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现在看起来气势汹汹,大有一举击溃国防军的架势,但是对于真正熟悉战事的人来说,这都是假像。
因为地型的关系,日军很难在鸭绿江一线展开兵力,即使达成突破,只要不能击溃当面的国防军,一旦后续兵力跟进不足,就有可能被反应过来的国防军切断后路,到那个时候,就该日本人跳脚了。
想到援军,吴畏心中一动,如果日军本来的意图就是调动国防军的援军呢?
共和国现在编制上有三十二个师,说起来很是兵多将广,但是实际上真正能打的只有叶知秋起家的那几支部队和几支边军,除了东北的三个经过战火锤炼的师之外,能数得着的就是段祺瑞的滇军了。
现在国防军中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第一师和第四师都在东北,京津地区能打的只有第二师和总参的警卫营,如果日军能够把第一、第四两个师拴在山海关外,那么只要再有一支和山县有朋的第一军规模相当的部队在京津地区登录,那么共和国首都地区就要糜烂了。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从沙盘上挪开,落到墙边的地图上,脱口说道:“这是佯攻。”
事实上,他对自己得出的这个结论也感到很意外,所以叫出来的时候声音不免大了一点。不但王启年等人听到了,就连站在远处的营团级军官们也都听到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给吴畏面子,事实上觉得吴畏进步太快,看他不顺眼的大有人在,只不过部队里最重军功,像吴畏这样实打实拿命拼出来的功劳,就算有人不服气,也不能真拿到台面上来说。
但是这次吴畏的表现就有点出格,就算他现在的军衔已经是中校了,军职也不过是个营长,和师长们煞有介事的讨论战事已经很出格了,现在居然还要判断日军的战略意图,他以为自己是总参谋长吗?
所以听了吴畏的话,顿时就有人嗤笑道:“吴营长好高明的眼力,小日本就应该让给你来指挥。”
吴畏对这种讥笑毫不在意,事实上他现在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地图上,根本没有注意到别人在说些什么。
他走到地图下抬头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重复道:“这是佯攻。”
王启年倒是没有嘲笑吴畏的冒失,看着他问道:“为什么?”
吴畏看了看沙盘旁边放着的木制长杆,好歹有点自知之明,没有拿起来指点河山,只是伸手指着沙盘说道:“日本人打不起持久战,他们国力不行。”
他看着王启年和蓝晓田,很肯定的说道:“他们拖不起,拖得时间久了,不但日本国内撑不起,国际上也不会容许他们打下去,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小日本想怎么打就能怎么打,那还要咱们干什么?”军官中有人笑道。
“没错。”吴畏说道:“所以日军需要给自己创造机会。”
他走到地图前,伸手指着北京的位置,说道:“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这怎么可能?”有人惊叫了起来。
吴畏此刻已经成竹在胸,他虽然不清楚穿越前那个世界甲午战争的具体历程,但是却知道日军是在歼灭北洋水师之后登陆旅顺口,进而威胁京津地区,这才让满清政府惊慌失措,赔款投降。
对于日本国来说,中华大地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能够迫使共和国迅速放弃抵抗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直扑北京,让当权者吓破胆,然后逼迫中央政府签订城下之盟。
这个计划说起来倒是和吴畏奇袭日军前指很有相似之处,中心思想都是斩首战术,只不过和日本人比起来,吴畏二月份的行动就变得像是小打小闹了。
他回头看了看军官们,指着地图上代表海洋的蓝色地区说到:“日本人可以做到,因为他们有优势的海军,他们可以利用海洋来快速转用兵力,而我们虽然占据内线,但是却因为缺乏快速的交通工具,只能疲于奔命,被动挨打。”
“你觉得日军会在天津港登陆?”王启年一直没有说话,似乎也在思考吴畏的想法是否合理,这个时候才插话问了一句,他这么问,显然也是认同吴畏的判断。
吴畏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天津港是个好地方,事实上在他穿越前的历史上,八国联军就是在天津附近登陆,然后一路打进北京城里,一把火烧了圆明圆。
但是八国联军可以这么干,吴畏却并不觉得日军也有这个魄力。
因为天津交通便利,所以欧洲列强大多在天津驻有领事,那里算是列强在远东利益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日军如果挥军登陆,第一个跳起来反对的只怕未必是共和国政府,弄不好英国人的远东舰队就要直接参战了。
虽然吴畏现在还弄不清楚西方列强在中日冲突方面的态度,但是可是肯定,能在远东事务上说上话的英国此时绝对不会愿意有人打破这个地区的政治均势,让两个对大英帝国友善的国家打个头破血流。
王启年看到吴畏摇头,倒也没有催他,自己也盯着地图出神,这个年代信息不畅,他当然不会像吴畏那样对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洞若观火,事实上他甚至都分不清欧洲那片都有哪些主要国家。
所以他对于吴畏判断日军不会在天津登陆并不怎么相信,只是想看看吴畏是怎么想的而已。
吴畏的手指在地图上沿着北京城画了一个圈,最后落在了渤海湾里,却迟迟说不出名字。
看着吴畏迟疑的样子,蓝晓田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