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明督师>第781章 顺势改革

由卢象升主导的这个大明军队改革,虽然对吕汉强有些不利,但毕竟在全国推行起来却是大大的振奋了朝廷的军队士气,军队不再被不懂军略的文官瞎指挥,让懂得战争的内行将军们可以放手行事,而钱粮充足的士兵也愿意战斗,在南方,奢安之乱被重新改组的大明军队打得节节败退,看来平灭这十年多,几乎糜烂了云贵川三省等祸乱,有了在短时间内平息的可能。

而在西北,因为洪承畴这个文官懂得军略,同时对他的忠诚崇祯也没有怀疑,于是他就一人独自掌管了西北军区,指挥着以贺人龙为的一群西北悍将,还有增援的关宁铁骑,将残余的高迎祥李自成为的流寇追的上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再加上崇祯减免了山陕河北等北方几省地三年赋税,让百姓得到休息,从贼的人员大量减少,因此,山陕民乱也得到了控制,只要朝廷不掣肘洪承畴任其施为,洪承畴不出昏招,平定西北指日可待。

不过对于这次提前了的军事改革,吕汉强依旧心里耿耿于怀,整个军事改革除了改变整个大明军事结构之外,越来越看像是针对自己,看来崇祯皇帝对自己的担心依旧没有放下,自己的二哥卢象升不过是借了这种心态的东风。

吕汉强就想,那东风既然已经刮起,是不是我就应该顺势扯帆?自己别的能耐没有,就是会顺势造势,将改革这个历史大趋势,慢慢地融汇到这个古老沉闷的老大帝国里。

中国历史延续五千年,其实都是********,谁想走入朝堂,不在地方熬上个二三十年的资历,是绝对做不到的,而朝堂上,站满了都是头花白,胡须老长的老人,而且这样还被世人赞叹老成持重,却不想,这大大的阻碍了锐意进取的思想。

上一次,通过打倒温体仁集团,吕汉强顺势在老人的朝堂上参进去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卢象升洪承畴王方等最主要的干将,这样让这个暮气沉沉的老大帝国终于有了新鲜的血液,在中央集团作为决策层。

那么既然这次你崇祯给我来了一个拖后腿使绊子,那我不妨顺便再给你来一下,反正同学吗,就是用来互相伤害的。

给崇祯来一下,前提必须是顺着崇祯的意思,不能让崇祯再起疑心,那么好吧,咱们就从兵部开始,于是,吕汉强通过深思熟虑之后,向皇上崇祯上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上书——《论改编大明军队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管控条陈扎子。》

这个条陈开宗明义就写道:“军镇祸国久矣,前世之师,后世借鉴,不可不察,而国朝终将掌握地方军权,实乃江山稳固万世基业也,但历数中国历史,大唐盛世,俯视万邦,最终潘镇割据,国破家亡,因此后续朝代,严控武将专权,以大宋为最,天下最小的国土,却是世界的中心,天下最弱的军队,却是世界最强的经济中心,但事走极端,最终国破家亡,有靖康之耻,原因为何?中央掌控地方军队过严,致使将不知兵兵不懂将,皇帝坐在禁宫,却指挥几万里外的将士拼杀,简直是笑尔。张弛有度,方是国朝稳定的大局,臣经日思夜想,得皇上与卢象升尚书军事改革启,特上条陈,抒怀心意以为帝国万事久安。”

马屁一堆,借口一堆,其实最终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崇祯痛痛快快的答应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在中央设立军机处,名义上,大明帝国所有的军事指挥权力,全部归军机处所领,集合大明帝国所有的力量,包括户部钱粮,工部器械统一调配,以加强对地方军队各大军区的控制,达到真正军权掌控在中央。

而这个军机处,直接对皇上负责,既放权又集中,当然兵部是六部之外,直接统领全国军事的部门,那这个军机处领班大臣,便自然而然应该是由历任兵部尚书统领全局,当然,现在自然而然就是应该由卢象升作为领班大臣,其他各部互相协调互相监督,同时各军区的参军,都应该是这军机处挂名的一员,每有重大的军事战略性决策,都要征求各地参军的意见,以免形成盲目指挥,这样才能不使一家独大,万事平稳。

然后,在上书里,详细的描述了这个军机处的职能,架构,以及所管辖的范围,简直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从整个上书上来看,吕汉强都是在为崇祯皇帝所打算考虑,满篇里表现的忠心的不能再忠心,你皇上在要是怀疑吕汉强别有用心,那你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但在骨子里,吕汉强搞的这个军机处,却是变相的剥夺了皇帝的一种军事上的乾纲独断,变相的分了皇权,让互不统属的各部,真正起到协调各地军事战争的能力,记住,是起到协调各地军事战争的能力,而不是像宋朝那样,前面一个排的战斗,都要由中央下调令舆图。

如果按照吕汉强的这个办法,一旦军机处形成,那么在军机处里,领班大臣是自己的二哥卢象升,自己和大哥洪承畴,也将成为这其中一部分,如果再加上山东的孙元化,对自己好感非常的孙承宗,还有一个就是工部尚书,那么细算下来,军机处一共是两个尚书,加上六大军区的参军九个人里,自己这一派就占了六个,而如果再将小胖子这个徒有虚名的大明第一国公塞进去,那事情就更加完美了,这样分了皇权,保护了自己,而且是名正言顺,让天下人挑不出任何毛病,那么大明所有的军事,几乎就等于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你给我挖的坑都是小儿科,我看到


状态提示:第781章 顺势改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