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督师>第840章 以战养战第说法

“是的,以战养战,用战争壮大自己,为下一场战争积蓄力量,战争完全可以就这么做,当然这么做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对于敌国,而不是内战,”吕汉强走在简易的码头上,看着一包包物资搬上了随着舰队而来的货运船只,看着不断靠港的,被紧急征召雇佣来的葫芦岛港垛南方商船,正在将一群群,虽然依旧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但已经面色上有了生机的难民装上船,运回辽西,吕汉强就向身边的随从这样的说着。

在轻松拿下牛庄之后,吕汉强第一时间向坐镇葫芦岛的徐杰出信鸽指令,命令他雇请所有南方刚刚到港卸货完毕的商船,紧急赶奔牛庄,转运自己缴获的海量的战利品,还有那近十万的难民。

这次吕汉强是彻底的红了眼,如果牛庄的城墙有价值的话,他都想将她直接搬回辽西去。

看着海量的物质正在源源不断地运上船,然后扯起风帆运回葫芦岛,吕汉强就满意的道,“其实对外战争无所谓正义与不正义,这一切的东西都牵扯着利益之间,你损失了我的利益,那么我就要用战争的办法,来找回我的利益,同时,为了利益,也可以找各种借口动战争,来争取自己应该得到的,和想要得到的利益。这个东西根本就没必要用圣人君子之话来掩盖什么,就比如说我们收复辽东,说穿了还不是为了利益,要不我们为什么要收服他?”

张大可不认同吕汉强的这种歪理邪说,立刻反驳吕汉强道:“辽东本来是大明的故土,一群建奴不受大明管教,背叛我们的大明朝廷,我们当然要收复,这是大义。”

吕汉强就看了一眼这个在这一群人里,还能够跟自己说的上话的人,无所谓的摇摇头道:“其实你说的对也不对,这场连续十几二十年的战争,不管它开始的原因是什么,但后来其实还是为面子和利益战争,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利益,后来才展到不顾及国内的状况,而最终只为了面子战争。”

看到张大可不以为然,吕汉强就耐心的和他解释:“这是一片穷山恶水,人口稀少,我们要他干什么?叛也就叛出去了,为什么我们全力要收服他?其实说穿了就是要收税,并且看中了这里丰富的关内没有的物产,结果层层压迫,最终让关外本来就贫困的女真建奴不得不起来造反,而后呢?随着天朝上国的面子不能丢失的理念,所以,咱们大明朝廷每年砸进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军费和大小野猪皮争这面子,其结果呢,也算他这两个大小野猪皮的运气,我们大明朝廷天灾人祸,才让他们成了气候,而你看看我。”

吕汉阳就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骄傲的道:“我用利益驱动边军抢掠草原,结果,几百上千年没有实现的,让草原彻底纳入中原版图的梦想,就在我的指引下实现了,现在那些不服王化的蒙古人,应该在漠北苟延残喘,如果这时候朝廷派出一队使节,就完全可以让他们称臣纳贡,当然,这样的结果我是不愿意看到的,我曾经做了一诗,其中有一句,叫做宜将剩勇追穷寇,说穿了,就是痛打落水狗,我这人最喜欢的就是痛打落水狗,以避免这只狗爬上岸再来咬我。”

这一点对身边所有的人来说,都不可以反驳,正是因为吕汉强带着几千人马冲进草原,并且鼓动那些衣食无着的边军,随着他冲进草原抢掠,结果那写边军竟然为了抢掠到足够到财富而活下去,竟然爆了让人瞠目结舌垛潜能力,实现了几个王朝穷其所有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这才有了今天大明朝北方的安定,才有了大明朝的版图,向北方延伸上千里,完成了当初太祖没有完成的夙愿,即便是在东北还在苟延残喘的林丹汗,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不过是吕汉强为了整个战略,而留下的一个手段,而一旦满清灭亡,那林丹的使命也就结束了,他的下场只能是两个,要么彻底融入大明王朝,要么就是灰飞烟灭。

“而每年,国朝耗费千万钱粮的复辽战争,却越打却越向山海关推进,彻底的拖垮了大明朝的财政,加深了西北百姓的负担,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而这件事交给我呢!我不但不花朝廷一分银子,不断将战线向东推移,取得节节胜利,而且还有丰厚的收入,这就是利益,两千万两的债务算什么?还要用十年吗?只要我这么打下去,把我所抢掠来的东西都变成银子,我想三五年我就还清了。”一说到银子,吕汉强就兴奋,这时候更加得意地向诸位炫耀:“其实你们大家看一看,我能取得这前后的战争胜利,最基础的是什么?”’大家都茫然地摇头。

“是经济战,是我运用了娴熟的经济战,最终打垮了皇太极。”然后扳起手指头给大家一一清点:“第一个,我用经济的办法来收买皇太极属下的人头,林丹汗在年前的时候,就给我将近7万颗人头,而我所付出的呢?不过区区3o万两白银而已,这在咱大明朝来说,是当初对付大小野猪皮军费中的九牛一毛,而那时候,用上千万的银钱换来的不过是每年千八百的建奴人头而已。”

大家在震惊中,不得不承认是这笔账。

“而我用这3o万两白银,不但收割了皇太极的人口,削弱了他的战争潜力,更给皇太极造成了无数的麻烦,让他顾此失彼,同时,我又用商都的食盐将满清的财政支柱,也就是现在牛庄的食盐挤出了蒙古市场,让他每年的损失不可计算,让满清的财政开始濒临崩溃,在不能抢


状态提示:第840章 以战养战第说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