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康熙康熙>第五章康熙实行“博学鸿儒科”
人的意见代表了很多人的意见。但是他们不了解康熙皇帝的心思,还没有真正地从战略高度看问题。于是,熊赐履启奏道:“让这些考生名落孙山,皇上就会落个不识才的名声,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臣认为,这179人全部授官,即使不愿意做官的,也给他们一个名义,算是退休!”

索额图奏道“皇上,现在国家财政困难,无辜赡养这些人,百姓会生出怨言的。”

康熙皇帝听了索额图所奏,笑了笑:“这几个人的费用国家还是能担得起的,只要国家安定,百姓不会有怨言。如果把他们悉数录取,他们难免暗地里嘲笑朕不懂文章,连这么明显的错误都没有发现。爱卿们看看,这是怎么解决?”

高士奇真是奇人,当下想出了办法:“皇上,臣以为他们不会的!皇上可命人把每处错误全用红笔标出,再加上改正的批语,发还给本人看。谁还能说出闲言碎语来?”

“好!”康熙一看这个办法很好,称赞道:“这样各方面就没有怨言。但愿他们能理解朕的一片苦心,为我们大清效力。就按照这个办法执行吧。”

于是,康熙皇帝从考生中挑选特别出色的士子,除了授予他们官职外,还让他们聚在一起编《明史》。康熙要求这些明朝遗老,拿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地再现历史。

面对开明的康熙皇帝,这些士子们都很感动,他们甚至暗暗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康熙皇帝的博学鸿儒科举办成功了!此后,康熙皇帝还命令,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发现有才,就可以随时随地推荐或自荐。所以,有好些人才,即使没有参加鸿儒科考试,但是被选中做官。

真正的“康乾盛世”到来了!

这样一来,康熙还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广纳人才,康熙皇帝的帝业更加稳固了,各民族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由于执行了康熙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政策,发现了更多的人才投入国家建设。有好些学问好的硕儒,被邀请参加《明史》的编写工作。

由于康熙经常与这些知识分子保持密切关系,这些知识分子认为遇到了明君,遇到了开明时代,他们都激发干劲,兢兢业业地工作,和康熙保持了密切的交往。

甚至他们中的许多人退休回乡后,仍然和康熙皇帝保持有好关系。

进士尤侗向来与康熙的关系很好。在他离任回乡后,康熙皇帝很是思念他。

有一次康熙皇帝因故又想起了尤侗,怀念与尤侗一起谈诗论词的情景。情之所至,康熙无以为拔,亲笔为他写了“鹤栖堂”的匾额,称赞他的为人。

当康熙皇帝听说尤侗因此得到很大光荣,被乡人尊重时,康熙摆摆手说:“一张匾额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他不凡阅历。”

还有个告老还乡的老进士邵远平与康熙交往的事,成为历史上的美谈。康熙南巡时,康熙途径邵远平的故乡,为邵远平的书房亲笔御书“蓬观”的匾额,有趣的是邵远平感激皇上的恩泽,便自号“蓬观子”,以示不忘皇上的恩情。


状态提示:第五章康熙实行“博学鸿儒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