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青铜甲>第二章 情报传递

所谓的出使,只是借用了这个名词的噱头而已。只有代表国家形象的使臣遵照国君的命令出访,才可以被称为出使。吕子虽然也是遵照秦昭王的命令进入的齐国,但其身份仍不是秦国使臣。

毕竟有个令人特难受的身份在里面纠结,任谁也不敢就此放开而不管不顾。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秦昭王命人传递给吕子的只是王命口谕,而不是用文字书写的帝王旨意。

既然没有秦国使臣的身份所累,自然也就不用按照官方正统的接待方案入出都城。所以吕子等人进入齐国都城临淄以后,并未直接去面见齐国君叙旧。而是先去了设立在临淄的昌盛记分号,因为先期到达的常羽和昌盛记掌柜孔亮在等着他。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常羽和孔亮两个人等着分号里而不是外出迎接的原因。按照相关规定,大掌柜视察分号是不准有接待方案的。比如要迎接出去多少里地,又比如要什么样的规格排场等都是严令禁止的。至于吃住行等诸多问题,也都有规定并且不准提前准备。

接待时的酒水可以上桌,但所食饭菜必须是标准的四菜一汤。现在的秦国可是在打仗,连大王都在节衣缩食提倡全国人民节约。兄弟们私底下的会面,也就不必象接待外界那样搞得别开生面铺张浪费。

不准外出迎接大掌柜,并没有要求不能在院子里搞。随着吕子被常羽和孔亮迎接进大宅院,大大小小的十几位兄弟也是精神抖擞腆着胸脯。这可是大掌柜亲自前来!畏畏缩缩的说话都说不成溜,也就别怪上天总不给谁机会!

简单的迎接仪式过后,吕子让大伙儿该忙什么就去忙什么。用他的话讲,那就是有本事的人不用担心下岗。没本事的人就是象本掌柜长得一样英俊也属于个绣花枕头,这样的人在昌盛记是混不下去的!把自己的手底的活儿干漂亮,比什么都强!

等众兄弟全都散去,吕子把地头上的几位管事的召集起来开个小会。他需要知道当前齐国对于上党战役的态度,以及现在齐军主力的动向。只要齐国军队还没有正式介入进去,相信还是有机会把这支箭给收回来的。

等会议正式结束以后,吕子单独把孔亮和常羽留下来训话。作为他的代表,吕子想知道常羽这些天到底在干什么!这么大的事情竟然还是从大王那里得知的,开什么玩笑!?这对于秦国的情报部门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被训得满头大汗的两个人一边接收大掌柜的怒火,冷汗直往下滴都没敢伸手去擦。这个罪过可大了去了,没哆嗦成一个就已经不错了!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吕子火大,毕竟齐国这边还有齐国宰相这条线存在。国家动用武力,一国之相不可能不知道。从发布动员令到调集大军,可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

消息既然能被还在河内练兵的秦昭王得知,齐国方面准备出兵的事情恐怕已经不是十天半个月了!再说,这又不是动用仨瓜俩枣,几十万部队的调动待要多大的动静!?你们的招子都瞎了?还是只为吃东西长的!?

李信还是头一次见吕子发这么大的火儿,偷着朝还傻站在那的笨蛋孙十三递个眼色。两个人用眼神一交流,随即心领神会。忙掐诀念咒,祭起尿遁大法逃之夭夭。

等大掌柜那边没了动静,接着听到喝水的动静。常羽偷着朝满头大汗的孔亮看看,看到孔亮点头示意,这才表示自己有下情回禀。

但凡进入昌盛记的都不是一般人,能领导这些人员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任掌柜一职的,必然是出类拔萃之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吕子训完话以后会听解释。否则的话,相关的处理意见早就下达了!

吕子此时听到常羽要解释,放下茶碗表示可以继续。随后的答案应该不出所料,设立在齐国都城临淄的昌盛记的确把齐军准备出兵的消息传递出去了。并且按照信使的出发时间推算,应该要早已秦昭王得到消息。

也就是说,负责传递书信的信使并未完成任务!半路上不知出了什么状况,导致此次送信任务行动失败。但作为临淄分舵,这里面还是存在失误的。

如此大的军情传递,为保证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情况是有辅助方法的。为了避免出现送信人员半路出事而导致消息送不到,一般都会把情报划出数个等级并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除特别紧急的鸡毛信外,负责传递消息的人员也会根据情报等级来设置辅助人员随后跟随的。送信人员的忠心是不必怀疑的,层层的严格筛选保证了最基本的根正苗红。

但整个送信过程里面也存在着万一,这也是让人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中途出现的不可抗力的事情发生,有时也不是人力能够与之抗衡的。

这就对如何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送信任务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如何来保证将这种可能压缩到极致。于是有人建议改革陈旧的送信制度,将单一的信息传递分列出数个等级,然后再根据书信的密级来决定传递的方式。

象传递各诸侯国动用军队的消息其实也有等级的,且分为三个等级。其中包括:诸侯国的军事演习,为第一个等级;诸侯国对外用兵及对那个诸侯用兵,定为第二个等级;若是威胁秦国的用兵,则属于最高级,也就是第三个等级。

众所周知,秦赵两国正在为上党地区的归属问题倾注国力。此时的齐军准备赶往上党,也就可以适用于第


状态提示:第二章 情报传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