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1007.第1007章 1011 戈登弗里曼如是说

“希望工程?”黄训看这林有德,“我们来搞么?”

“当然,现在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政府有的是事情要忙活,教育就只能我们来了,不是吗?”林有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标就是将小学覆盖到绝大多数乡镇,扎实基础教育。”

“这要花费很多很多的钱。”黄训皱着眉头看着林有德,“真的有必要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帮助国家建立更加完善的、高级的工业体系?”

“这些当然会做,建立工业体系这些,都是商业交易,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取回报,不但我们会非常乐意来帮忙,恐怕欧洲那些想要获得订单的公司也都会来帮忙,美国人也会插一脚。说实话,这个不必担心。”

林有德轻轻摆了摆手。这个时空的新明最大的优势就是,国际社会的局面比另一个时空要缓和得多也友好得多。毕竟新明在那样不利的局面下和美国人干了那么久,硬生生的拖住了美国如此多的部队,新明的国际声望要比另一个时空刚刚建立时的共和国更高。最重要的是,这个时空的新明没有什么技术封锁,至少整个欧洲都在向新明敞开自己的怀抱。

而且林有德在和武先生的会谈中已经强调了开放的重要性,他向武先生阐述了全球化的趋势,指出新明必须拥抱这个趋势,才能获得迎头赶上的契机。

除此之外,林有德还向武先生全面阐述了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的细节。

换而言之,现在的新明,即将跳过摸索的阶段,直接进入相当于另一个时空的改革开放的时期。

“你知道在这场大潮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林有德盯着黄训,“是产业工人的数量,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电力供应,供水,运输系统,所有这些基础设施一定要建好,在这之上必须有数量足够多的产业工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大量外资来投资办厂。而要拥有产业工人,就必须加强基础教育。在现在这个时代,一个不识字的工人,是不能被叫做产业工人的,他连工艺手册都看不懂!将来,最顶尖的机床将会走向数字化,生产工艺也会有相应的进化,对工人的知识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在林有德穿越前的时空,曾经有不少人预言那些移动到中国来的工业生产,会最终向其他国家转移,以追求更低的人工成本,并且以此断言中国多少年内必将崩溃。只可惜这些人倡导的崩溃论存在了二十多年,他们预言的新的产业转移却并没有发生。

理由很简单,那些工人工资比中国低的国家,要么基础建设和中国差距太大,无法承担现代工业,要么人口受教育程度太低,无法提供足够的合格的产业工人,所以资本就算垂涎他们那里的低工资,却没有办法将自己的产能转移到这些国家。

所以,在未来,基础设施和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将会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十亿文盲,那就只是一群文盲而已。而十亿受过足够基础教育的人口,那就叫人力资源。”林有德抓着黄训的肩膀,“你明白吗?所以,我们必须要兴办教育,而这个投入几乎不能产生什么回报,正因为这样,这才需要我们来做。除了我们和新明政府自己,没人来中国投资教育了。”

“我明白了,”黄训点点头,同时伸手调整了一下助听器的位置,“这么多年来,你对未来的预判就没有错过,我这次也相信你。我亲自负责这个事情,只要资金到位,立刻就开始。”

“你要组织一群有足够热情、同时信仰坚定的年轻人,把他们派去建立这些学校并且任教。那里的环境肯定会非常艰苦,所以一定要派品行最优良、信仰最坚定的年轻人去。你告诉这些年轻人,只要他们在山区任教五年,等他们被替换回来的时候,就会获得去海外nerv总部学习的机会,在总部他们可以学习他们想要学习的任何学科,我负担他们学习的全部费用。”

“你是打算通过艰苦的环境考验这些年轻人。”黄训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林有德笑了:“没错,那些坚持下来的年轻人,如果还怀着一颗追求科学的心,他们就一定能成为出色的科学家。顶尖的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但那些中层的科学家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大规模的培养。我预计,这样的培养大概三十年后会展现出它的威力。”

林有德这个说法有自己的根据。在另一个时空,共和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基础教育还处在非常原始的阶段,但是在北上广等有条件的大城市,国家还是狠抓了一下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而是抓的方向和后来的高考指挥棒时代不一样:那时候小学生和中学生们被鼓励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在这些一般由少年宫组织的兴趣小组中,孩子们操作无线电收发报、制作无线遥控的航模、甚至自己制作收音机!这批孩子经过十几年的成长,又经历了大时代的洗礼之后,其中很多人进入了科研第一线,成为国家高精尖技术的中坚开发力量。

而在应试教育时代,虽然它有着诸多的弊病,但是这个时代中国同样完成了给十多亿人口扫盲的伟大创举,看看隔壁印度,人口少得多,结果到林有德穿越前也没能消灭文盲。另外,应试教育确实让中国人在数学等领域的平均水准比世界要高出一头。

林有德高中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流行去做日本东京大学入学测试的数学考卷,当时大家都觉


状态提示:1007.第1007章 1011 戈登弗里曼如是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