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也怪了,众人很尊敬甚是钦佩杨廷和的才学。但看到杨廷和竟然走通了祭酒大人程敏政的关系,来让他的这么小的一个儿子来读书,心里都是不忿。
有些人心里虽说有怨气,不满意,但却不敢挑头站出来。可这时徐奎壁带头了,枪打出头鸟,即使出了问题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那何不痛快的牢骚上几句,解解心中的郁闷呀。
他们的想法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杨慎实在太小了。可能杨慎这样的小孩子晚上睡觉还会时不时的尿炕呢。他们和这样一个孩子在一起读书,整日朝夕相处,这从面子上实在不好过啊。
要知道,能来国子监的这些人都是各地学识不菲的人。
所谓文人相轻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周致此时的想法自然和大家不同。作为一个穿越者,后世大学的文史类毕业生,若是不知晓大明三才子之的杨慎,那就可笑至极了。
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杨慎既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
周致还知道,这杨慎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杨廷和是当代才子就不用说了,他的祖父杨春那也是一代名儒,在湖广曾任提学官。史书记载,杨慎自幼就聪慧过人,又非常好学。
七岁的时候,杨慎的母亲教给他句读和唐代绝句,杨慎便过耳成诵。
周致坐在最前面的位置,见到大明历史上的这样一位牛人,倏忽之间有些脸红。早在两年前,周致和老秀才王鼎讨论三国之时,周致就曾剽窃过后来杨慎所作的中的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
周致此时想起,心道,呵呵!真若是说起来,真不知是谁剽窃谁的了。按道理现在是自己早有了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句子,呵呵!杨慎日后要作,还真不知会作何感想。
在那时候周致就曾希望此生能和杨慎有所交集。今日杨慎来国子监读书了,那日后定要和他多多亲近。他的年龄虽小,但自己决不能和其他人一样轻视他,他的才学可是不浅呐!
再有,自己有过目成诵的本领,这位杨慎大牛人好像也有这样的本领。想来等他到了自己这样的年龄,自己还真是比不过他。
周致此时胡乱的想着,却见此时站在台上的杨慎小脸登时通红。
杨廷和脸上也是微微一变。不过,他毕竟经历了很多事情,心里也极其成熟,只是冷漠的扫视了众人一下,便又恢复了常色。
祭酒程敏政没想到监生们竟有这样大的胆子,公然叫嚣。一时气的老脸通红,双目一瞪,怒声道,老夫看是谁在造次?
其实他早就听出了第一个领头的是徐奎壁。可徐奎壁是魏国公溆浦的儿子。是正宗的皇亲国戚,又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国子监祭酒敢轻易得罪的。
没办法,只有睁只眼闭只眼,将罪责推脱在众人身上。可是让程敏政很没面子的是徐奎壁今日不知是犯了什么邪,竟陡然站起,大声说道,祭酒大人,其实刚才是大家都在说对这小孩子不服气,让他来我们国子监读书,是对大家的一种羞辱。我们不能与他为伍。
这就让程敏政不好处理了。
杨廷和神色如常,并不说话。
可此时站在台上的那个小孩子杨慎却是脆声说道,既然大家不服气,那我就和你们比试一下。
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读书也自然不分老少年幼,只要是能写出好文章,我大明朝就能科举取仕。
杨慎一边说着,一边将小脸扬起,一副十分孤傲之态。
也难怪了,像杨慎这样的神童般人物,九岁就中了秀才,写出的文章,甚至诗词都非常不错。他幼小的心灵里难免就滋生出骄傲的情绪。
何况,刚才众人都是瞧他不起,更是让他斗志大增。
他暗暗想道,你们都比我大又能如何?这国子监是读书的地方,又不是比年龄大小的。
我年龄虽小,但却在作文诗词上不会惧了你们。
今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让你们看看我杨慎的厉害。
杨廷和听杨慎这样说,就朝杨慎看过去。暗道,此子还需多加磨砺才是。心浮气躁,如何能读好书呀。
可转念一想,这样也好。杨慎既然想和大家比试,那就让他比一比。国子监是藏龙卧虎之地,定然会有人比的过杨慎,也好挫挫杨慎的锐气,让他的一颗心稳定扎实下来。
所以此时的杨廷和还是没有说话。
他不说话,等于是默许了。
程敏政就更加为难起来。这都什么事呀,今日的课俨然是不能上了。可若是比试起来,杨慎真的不行,那他来国子监读书显然就有些不妥了,自己也会跟着脸上无光。这样又如何对得起杨廷和。
可若是杨慎领先,那自己这国子监不到四百监生可就够窝囊了。比不过一个十岁的孩子,就是国子监这些先生都颜面无光。
徐奎壁当即笑道,呵呵,好大的口气,要和我们众人比试。行!做文章需要的功夫长,我们就不比作文了。
学生听说杨大人的诗词做的不差,想必贵公子杨慎这孩子的诗词也定然不差了,那就比试诗词吧!
徐奎壁显然说话带刺。他这样说其实根本就没有考虑,没有经过大脑。在他想来,无论比试什么,杨慎都不会胜过这差不多四百监生。
自己自然不说,就身边的柳开先诗词歌赋,八股文章哪一样不是在国子监里高居位。
柳开先若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