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脱离绑定关系而回到现代。

沈曦扁着嘴,内心犹豫挣扎过后,又把玉佩带回了脖子上。

如果玉佩带她穿越在两个不同时代的物件,她摘下来了是不是就回不去了,要摘下来必须得是在她回去之后吧。沈曦打定主意明天打电话问问奶奶,当初玉佩到底是哪里求来的,说不定在那里沈曦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天放学后,沈曦给奶奶打了一通电话。

老人家没多想孙女特地来询问这件事的理由,就和沈曦说了当年求来玉佩时的种种细节。那是当地一个香火旺盛很有名的寺庙,沈曦当下决定等到周末的时候过去。

早上醒来后沈曦又不死心地试了无数次,但玉佩就是顽固地挂在她脖子上怎么也拿不下来。

沈曦没辙了,才会果断做下这么个决定。

大殿内,帝王坐于上,文臣武将分立两边,今日不知是谁开了头再谈迁都的事,朝堂上顿时两派声音吵得不可开交。

说是迁都,倒不如说是迁回都。如今大昭的王城南京在二十年前也只是一块富庶的江南之地,南京是改迁了国都后改的名。而迁都的原因,站在这里的无论王侯将相都有些羞于启齿,三十年前北方的山河在他们手里拱手相让,一路仓皇逃到南边,最终落脚在金陵。

如何甘心?

但那时境况窘迫,外有强敌,内亦有豺狼虎豹,大昭连被咬下了两大块肉。北蛮占了塞北;安王谋反,于西南拥兵自立,大昭的大好河山在那时就四分五裂再也收不回来了。他们这群人只能苟且躲在温柔的江南,盼望着有朝一日能收复失地重返上京。

甚至那时将如今的国都改名南京二字,背后的寓意亦人尽皆知。

上京在北,南京在南。

只是当初的雄心壮志早已在岁月变迁中面目全非了。

“虽是前些年就拿回了上京一带旧地,可塞北外的那些蛮夷依然虎视眈眈啊。”

“上京本就是大昭的国都,何况迁都北上,兵力北移,亦可震慑那些蛮夷。”

“那西南的安国又该如何?”

……

两边大有越吵越不罢休的架势,但最上方的帝王却显得十分兴意阑珊。崇明帝已经不年轻了,近来总是精神疲乏。他一抬眼,旁边的侍者就十分有眼色地高声道:“肃静——!”

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众臣都作低头状,上头的崇明帝看了觉得很是没意思。

“好了,吵吵嚷嚷的,当这里是菜市口不成?”

崇明帝看了一眼站在前排的隋珩,见他始终无动于衷,帝王心里几何没人知晓。

“迁都一事改日再议。”

“隋将军。”

隋珩应声出列:“臣在。”

帝王悠悠道:“这些年将军劳苦功高,朕看在心中。塞北还需将军镇守,不过你毕竟多年未回在京中了,等到开夏再回去亦不迟。”

两方慷慨激昂说了那样久,皇帝却似乎谁的也没有听进去,无论是哪一边都难掩失望,早朝便在这样尴尬低落的气氛中结束了。

待崇明帝走后,大臣们才三三两两离开。

作为夺回上京又常年镇守在那的人,隋珩的态度显得至关重要,可无论两方人如何拉拢,隋珩的态度都是那样平平淡淡,令不少各抱心思的人铩羽而归。

脚边多了一道淡淡的影子,隋珩转头,见是顾远舟。

若说京中闺秀们的心上人是谁,大多都逃不开顾远舟和贺澜亭。这两个家世一等一的贵公子都是fēng_liú倜傥的人物,前者君子温润如玉,后者翩若惊鸿人间难得。隋珩与顾远舟年岁相差不多,贺澜亭则要比他二人小上五六岁。隋珩未去塞北前,若说和谁关系不错,第一该是顾远舟了。

顾远舟叫住隋珩:“书斐,等会可有空?”

书斐是隋珩表字。

隋珩性格素来寡淡惜字如金,但待朋友,面色明显要温和不少:“嗯,怎么了?”

顾远舟失笑摇头,手搭在隋珩肩上轻拍了下:“不过是想请你福来楼吃顿饭,你我好久不曾聚聚了。怎么,没空?”

这时,贺二公子从两人身旁悠悠然超过去,一双桃花眼一瞥,仿佛才看到这二人,嘴角微勾着,笑容散漫却不轻佻。

“两位怎么还在这。”

顾远舟微笑:“我本欲约隋将军中午一道用饭。”

贺澜亭哦了一声:“两位好兴致。”

说完这么一句,贺二公子本人又拢着袖子离开了。

原地的两人都没太在意贺澜亭话中是否别有深意,贺二这人心思多得很,猜他所想不过是白费时间。

待贺二人走远,隋珩本要回复顾远舟的话,但心不知怎的,倏然就想起他府上那个奇怪的小姑娘了。说来今早还未见到她。

隋珩不由轻蹙眉。

另一边,沈曦一睁眼发现自己身处在一辆马车内。如果玉佩里头住了一个人的话,沈曦这会估计已经掐着对方的脖子使劲晃了。

这破玉佩又把她弄到哪去了?!

马车的帘子挡不住外头的光亮,很显然,天已经亮了很久了。

沈曦小心翼翼地撩开一个角,入眼是朱红的宫墙和不少从宫门里出来的大臣。

就算历史再不好,沈曦也明白她这会很可能身处皇宫门口。

令沈曦深感无措的是,她不知道这辆马车上载的是哪位大臣。

一想到很可能不是隋珩,沈曦心里顿时就慌了起来。

然而人倒霉起来喝口水都能噎着,沈曦本


状态提示:7.第七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