸主、血统最纯正的贵族的美梦里,很多有长远战略意识的欧洲人都已经放眼于全球,知道要和亚洲美洲接轨,世界经济的未来难道要指望欧盟这片小小的土地?”

“你是在夸你自己有远见?”颜叙敏捷地调侃道,这一年来她已然学会直接了当地和这些西方人开玩笑,什么指桑骂槐话里有话,但凡要拐一个弯他们就会立马被绕死在胡同里。

“是啊!”蜜雪儿得意地歪了歪脑袋,“所以我特别喜欢东亚文化,也特别喜欢和你们这些中国人交朋友——比如肖,全公司那么多同事我和他最聊得来,我常说他融合了美式的洒脱豪爽和中式的干练深沉,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在我看来,有意思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赞赏。”

“他……深沉?”颜叙皱了皱眉,对蜜雪儿的评价不敢苟同,却也没有反驳下去,“那他是怎么评价你的?”

“他说我是个有趣的胖子。”蜜雪儿如巧克力般丝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这天颜叙正对着电脑屏幕专心敲字,一行一行地编着所谓的“建筑单体中空设计以便充分利用风能发电降低能源损耗”,对面突然探出一个圆滚滚的小平头来,咚咚咚地叩了几下她的电脑。

“走,去开会。”蜜雪儿熟络地招呼她。

“什么会?”颜叙疑惑地问道。

“我们组最近接了个鹿特丹城市设计的竞赛项目,joo召集了几个设计师开会,刚通知我们一起去听。”蜜雪儿边介绍边招招手,示意她快步跟上。

推开会议室的玻璃门,换了一身灰色系打扮的joo身边已经围坐着三四个人,清一色的素色装扮,简单中透着些许精英时尚的意味,看着让人格外赏心悦目。

同样是学建筑出身,有人偏爱冷色低调,同样也有人对跳色撞sè_qíng有独钟,颜叙的脑海里迅速浮现出系主任绿裤子的英姿,无论是哪种,不变的是他们对气质和设计感的追求。

不像土木工程师,再得天独厚的一张脸不好好拾掇一番也只能沦落为村口大爷——想到这里,她立马不厚道地联想到了盛忻长得能当裙子使的衬衫下摆和插秧一般的裤脚管。

joo冲门口轻轻点了下头,示意他们随便坐,于是蜜雪儿便领着颜叙找了个能总揽全局的后排座位坐下,前排每个人的动作神态都尽在掌控之中,颜叙简直想给这个机智的胖子手动点赞。

“我们继续。”joo慢条斯理地说,丝毫没有被打乱思路,“刚才mark说到,要依照功能分区把广场空间沿街划分为几个均匀的区域。”

旁边一个扎着小辫子耳朵上戴着银色耳钉,符合了颜叙对于设计师原始印象的金发小哥肯定地点了点头:

“二战以后鹿特丹重建的城市设计本来就是四四方方的,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基础上把另一个类似的片区扔进去是最和谐的——当然,在保留结构主义的基调上处理手法可以做一些改变,比如建筑立面可以选用最新的幕墙技术,以区分新旧的不同。”

“既然一样是要标示新旧划分,为什么不干脆彻底一点,从根本上就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呢?”开口的是坐在另一边的肖杨,“结构主义的兴起已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对于现代设计来说太保守了。”

“老派一点不一定是坏事,而且我也说了,是在整体规整的空间格局上加以修饰。”金发辫子小哥抬头望向肖杨,“鹿特丹当年重建时运用的许多技术放在今天依然具有可借鉴性,比如预制构件的运用,荷兰可以说是这方面的领军国家了。我们可以把体量处理得漂亮一点,用最新的预制模块来拼接立面,体现出创新。”

“我没有否认你说的这点,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局限在传统的表现手法里。”

肖杨认真地思索着,脸上没了惯有的温暖笑容,看上去竟然有些冷冷的,

“鹿特丹的城市重建采用的是笛卡尔式直角网格设计,但即便是市中心最典型的lijnbaan拱廊,像那样把商业区和办公室融合在一起的人行步道在当时也是首例——所以我不觉得ma的设计理念就是把平面变成可复制的空间。”

“但这就是典型的荷兰式街道啊。”金发小辫子小哥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语速陡然快了一倍,像是在和他比谁的英语更溜,

“我从小长在鹿特丹我当然清楚,每一个空间单体都由几栋连排的双层住所,三四层楼高的体块和少数几座城堡教堂式的中高层建筑组成,加上铺开的花园、道路和基础设施,从层次上而言平衡得刚刚好。所谓的创新,也不过就是在每个基础街区单体上把各个元素打乱重新排列。再比


状态提示:第 11 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