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仙侠修真>诸夏纪>第十九章 廪君抉择,巫祝欲立教于巴
本就应该受到道歉与尊重。

以姜瑶的身份实力,若是她不愿意,姬考劈开灵山,未必会有这么顺利。

其中细节,姬考并不完全了然,却也能猜到一二。

······

巴国,夷城。

这是灵山之下最大的城邑,也是巴国的都邑。

灵山所传的巫脉,有成百上千,但是巴国的巫脉,却无疑是离灵山最近的。

离得最近,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最强大。

但凡巴国之中的巫祝有事,灵山之中,很快就能知道,然后派人帮忙。

巴国有巫祝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巴国成立之前。

当初巴人的先祖,居于武落钟离山之时,便先后有成就巫道的大修行者。

灵山十巫,有三位是巴人五姓的先祖。

可以说,巴人与灵山,几乎是一体同源的。

巴人与灵山一体同源,却不代表巴君一脉与巫庙巫祝,也是休戚与共的。

三年之前,巴蜀之争,巴君是要拼死与蜀地的柏灌氏力战,将柏灌氏挡在巴地之外的。

但是,巴方之中的巫祝,却受灵山之命,不愿意相助,坐视巴地被柏灌氏侵占。

为此,巴人的先君派人去殷商之中,求请商帝文丁相助,文丁派来殷商巫祝三师相援。

但是最终谁也没有想到,来援助巴人的殷商三师,与柏灌氏之中的修行者,同会于灵山之中。

他们立下约定,几乎就是将巴地拱手让给柏灌氏了。

巴君自然不会同意,他们就换了一位听话的巴君。

这位新的巴君,可是唯巫祝之命是从。反正巫祝们也承诺了,即便巴国被吞并,他也可以继续到灵山之中,过着自在日子。

幸好柏灌氏回师蜀地,被鱼凫氏所灭,否则此时的巴方,恐怕已经是不存在了。

即便这样,如今的巴方,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巫祝之国。

前些年,巫祝想在殷商立下巫教,却一直没有成功。商帝文丁宁死不屈,将他们的谋划成空了。

既然难以在殷商成功,灵山便授命巴地开始行立教之事。

后来灵山被一剑西来,劈出一条江道,影响极大。灵山众巫都在忙于此时,加上又要传讯各方巫脉,灵山巫道论神之事。

一时之间,他们也难以顾虑此事。

不过近三年过去了,灵山诸事已然抵定,便又旧事重提。

他们想要在巫道论神的大会之前,建立起天下第一个巫教,也让天下众巫知道,灵山这巫道第一圣地,乃是实至名归的。

巫祝的要求,这位巴君自然是同意的。

灵山众巫,都已经准备好了祭台祭品,就等待着巴君祭天,承认巫教为巴国之教。

祭台摆在巴君的宫室与巫庙之间,这本就是许久之前,巴人的初君巴廪,曾经接待过舜帝与禹王的地方。

夏后启之时,启后派孟涂赴巴地,分理巴地的诉讼死法之事。

当时巴人开始有原始时代走出,有了私产,有私产自然便有争执。便是巴君后廪,都不知道这些争执,该如何分辨理顺。

无奈之下,他便向夏后启求助。巴氏可是当初随禹王在会稽立约,执玉帛的万国之一。巴氏有求,启后自然便派人相助了。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

不管中原的典籍,还巴地的文书之上,都有这段记录。

孟涂虽然早亡,但是他留下的执讼之台,却一直是巴人心中的圣地。

如今,巫祝们便是要让巴君,在此台上祭天,以立巫教。

但是巫祝、大臣以及夷城的百姓,早早就围在祭台旁边,准备观看着一大典。

可是作为典礼主角的巴君,却迟迟不见到来。

“快去问问,巴君怎么还没来?”

一直等到日上中天了,巴君还没有过来,这让巫祝们心中有些焦急,连忙派人过去问。

“不必了,这不肖子孙已经来了。”

忽然,远处一个东西从空中划过,落在了祭台之上。

所有人定睛望去,发现竟然是一个头颅,所有人都惊讶起来。

“这,这是君上。”

很快,就有人认出了这颗头颅的主人,正是巴人之君。

众人目光大变,连忙看向头颅扔来的方向,有一个看起来佝偻的老者,穿着一身破旧的甲衣,手持一把染着鲜血的长剑,朝着此地缓缓走来。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


状态提示:第十九章 廪君抉择,巫祝欲立教于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