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彼岸青藤>第三百一十七章 亏大了

自从来了美国,辰辰反而变得比在国内时更有民族自豪感,他对鲍勃的话不敢完全苟同,对学长将录取结果泾渭分明地归咎于种族歧视更是心存疑虑,然而,要命的是,他无法举出例子证伪。

他提起茶壶,又为学长斟上了一些大麦茶,问道:“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中国那么强大,海外华人都感觉腰杆笔直,这好像不科学。”

鲍勃思忖片刻,答道:“首先,我们本身就缺乏‘社会资源’,比方说,我们没有父母兄弟爷爷奶奶曾经是哈佛的校友,或是捐助过大楼和图书馆;我们没有机会去全球知名的实验室、知名的公司企业进行暑期实习的机会,就连去非洲做义工这种招生官已经觉得司空见惯的活动,能拿出足够多资金支持的家庭也是少数。第二,无论是文化差异,还是个性使然,我们与美国主流社会处于一个分离的状态,真正地融入和被认同还面临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第三,对于那些母语不是英语的华裔申请者,信息上的不对等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些都让我们处于大学申请这条鄙视链的最底端。”

鲍勃的分析太过理性,简直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大家甚至要怀疑,他是否真的是个得了忧郁症的病人。

不过,他的说法听得大家心灰意冷,甚至可以说,对未来充满绝望。

此时,“放宽心态,相信一切都会变好“之类的话,在鲍勃的分析面前,完全成了一句废话。

“录取的随机性具体是指什么呢?”云泽明年就要面临升学,他自然也在忧虑自己的命运。

理性似乎重新回到了鲍勃身上,他说:“正如我刚才举过的摇帽子抓阄的例子,在众多的出类拔萃的申请者中,顶尖名校并不是寻求其中最好的申请人,甚至,他们没有,也不需要遵从一个定义明确的,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最好”的标准。相反,他们追求的是平衡。他们只需要把各种各样的新生招到校园里来就可以了。这就如同为一个任性的孩子搭配一盒杂拌儿零食的时候,他们不会在乎这一小把朴素的杏仁是不是比那个炸薯片更有营养,更健康,更值得放进盒子里,他们只是挑选看起来最花里胡哨的诱人零食。这某种程度上讲,和生活在热带丛林中的猴子们从树上数不清的香蕉中随意摘取的几率是一样的。”

“那暗箱操作呢?又是指什么?美国不是一个最公平公正的社会吗?”薇薇安敏锐的目光似乎想洞悉一切令学长因执念而癫狂的因素。

鲍勃“哼”了一声,道:“你们太年轻,太天真,有一种东西真的就叫‘活久见’。你们不觉得,昆丁被斯坦福录取很耐人寻味吗?我听说,他a(一门相当于大学难度的艺术课)的画作,是让一个很有名的新锐艺术家捉刀带笔的,而且,他爸爸还请了纽约的大艺术评论家,在一个很有权威性的艺术杂志上,对‘他的作品’大加吹捧。他的获得2360分的超高成绩也出乎我的意料,我们平日在一起上课,我知道他的水平是得不了这样的成绩的,听说,他考的时候,整个考场只有他一个人,据传闻,他除了带进电子词典之外,还带了一名助理陪同。”

“啊?这不可能吧?”云泽大惊失色,“美国的学术诚信不是一件天大的事吗?”

其他同学脸上也露出了诧异的目光,他们齐齐看相鲍勃,仿佛能在他那里寻求到正确的答案。

“你们可以问问大卫,这些事在十二年级几乎是人尽皆知的。”

大卫听了鲍勃的话,默默推了一下眼镜,点点头。

“你们大可对这些传言表示怀疑,”鲍勃悠悠开口:“我也不能给每一条传言加一个百分之百可信的背书,但也不能说,这只是空穴来风,至少有一件事是我亲身经历的。在11年级期末,我曾被告知,某校董请我再完成一张拉丁语的试卷,我不敢拒绝,当然,更没有声张。我心里隐隐感到,我是在替昆丁考试,因为他在正式考试那天碰巧生病了。后来,我的猜测被印证了。十二年级开学后,昆丁有一次在班上炫耀自己的成绩单,我无意中看到了他拉丁语的总评,尽管他平时的成绩是c,而那次期末得到了98分,因为期末成绩在计算gpa时的加权比重比较大,使得吕卡翁博士在最终昆丁的成绩总评时,给了他一个b。”

鲍勃在整晚的谈话中都对rd(常规申请)绝口不提,其实,这才是最令辰辰担心的,凭着鲍勃优异成绩和各方面硬件,在rd中收获几张藤校的录取绝对不是什么难事,然而,他似乎已经无心恋战,对申请心灰意冷了。

“老大,你那么聪明通透的一个人,怎么会不明白,对于人生来说,这四年的成长和收获远比升入哪一所大学更加重要的呀。”辰辰自知流于表面的劝慰无济于事,却仍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鲍勃神情悲壮,语气却平缓:“你们安慰我的话,我的家里人和医生早就一遍遍地说过了,其中的道理我明白。谢谢。”

回去的时候,羽悠、辰辰、义廷和文瑾打了一辆uber。

坐在车上,羽悠的目光望着窗外一言不发,文瑾垂着头叹息道:“这个世界真的这么令人绝望吗?主耶稣基督啊,我的灵魂需要拯救。”

“不是学长太悲观,就是我们太天真。”辰辰也有些茫然。

半天没说一句话的羽悠,忽然开口,像是自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魔咒。”

坐在司机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七章 亏大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