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络游戏>钢铁时代>第四百三十一章 默契战局

朱尔典在开完会之后,直接去了河南项城,却没有见到袁世凯,说是去山里,给祖坟进香和守灵去了,要到年后才能够回来,等了几天之后,朱尔典等不下去,又回到了北京,继续的催促清政府。

列强们开会的消息,并不是绝对保密的,因为有德国人穆默的关系,他们还是通过德美的渠道,告知了包头,对于此,杨元钊只是稍稍的关注一下,就没有太在意。

或许之前,北洋军的压力是让所有人都必须要关注的,也不得不关注,可是现在,在张家口一战之后,所有人都平静了下来,第五镇和第六镇一起攻击,却被第一师跟头流水的给打了下去,几乎消灭了一个镇,这是根据现场武器,尸体,还有俘虏人数共同得到的,包头的损失是微乎其微的,这种情况之下,即便英国人提前给付关余了又如何,只要他们不亲自出手,总有应对的方法。

无错..

现在,新军征召工作,早已经基本上完成,整个部队,扩张到了10个师,加上新成立的教练团和学兵团,主要是西北军校学生构成,现役军人的总数一共是23万人,武器装备早已经到位的,扩充了一半之后,老兵新兵混杂,战斗力稍稍的下降了一点,却不多,现在正在紧张的训练,估计最多两个月,就会拥有基本的战斗力。蔡锷打的不错,一个月的功夫,绝对够用了,包括列强在内,都已经低估了整个包头的实力,就算是之前5个师的兵力,也已经不是北洋军能够啃下来了的,更何况现在。

此时的包头,跟之前有这明显的不同了的。到处都是紧张的人群,生活的节奏和效率开始增加了,之前8小时的工作制,这是法定的。受到包头各种法律保护的。

但是现在是战争时期,军事化管理之下,只是防止铺张浪费。但是工人自觉的都把时间增加到了10个小时,甚至是12个小时。用自己的努力,来减少缺少的工人造成的影响。5个师的新编军队,一共抽调了10万的民兵预备役,这些除了一些高级技工之外,大多数都是工厂里面的中坚。关键的是,工人们不但工作时间延长,在认真程度上面,也比以前更好多快好省,认真专心,成为了整个包头主题,多生产一件产品,多生产一发子弹,就能够对前线增加一线的支援,这让包头这个工业城市,顿时增加了无数的升级和活力,产能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暴涨了起来。

包头跟北洋在打仗,可是除了京张铁路,其他的方向,包头的交易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是加大了,因为打仗和包头独立的关系,大家不知道,这一场仗会打多久,包头的产品,全部都是坚挺的硬通货,大不了,多购入一点,大家屯起来慢慢的卖,各种矿产资源也源源不断的注入,本身,运力上就有些富裕的包头到太原铁路,现在几乎是满负荷的运行,各种的原料,源源不断的通过这一条铁路,注入到了包头。

清廷真的已经要寿终正寝了,刘澍叹息的道,他本来还担心,当包头独立以后,包头的产业会受到不小的打击,最少,没有大量的原材料,包头几乎不可能生产出全部的产品,如果周围都对包头进行封锁,那真的会有些影响。

当然了,这点早有准备个,各种的原材料,几乎囤积了一年左右的分量,可是天知道这一仗会打多久,真的要是打一年以上,对于包头的影响也会加剧,还是决定性的。

不过很显然,清廷根本就没有的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派兵前来攻打,其他的,就没有别的了,这样程度的打击,包头轻松的支撑下来,反而在打仗期间,不停的扩大生产规模,包头工业区,已经从原来的20平方公里,扩展到了40平方公里,足足扩大了一倍,各种工厂也都次第的建成。

北洋军的战报,只是在清廷和列强哪里传播,但是此时的清廷简直是筛子一样的,真实的战报,底层的民众不知道,包头这边也低调的没有过多的宣传,可是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包头着力于发展工业和商业,很多既得利益者,对于包头,是抱着复杂和不同的想法的,这也是之前北洋开战,很多人观望的原因,现在,包头不但抵挡住了北洋两个镇的攻击,并且消灭了快一个镇,这样的战果不能代表包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可也足以让一些摇摆不定的开始下注了。

南方地主,商人,北方的一些达官贵人,开始跟包头接触,一些意向的投资也投到了包头,对于此,杨元钊当然是全部笑纳和欢迎的,中国要想崛起,他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契机而已,真正要全面起飞,需要激发全国人民,甚至是各阶层的力量,难得有这样的机会,管他投机不投机的,先接过来再说。

二月中旬,当英国从印度,从新加坡紧急调动过来的东西,终于运到了北京的时候,朱而典本以为,清廷会立刻的派出北洋军,灭掉这个包头的反政府军,却没想到,因为过年的,清政府去忙乎过年的事情了,甚至连北洋军也开始放大假了,京营的基本上,除了少部分常驻的,其他放大假了,其他地方,也多多少少,少了不少人。

没人怎么打,朱而典来到中国这么多年,可以说是一个中国通,可是第一次这么的痛恨过年。

从二月初,到3月,过年结束,愣是没有人出发,前线只是第五镇和第六镇,保持着低烈度攻击,每天小范围的攻击,这样的烈度,几乎让蔡锷等想要打瞌睡,张家口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一章 默契战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