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督师>第836章 引鸠止渴

这时候已经重病缠身的安平贝勒杜度咳嗽着上前拱手道:“万岁,臣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皇太极就转身看着这个重病缠身的杜度,心中不由产生一丝怜悯。

原先随着自己进攻大明的时候,这是一个怎么样强悍的汉子,而自从被吕汉强在京畿之地一战大败,杜度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垮掉了,回来之后就解去军权在家里养病,这次若不是实在没了人手帮衬自己,自己怎么忍心让他出山再担重任?

拉住他的双手,轻轻地叹息一声,“事情都紧急到了这个状况,还有什么能说不能说的?只要能跨过眼前这道坎,无论是对错你尽管说来。”

杜度深深的吸了口气,止住剧烈的咳嗽,带着肺叶丝丝的声音艰难道:“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挡住吕汉强的进攻,夺回牛庄,刚才范先生也说过,国内各地的叛乱,和盛京的重建都需要漫长的时间,这的确是等不及,因此臣愚见,各地的叛乱全部都是那些因饥饿而没了生路的汉民,而这些汉民已经被区划成汉八旗,所以臣建议皇上下旨,立刻将这些汉民中的青壮,整编成牛录,一来,可以让他们对周边的叛乱加以镇压,以便腾出镶黄旗主力应对我们真正的敌人,最主要的是,将这些青壮练成队伍,也就没有了他们造反的机会。”

这个办法不新鲜,也就是当初北宋的时候施行的厢兵制度,只要什么地方出现天灾人祸,朝廷立刻就将那里的青壮编入厢兵,从而降低叛乱的机会,同时,他们的军饷也可以养家,但他的后果也是有目共睹,最终成为北宋灭亡的一个原因。

这个办法用在眼前是再好不过了,但这里也有弊端,那就是财政的问题。

想当初,世界上第一富足的国家北宋,都被这庞大的厢兵拖垮,更何况是严重缺粮的大清?

同时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现在是什么时候?再过一段就开始春播了,而将这些本来是农夫的青壮编练成军,那土地靠谁耕种?明年的秋收会在哪里?这样一来,不用吕汉强再来骚扰春耕,就这一个制度下去,今年秋天的******就将更加严重。

所有的文武都看到了这个要命弊端,这就是割肉补疮。但没有一个人去提出异议,因为现在只有这个办法,只能寄希望于此,转而腾出手来打败吕汉强,然后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再将这些青壮放回去继续耕作,当然,这种想法近于奢望。

“至于国本盛京的恢复,我们不得不拿出原先走私过来的储备军粮,实行吕汉强拿手的以工代赈的办法,一来体现皇上的仁慈,二来安抚民心。”

杜度说完,就再次剧烈的咳嗽起来,上气不接下气,最后都咳嗽的弯下腰去,似乎都要将肺子整个咳嗽出来一般。

杜度度提议很有效,但这里必须有个关键度前提,那就是粮食,原先计划让范文斗去大明的南方收购粮食,然后通过朝鲜转运回大清,就在同年秋天的时候,范文导和他的一班伙伴们,在大明朝的南方已经收购了海量的粮食,就等着今年春天开海的时候,运过来,但现在看来这又成了一种奢望,因为刘汉强手中握着登莱水师这张王牌,吕汉强为了实现他饿死大清的计划,绝对不会让南方的粮食运到辽东来,别人可能束手无策,或者是考虑这样那样的利益集团,不敢动手,但吕汉强绝对不是这种人,它是一种为了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的人。所以,从大明朝的南方运粮到大清来,现在站在朝堂上的所有文武包括皇太极,都已经没有了奢望。

皇太极怜惜的赶紧给杜度敲打后背,一边敲打一边决定道:“第一个办法可行,立刻就执行,但第二个办法却不能办。因为以吕汉强的性格,这场战争要从开春一直打到秋收,在这期间他绝对不会收手,军无粮则乱啊,我们就指望着这点存粮和吕汉强坚持下去,坚持到入冬战争结束,我们才能获得必要的喘息与整顿的时间,因此军粮绝对不能动啊。”

然后看看杜度满脸失望与痛苦,皇太极转而道:“军粮不能动,但这次平叛,我们缴获了大量的金银,我们依旧可以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不过不放粮食,而直接给百姓工钱,让百姓自己拿着工钱自己想办法吧。”

这次平叛抄了武都是和两代皇帝几十年抢掠四方的,所得财货堆积如山,这样算来,皇太极也算了一笔横财,让户部,让内帑得到巨大的充盈,现在大清朝廷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金银珠宝,可是这些金银珠宝有用吗?没有用,因为你手托着金钱,你却买不到最关键的东西——粮食,你只能托着金银饿死。

这就是现在大清朝廷的窘境。

而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安定民心,重建盛京城,只给那些百姓工钱,他们拿到了工钱能做什么呢?只能起到安慰的作用,因为整个盛京城内几乎所有的粮店都已经没有一粒粮食了。

但大家也知道,皇太极说的对,战争一定会从开春打到秋收,军队没有粮食,让勇士们饿着肚子去厮杀,结果就是想当然的了。

粮食,必须保住,百姓只要给了他们钱,朝廷也就做到了仁至义尽了。

既然这两件事情有了不算解决办法的办法,那剩下的就是对吕汉强的攻击,于是,皇太极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在正黄旗和镶黄旗还没有完全整顿完毕的情况下,命令盘山正蓝旗出击牛庄,他的目的不是攻击夺取牛庄,而


状态提示:第836章 引鸠止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